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
(長沙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16)
探析構建和諧社區物業管理評價體系
○李昌
(長沙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16)
“構建和諧社會”是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因為社區是社會的細胞,建設和諧社會,也就理所當然的要從建設和諧社區入手。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物業管理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對于和諧社區的構建與物業管理體系之間的關系大家還比較模糊。本文對如何構建和諧社區物業管理評價體系做出相關探討。
和諧社區 物業管理 評價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和重要載體。可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可以把構建和諧社區作為重要切人點。而和諧社區的構建與物業管理有著重要的關系。物業管理不是簡單地從事房地產經濟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服務環節,其與社區的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構建和諧社區離不開物業管理的工作。
1、和諧社區物業管理評價體系提出
物業管理在和諧社區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我們在物業管理的實施過程中,盡可能地希望能符合和諧式社區的建設要求,能為和諧社區的建設做出貢獻。和諧社區的建設涉及的方方面面,不是簡單的某一方的責任,也不是其中的哪一個方面做好就可以實現的,但是物業管理作為社區服務的提供者,在和諧社區的建設中有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我們提出的和諧社區物業管理就是指物業管理在和諧社區的建設中能夠使物業管理本身滿足和諧社區的要求,不給和諧社區制造不和諧的因素。所以構建和諧社區物業管理評價體系勢在必行,和諧社區物業管理評價體系的構建不但可以明確物業管理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的作用,而且對物業管理具體工作的開展情況是否符合和諧社區的要求以及符合程度都有了定量的評價標準。
2、和諧社區物業管理的構成
從物業管理角度來談論和諧社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服務質量方面
在社區的物業管理中,由于物業管理的主要職能是提供物業服務,所以要實現和諧社區物業管理其所提供的服務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標準。能夠得到服務的對象——業主的肯定。物業管理公司應切實從保障業主利益,服務業主角度出發,實實在在為業主做事。這種肯定可以有多種表達方式,最直接的有語言上的肯定,如口頭上的認可和表揚或者寫感謝信等:其次還可以通過間接的行動來表達這種認可,如在物業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給予一定的支持。如物業管理人員通過業主繳納管理費比例的增高和自覺性的提高。感受到業主對他們服務的認可和滿意。
(2)環境方面
由于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提到“社區形態與自然生態環境相和諧,人與自然平衡共生”。那么我們在構建和諧社區時也必然要注意到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如在社區的正常運轉中,仍然會有噪音、有害氣體、固體廢棄物的產生,如果沒有對這些方面提高警惕,雖然表面看社區的各項功能都處于正常狀態,但仍不能符合我們構建和諧社區的要求。所以在和諧社區物業管理中我們同樣要關注社區環境。
(3)員工方面
和諧社區的物業管理,不單是外部和諧,內部更要和諧。處理好員工之間的關系也是和諧社區的物業管理所應該努力的方向。目前,在實際工作中,有的物業管理企業還存在人才留不住的困惑。大量高素質人才的外流對物業管理企業肯定是非常不利的,這當然也會影響到構建和諧社區物業管理這項系統工程。所以,要構建和諧社區物業管理我們還應該在員工方面增加關注度,讓員工安心工作,能夠更好地為公司服務。
(4)其他方面
和諧社區物業管理涉及面非常廣,除了以上我們提到的方面,還包括另外一些具體的方面,如社會的榮譽獲得情況。在物業管理中,好的管理不是為了獲得榮譽,但榮譽的獲得不僅是對其工作的肯定,同時也是一種激勵,是以后更好地開展物業服務的動力。總的來說,和諧社區物業管理應該追求三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小到大分別是:其一,提供的服務必須做到業主滿意。其二,對企業員工負責。其三,讓社會滿意。和諧社區物業管理包括三個層面,分別是實踐和實現對業主、員工和社會的承諾。
1、構建和諧社區物業管理評價體系的意義
(1)構建和諧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
