古 屹
(吉林省旅游專業崗位技能考評中心,吉林長春 130021)
當今旅游產業發展迅速,與之而來的旅游產品多種多樣,旅游市場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已經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由此使旅游企業間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甚至在旅游目的地出現爭奪游客的現象。選擇并制定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競爭戰略已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旅游企業可以通過實施合適的競爭戰略來保持競爭優勢。另外,旅游產業集群近幾年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同樣也是提升競爭力的一種較好的方式。
所謂產業集聚是指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同一產業或者相似產業由于相互之間的共性或者互補性而在空間地理區域內的高度集中及各相關要素不斷匯聚與積累的過程及現象。產業集聚是工業化的結果,是產業國際競爭力的主要體現。產業集聚理論主要是從外部經濟理論、產業區位理論、新競爭優勢理論、新制度經濟的交易費用理論、新經濟地理學規模報酬遞增理論等發展而來。產業集聚理論主要是探討產業空間的結構合理布局問題,不是研究非傳統理論的自然稟賦及技術問題,而且是主要針對內生性絕對優勢進行研究,而內生性絕對優勢是基于企業競爭與合作關系中形成的。產業集聚理論強調外部經濟性的作用,而外部性對提高或者改善地區競爭優勢等具有重要作用。產業集聚的最終結果是實現一種正和博弈。產業集群主要指在某一特定區域,在地理上是集中的關系,同時也具有合作和競爭且有著交互聯系性質的企業、供應商、金融機構及其他相關及相類似的產業中的企業等組成的群體。依據波特的“鉆石理論”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產業競爭力主要取決于四個因素,即生產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資源、知識資源等;需求條件,主要是本國市場需求;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因為這些產業將會決定是否擁有國際競爭力;企業的戰略及競爭對手的表現。因此根據相關理論,一個地區的旅游發展及整個區域旅游產業可以通過構建及發展產業集聚來促進產業集群,進一步提高區域旅游產業的競爭力,促進區域發展。
對旅游產業集群的內涵,不同的學者定義不同。但是可以借鑒產業集群的內涵對旅游產業集群進行定義。本研究認為所謂旅游產業集群是指圍繞區域內的旅游資源為了相同的目標對其進行開發、發展,并具有合作與競爭關系的旅游企業或者類似企業、政府機構及其他相關機構在地理或區域空間上的某種經濟集聚現象。從其定義可以看出,旅游產業集群是一種與市場緊密相連的經濟活動,它超越了地理空間限制,是一種價值鏈集群。旅游產業集群的特征,不同的學者對其看法不同,本研究對其特征進行了整合,得出旅游產業集群具有以下特征:地緣性、經濟外部性特征、資源依賴性、產業關聯性及濃郁的簇文化群氛圍。
產業從總體上而言是一個集合的概念,它是處于微觀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集合體。針對企業而言,所謂產業是指具有相同屬性和類似屬性的企業集合。對于產業競爭力的內涵及定義,不同學者對其觀點不同,主要有國際環境說、生產力說、比較優勢或者競爭優勢說、綜合能力說、效率說。國際環境學說主要強調的是影響一個國家保持持續的產業競爭優勢的相關因素;生產力學說主要是在強調企業在國際上的活動所體現出來的生產力狀況以及在市場上所展現的綜合素質;比較優勢或者是競爭優勢說旨在指出產業競爭力是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二者發揮總體作用的總和;綜合能力說認為產業競爭力是產品和服務能力、供給能力、價格能力、投資盈利能力等能力的一種綜合;國際間同類產業的生產能力、創新能力及競爭能力是效率能力說所要表現的。依據波特的說法,產業內部因素是產業競爭的關鍵,而競爭優勢是產業競爭的核心,一般而言,比較優勢是形成區域差異性產品的最重要的根源。產品的性能價格比越大,產品的競爭力就越強,產業競爭力也會相應的增強。針對旅游對象的旅游活動,旅游過程通常涉及眾多的部門,例如交通運輸部門、住宿接待部門、旅游業務組織部門等。顯然,這些部門也是旅游產業競爭的主要方面,但也不排除其中的一些部門是不參與競爭的,像旅游所在地的旅游管理部門等。旅游資源具有獨特性、不可移動性及壟斷性等特征,因此,以旅游資源為依托的旅游業也會相應的有此特征。旅游產品是一個地區吸引游客的主要競爭吸引物,可以說某一地區的旅游吸引物是影響競爭能力的主要因素,也是保持地區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而與旅游吸引物相關的旅游設施、旅游服務等也成為旅游產業競爭力不可或缺的條件。
