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陽市農機局 施學義
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投入逐年加大,推動了農機化的快速發展。但補貼資金能否及時足額補到購機者手上,是購機戶十分關注的話題。瀏陽市農機局紀檢組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戶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農民擁不擁護、滿不滿意作為檢驗自己工作的標尺,充分發揮自身監督職能,按照“三步走”的方法,確保農機購置補貼在陽光下運作。
第一步,關口前移,搞好政策宣傳。與其秋后算賬,不如關口前移,提前預防。市農機局紀檢組指派紀檢專干參與購置補貼的各個環節,采取制作宣傳板、設立咨詢臺、發放資料手冊等方式大力宣傳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明確補貼機型、標準、并編寫了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的宣講教材,在政府信息網上刊登,下鄉進村發放給農民朋友,使國家的購機補貼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第二步,全程監督,抓住關鍵環節。根據《湖南省2010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資金使用方案》,享受財政補貼和項目補助的農機具統一補貼標準,定點銷售。具體做法是,購機戶向市農機部門提出購機申請,由農機部門與購機戶簽訂《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協議》,購機戶持購機補貼協議與補貼機具經銷商談價購機,交款時直接減去補貼額。今年以來補貼各類機具2900多臺套,受益農戶2400多家,辦理補貼資金800多萬元,帶動農民投入2100多萬元,無一差錯。
第三步,反饋信息,確保農民滿意。通過與購機戶簽訂協議,推廣站建立購機補貼臺賬,賬上將購機補貼戶的聯系方式、所購機型、銷售網點、補貼金額等情況一一詳實記錄。市農機局紀檢組隨時接受投訴和各種形式的信息反饋,并隨機按照臺賬上的聯系方式,采取電話核實、入戶走訪等形式開展調查,確保政策落實到位,群眾真真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