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利琴
(蘇州市職業大學 江蘇 蘇州 215104)
新形勢下我國推行人力資源會計的思考
○孟利琴
(蘇州市職業大學 江蘇 蘇州 215104)
世界經濟的競爭已從物質資源的競爭轉向了人力資源的競爭。人力資源會計作為一種重要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其地位和作用愈加明顯。文章基于知識經濟背景下會計報告中人力資源會計信息的需求和經濟國際化形勢下會計核算體系的完善要求兩個視角,分析論證了新形勢下人力資源會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推行人力資源會計是我國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法,是會計核算體系不斷完善、實現與國際對接的必然選擇。
人力資源會計 人力資源信息 會計核算體系必要性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作為知識表現形式的人力資源成為推動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因素,并且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導因素。一個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具有發展前景,已不再取決于經營規模的大小和財產物資的多少,而是取決于是否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是否對人力資源進行持續、有效的投資、開發和利用??梢哉f,世界經濟的競爭已從物質資源的競爭轉向了人力資源的競爭。人力資源會計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加明顯。
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和人力資源被提升到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知識經濟是知識創造的經濟,而人力資源是知識的創造者,尤其是具有一定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必然成為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在這種背景下,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人力資源會計將人力資源作為社會或企業的重要資產,在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合理配置、科學使用,發揮作用等方面意義重大,是一種理想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也是我國應對知識經濟時代挑戰的必然選擇。我們必須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會計,加快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的推行。
1、我國優化人力資源配置需要人力資源信息
江澤民主席曾在亞太經合組織第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明確指出:“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這一科學論斷充分揭示了在新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源的戰略地位。眾所周知,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擁有了大量高素質人才,壟斷了不少高端的先進技術,依然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不惜采取重金收買、高薪聘用、就地利用、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實施高科技移民和綠卡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從世界各地網羅人才。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資金和技術十分有限,急需大量高科技人才。而有資料顯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重點大學的高科技專業的畢業生約80%去了美國。這種人才嚴重流失的現象令人心痛。我國人力資源總量雖然豐富,但人口整體素質不高,且地區、行業分布極不平衡。這種嚴峻的人力資源現狀對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實現人力資源配置的優化是我國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國家需要切實掌握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使用及維護現狀,企業需要對人力資源的成本和價值進行正確的評價和估算,人力資源個體也需要考察企業的實際運營狀況和發展潛力,從而尋找能夠體現自身價值,具有較好發展前途的工作。這一切都需要充分的人力資源信息。人力資源會計恰恰能夠提供這種信息,因此,要實現我國人力資源配置的優化,就必須大力推行人力資源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系統建立后,國家可以采取相應的宏觀調控手段,確定人力資源開發方向,促進人力資源的供求平衡,引導人力資源合理流動,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實現人力資源在全社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企業也可以根據經營發展的需要,進行適當的人力資源投資,選擇最有價值的人力資源為企業服務,使企業永遠保持高效的人力資本,這對于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健康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2、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需要人力資源信息
《哈佛商業評論》指出,就短期而言,公司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決定了公司的競爭力,但長期而言,起決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梢?,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能否保持長期穩定的競爭優勢,能否獲得穩定超額的利潤的關鍵。打造核心競爭力對企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決定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否立于不敗之地。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內部一系列互補的技能和知識的結合,它具有使一項或多項業務達到競爭領域一流水平、具有明顯優勢的能力。這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競爭對手效仿的、能帶來超額利潤的獨特能力。一般說來,企業核心競爭力來源于企業的核心技術、聲譽、營銷技術、營銷網絡、管理能力、研發能力、企業文化等諸多方面,但歸根到底取決于企業所擁有的人力資源。因為人力資源是比物質資源更重要的資源,其投資收益率要遠遠超過物質資源的投資收益率。