旅游產業集群中的企業可以通過一些合作來實現集群內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利用,有助于形成企業的成本優勢和外部經濟優勢,進而提高了集群企業的競爭能力。地理空間上的產業集聚將有利于產業內的企業比較容易地獲得供應鏈上的資源使用及相關的服務,更利于降低企業間的交易成本,形成成本競爭優勢。同時,旅游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旅游企業在地理空間上的聚集,有利于解決旅游淡旺季節勞動力流動問題,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地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需要做出及時的戰略調整,避免了成本費用的增加。旅游產業集群中的企業的集聚或者合作有利于信息資源的共享,也有利于企業與企業間的彼此合作信任的形成,這樣就相應地節約了信息的搜索成本及時間成本。旅游產業集群中的企業在空間上的密集分布,可以充分地使用基礎設施等公共物品,從而實現外部經濟性,降低企業間交易成本費用,增強區域競爭力,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
旅游產業集群內的企業發揮創新優勢將會極大提高旅游產業的競爭力。旅游產業企業的集群也會促進企業創新,企業創新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及競爭能力。旅游產業集群對企業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良好的創新氛圍的形成將會極大地提高企業創新的積極性,而這需要旅游產業通過集群發揮作用,創造所要的氛圍;第二,集群有利于促進各種觀念、知識和技術的轉移擴散;第三,集群可以降低企業創新的成本。
旅游產業集群中良好的創新氛圍、外部經濟性、低成本優勢、集中的市場需求及完善的配套系統,勢必會吸引地區以外的企業的投資。區外企業的投資及大量資本的進入將會極大地提升產業的競爭力。旅游產業集群隨著資本流入不斷發展,有助于吸引旅游者,進而不斷滿足旅游者的消費需求。旅游者對旅游的需求不僅僅局限在對旅游吸引物的關注與需求上,同時也很注重企業的優質服務質量及信譽形象上,這些因素將會影響游客的停留時間及消費價值的獲得,而旅游產業進行集群將會把這種影響放大,因此可以說,企業集群不僅可以吸引消費者,而且無形中也吸引了旅游資本的增加。
商業吸引力主要包括旅游消費者的吸引力、旅游開發商的吸引力、旅游供應商及旅游專門人才等的吸引,商業吸引力優勢的形成與構建有助于旅游產業集群中的企業提高競爭能力,反之,企業集群也會有助于提升旅游地區的商業吸引力優勢。首先,與旅游相關的活動,空間上有間隔性,時間上具有連續性的特征,并且旅游產業中的企業布局一般是根據旅游吸引物的地理分布及消費者可能游覽路線進行的設計。其次,旅游產業中的企業集聚是建立在當地及社區的層面基礎上。在此基礎上,相關組織機構,例如社會、家庭單位、種族、學校等都有助于構建包括信任、溝通對話、正式或非正式的聯系的社會資本。這些社會資本的產生將對旅游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及潛在的投資者等帶來有益的影響,同時也將會為地區發展貢獻財富。再次,旅游產業中的企業產品及服務的開發及生產通常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來實現,而僅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這就需要企業與企業間的合作及集聚作用,才能在如此大的市場上尋找企業自身的發展契機,最終旅游產業集群的形成也有利于相關的旅游企業及旅游所需設施的發展。
公共產品的一般特征,旅游產品也會具有。如果某個旅游企業進行市場營銷時,其他某些企業會存在搭便車的情況。在發達國家,發展旅游業的比較成功且可以借鑒的經驗是對旅游形象進行整體的塑造或者打造。塑造旅游整體形象,整合區域營銷優勢的關鍵是對旅游企業實施集群戰略。旅游產業集群中的企業的經營最終目標是通過提供優質的服務及產品使旅游消費者感到滿意。企業可以依靠集群效應及區域優勢,逐漸提升影響力,打造地區品牌。
集群使得同一部門或同一區域的企業和實體進行競爭性合作。本地企業為了獲得并保持市場份額和利益,相互之間進行激烈的競爭,但同時又與競爭者進行合作來增強整個區域和部門的實力。因此,當地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市場競爭及可能的合作,將有助于其保持市場優勢和持久的競爭力。