社區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社區是社會的細胞,是具體化的社會,構建和諧社會,要從創建和諧社區做起。社區是社會的一個窗口,把握了社區就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了社會,建設好和諧社區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社區的真正意義在于它是整體社會的一個縮影,作為局部的社區是一個包含了整體社會基本信息的獨立單元,社會的生活需求、利益關系、群體矛盾、階層結構和運行邏輯,在社區中都有對應的表現。社會是由一個個像社區這樣的單元組成的,每個社區和諧了,整個社會也就和諧了。
(2)目前對構建和諧社區的研究多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從物業管理方面來闡述這一內容的還比較少
物業管理作為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安居樂業,是社區建設的基礎工作。同時,完善的物業管理是構建和諧社區的平臺。但目前對和諧社區的物業管理研究還不夠深入。還有許多工作等著我們去完成。本文關注的就是物業管理可以為社區和諧做些什么,什么樣的物業管理符合社區和諧的要求。
(3)和諧是屬于政治理論范疇,是看不到、摸不著的
對于什么是和諧,每個人根據自己的不同人生經歷、不同的思想狀況會有千差萬別的理解。建立和諧社區評價體系就是將這些模糊的東西具體化,用科學的手段進行量化,使其具有統一標準。和諧社區建設也應有其標準化,否則就只能成為一個口號。構建和諧社區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最終必須落實到具體指標上來,變為一種操作性的指南,貫穿于社區的日常生活之中。
2、構建和諧社區物業管理評價體系的基本原則
主要有以下原則:其一,指標體系盡可能反映現狀,力求全面系統,又切實可行。其二,指標能反映某一方面或某個層次的情況,確保有明確意義,無多余指標。其三,指標的計算應符合數學論證的原則、計算方法,既具有科學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其四,立足實際,考慮現實統計基礎和條件,盡可能利用現有條件得出精確結果。其五,根據發展要求,建立可行的新的指標體系。其六,既要全面列出各項指標,又要有針對性,明確指標間的層次關系,找出最重要的指標進行重點分析。其七,可以借鑒其他行業的指標,同時所構建的指標體系又對其他行業有一定參考作用。其八,爭取所構建的體系在國內具有領先水平,對社會切實有用。
3、如何構建和諧社區與物業管理的關系
社區建設與物業管理兩者有著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物業管理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區提供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他所從事的保安、保潔、綠化、房屋及設施設備維修養護等工作,正是社區建設中衛生,治安、環境等最基本的職能范疇。物業管理是維持一個社區功能正常運轉的保證,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缺陷都會直接影響到業主的工作與學習。物業管理的另一個職能是社區文化建設,社區要和諧,文化是關鍵。先進的物業管理不僅能通過物業服務為業主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和保障,更能倡導和參與社區文化建設,滿足業主無形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一個和諧的社區也能促進物業管理的提高,實現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的良性循環。由此可見,從根本上說,物業管理與社區建設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居民的居住質量,營造社區穩定、安全、舒適、健康的人居環境,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4、如何構建和諧社區的物業管理評價體系
所謂和諧社區物業管理評價體系就是將和諧社區的要求與物業管理的內容結合起來,確定出物業管理中影響社區和諧的各個評價指標,對這些評價指標進行具體的量化,使和諧“看得見、摸得著”,要讓和諧社區物業管理從一種理念變成一系列可操作、可測評的指標。
目前在實際工作中,對物業管理在和諧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不斷深入,但是對于和諧社區的評價還處于一個比較模糊的階段,本文筆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對此進行了一些初步探討,具體對構建和諧社區物業管理評價體系的基本原則、如何構建和諧社區與物業管理的關系、如何構建和諧社區的物業管理評價體系等內容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希望可以對和諧社區中物業管理評價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1]黃曦霈、曾雄:物業管理收費問題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0(15).
[2]賴一飛、李立:論構建和諧的物業管理社區[J].科技創業月刊,2007(2).
[3]曹曼琦:物業服務合同的性質與主體問題初探[J].科教文匯,2008(X1).
[4]周亞莉:物業服務企業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定位[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8(11).
[5]柳夢婕:新時期物業管理服務的創新與延伸研究[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