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由于智力資源的稀缺性及其在現代企業中的戰略地位,企業擁有人力資源的多少及質量的高低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前途。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能動作用是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人力資源會計在提供人力資源信息,考察人力資源的價值和經濟效益,促使企業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和高效化,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及增強企業發展潛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由此可見,人力資源會計也是企業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率、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商品、資本、技術、人員和勞務等開始超越國界更加廣泛、迅速和自由地流通。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生產、貿易、金融、投資等活動日益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市場更為開放,交流與合作日益加強。我國積極加強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積極實行對外開放,有效地推進了經濟的國際化進程。在這種大背景下,會計作為國際商務語言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1、我國經濟的國際化要求會計核算體系與國際對接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產品的壽命越來越短,知識資本的價值日益凸現。知識資本的價值既包括知識產品的價值,也包括知識擁有者即人力資源的價值。人力資源會計日益變得重要,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我國現行財務報告只提供物質資源和它所形成的所有者權益的信息,而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在財務報告中得不到反映,這種狀況無法適應經濟的國際化發展對于會計體系所提出的新要求。我們必須重視人力資源的價值,把人力資源納入會計體系中,盡快構建人力資源會計系統并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合理計量人力資源的成本和價值,考核人力資源的經濟效益,與國際人力資源會計形成良好對接,才能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加大引進外資的力度,學到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發展,增強國際競爭能力。
此外,為在國際合作及對外勞務輸出中維護我國的正當權益,避免不必要的經濟風險和損失。我們也需要對人力資源成本、人力資源價值合理確認和計量,以提供真實可比的會計信息。只有我國的會計體系融于統一的國際會計體系之中,外國使用者才能充分了解我國的人力資源狀況,會計才能真正發揮其“國際商務語言”的作用,真正服務于經濟的國際化發展。
2、我國會計核算體系的完善要求人力資源會計信息
人力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這一點已經達成了共識。行為會計理論進一步指明了人力資源會計信息的重要性。根據理論,會計信息會影響經營決策者的行為,作為影響企業發展重要因素的人力資源的價值及使用狀況等信息都是利益相關者所需要的。的確,企業人力資源的質量對企業的競爭力有極大的影響,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影響到各方利害關系人的利益,對人力資源會計信息的披露是眾望所歸。而要披露人力資源會計信息,會計就應當對人力資源的成本和價值予以計量和報告,如實地提供人力資源價值及其變動的相關信息,為企業內部管理者和外界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持,但傳統的會計體系恰恰在這些方面存在著缺陷。
首先,將人力資源投資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違背會計原則。事實上,人力資源支出的受益期往往超過一個會計期間,屬于資本性支出,應予以資本化。雖然人力資源投資支出的受益期不容易準確辨別,其受益程度也難以計量,但在人力資源投資比重日益增大的今天,將人力資源支出全部作為當期費用,必然導致各期盈虧報告不實,會計信息失真,結果造成企業片面強調節約人工成本,忽視人力資源投資,進而影響決策的科學性。其次,會計報告中缺少人力資源成本和價值信息?,F行會計報告中只列示企業物質資源的情況,沒有把對人力資源的投資及變動情況、人力資源投資效果等方面的信息單獨進行反映和報告。這樣既不能滿足企業內部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和控制的需要,企業之外的政府管理部門、投資者、債權人等也無法獲得進行決策的必需信息。人力資源會計涉及到企業人力資源的需求預測、供給預測、結構預測、勞動效率預測、選拔與招募、開發與培訓、配置、使用、績效評價、薪酬管理、激勵管理、晉升管理、安全與健康管理、流動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內容,系統研究了各種環境中人力資源的變動及運籌信息,更完整、更科學地反映了企業人力資源狀況,這顯然較之傳統會計有明顯的優勢。人力資源會計還構筑了一套完整的會計體系,將人力資產和勞動者權益等概念引入會計平衡式,對人力資源成本、人力資源價值和勞動者權益進行核算,進而形成能反映人力資源信息的會計報告。這些都是傳統會計所不具備的。人力資源會計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會計體系的不足。
綜上所述,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逐漸成為現代管理的核心。評價一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僅靠人力資源的數量、質量等指標已無法說明問題,關鍵是看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人力資源會計作為一種重要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其地位和作用愈加明顯。盡管目前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的推行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但我們無需懷疑人力資源會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要我們迎難而上,不斷完善經濟、法律體制,不斷深入理論研究,積極推行試點,人力資源會計一定會有廣闊的前景和發展空間,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得到廣泛的運用,最終能夠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1]弗蘭霍爾茨:人力資源管理會計[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劉仲文:人力資源會計[M].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
[3]鄧樹增等:知識經濟之路[M].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4]王琳:我國人力資源會計推行途徑探索[D].廈門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