面對當今全球經濟重新調整、生產職能特征千變萬化的新形勢,區域集群政策已經成為一種有效的經濟發展政策。區域集群作為一種新的區域發展思路,其分析方法與傳統分析方法存在很大不同。而產業集群思想將企業和產業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能夠幫助分析人員和政策的制定者完整地領會區域經濟。因此在發展地方旅游產業集群時,一定要將旅游產業作為區域經濟系統中的子系統看待,與其他產業結合發展。
共同愿景是指由目標、價值觀、使命感等所組成并激發組織所有成員為之不懈努力的愿望或遠景。區域旅游產業集群的共同愿景是旅游企業進行發展的主要動力基礎。在構建區域旅游的共同愿景時,政府應該發揮引導及規劃旅游集群的作用。注重旅游與區域內其他的產業的相關關系是區別旅游集群規劃與普通的旅游地發展規劃的根本。旅游集群規劃關注旅游集群企業之間的網絡的建立和維護,這一過程包括交易關系及人際關系等的建立與維護。進行愿景構建及戰略規劃時,應充分運用可以使用的資源,同時給予企業相應的權利及相應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制定相關的政策鼓勵及調動相關組織機構的積極參與,并加以運用系統的管理方法進行管理經營。
綠色供應鏈管理是一種現代管理模式,主要對資源的使用效率和供應鏈中的相關環節進行全方面及綜合的考慮。它的核心思想主要是依據工業生態學的核心理念,對自然生態系統的運作機理進行模仿,企業自身內部發展及供應鏈結點上的企業間合作競爭是整體功能過程,在區域中,企業集群通過合理的有效利用物質及能源資源,逐步形成一個集成化的環境管理系統。旅游產業尤其是旅游產業中的集群企業應該充分利用這種管理經營思想制定發展戰略,著眼于企業的長遠利益,從整條供應鏈出發,企業合作者間進行信息共享、實現雙贏甚至是多贏的局面。
旅游產業集群中的企業需要通過合作開發專業人力資源。旅游區域內可以通過媒體等相關的機構宣傳地區文化及區域形象,并增強當地居民的好客熱情及環保意識;集群內的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層次的人力資源進行培訓及開發,并構建培訓項目;相關培訓機構應該發揮應有的作用,建立吸引高素質人員到機構中來的激勵機制;專業人力資源開發項目中,還要注重加強教育機構及集群企業間的相互合作關系。
社會資本主要是一種協作關系和社會網絡,它是針對某一特定區域中的相關組織和有關人員,結合區域發展的歷史淵源所形成的協作及網絡關系。社會資本的形成往往會受到一些相關的區域因素的影響,例如,當地的文化習俗、歷史古跡、宗教傳統及民族構成等。社會資本理論屬于較新的理論,是從西方引進的,理論體系還不完善,內涵并不十分清晰,它主要是用來解釋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根據旅游產業的相關特性,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當地社區居民、旅游產品的供給者等一切參與并與旅游活動相關的人員及組織機構,構建社會資本對于旅游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進行旅游規劃時要注重發揮社區的作用,充分利用社會資本,促進旅游地的發展。
任何產品都存在生命周期的問題,而旅游企業生產的產品及旅游吸引物本身同樣也會有生命周期的問題。根據相關學者的研究,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會經歷六個階段,即探查、參與、發展、鞏固、停滯、衰落或復蘇等階段。旅游產業集群中的企業在最初發展階段,創新積極性較強,且企業間合作及資本投入相對頻繁,企業發展增長較快,但是隨著企業間的發展,問題就會相應的出現,因為此時的集群企業會將其競爭范圍僅僅局限在集群內,而不是產業外,隨之發展,企業就會失去創新性,結果將會導致旅游產品的衰化,吸引力大減。對企業而言,要想延長集群的生命周期,就需要不斷地將創新貫徹始終,不斷改良產品,創新產品生產線及組合結構,促進旅游產品的更新。
[1]王緝慈,等.創新的空間——企業集群與區域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袁莉,田定湘,劉艷.旅游產業的集聚效應分析[J].湖南社會科學,2003(3):117-118.
[3]保繼剛.珠江三角洲主題公園發展回顧[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0,11(2):15-19.
[4]克里斯·庫珀,等.旅游學——原理與實踐[M].張俐俐,蔡利平,主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9.
[5]麻學鋒.旅游業產業集聚的創新研究[J].市場論壇,2004(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