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岳

綠道是建設宜居城鄉的希望之路。從2010年起,廣東將用3年左右時間,在珠三角地區率先建成總長約1690公里的6條區域綠道。
2月4日,廣東首條慢行綠道——云浮南山森林公園環山休閑自行車道正式開通。一場醞釀已久的“綠道革命”,就此拉開序幕。
結瓜與連藤
何為“綠道”?
這是一種線形綠色開敞空間,通常沿著河濱、溪谷、山脊、風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內設可供行人和騎車者進入的景觀游憩線路,連接主要的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歷史古跡和城鄉居民居住區等。綠道主要由人行道、自行車道等非機動車游徑和停車場、游船碼頭、租車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食店等游憩配套設施及一定寬度的綠化緩沖區構成。
19世紀末的倫敦,正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是全球聞名的“霧都”,城市環境十分糟糕。當時倫敦郡的議長羅斯伯里伯爵形容:“城市被毫無顧忌地糟蹋,變得骯臟、污水橫流,日復一日地變成人類的墳墓。”
倫敦的問題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擔憂和關注,現代城市規劃思想的先驅霍華德先生提出了“城市—鄉村”結合的“花園城市”模式,試圖解決這些問題?!鞍岩磺凶钌鷦踊顫姷某鞘猩畹膬烖c和美麗與愉快的鄉村環境和諧地組合在一起?!备鶕羧A德的理念,20世紀40年代,倫敦大規模規劃建設了環城綠帶及與之相聯系的綠色通道網路,之后逐漸發展成為國外正在大規模建設的“綠道”。
英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實踐表明,綠道是建設宜居城鄉的希望之路。借鑒國外成功經驗,近來珠三角部分城市先行先試,綠道建設探索成效初顯。
可圈可點的是廣州下轄的增城市。長達100多公里的自行車綠道將增江河岸山水、田園風光、竹林幽徑、農家風情融為一體,其中起于增城市區、途經小樓人家景區、止于北部白水寨風景區的自行車綠道,長達60多公里,被稱為廣州最長單車道,半年多就接待5萬多游客。
作為自行車綠道的探路者,增城的經驗首先是“以藤結瓜”。當地設計適當路線,將白水寨、小樓人家、蓮塘春色、增江畫廊等核心景區以及增江河沿岸風光、田園風光、山林風光和農家風光融入其中,使自行車道宛如飄落在翡翠綠洲中的彩緞。
其次,增城還擅長“造瓜連藤”。當地沿途規劃設計了風格迥異的4種觀光帶和不同景觀的8個主題路段,形成了“綠上添花”的獨特景觀。其中,每隔3—5公里,林帶就選擇紅、黃、藍、紫、紫紅、白等不同花色、不同花期的觀花樹種,游客眼前的花海樹林四時不同,處處不同。
省委書記親自推動
2009年,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省委政研室組成聯合調研組,在廣泛調研并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起草了《關于借鑒國外經驗率先建設珠三角綠道網的建議》,提出在珠三角率先構建融合保護生態、改善民生和發展經濟等多種功能的綠道網絡體系——珠三角綠道網。
據悉,綠道網意義重大,可以解決珠三角結構性生態廊道保護體系缺失的問題,滿足城鄉日益增長的親近自然的需求,為擴內需促增長,轉變發展模式提供新載體,為推動珠三角生態保護和生活休閑一體化及城鄉建設奠定基礎。
對此建議,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給予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同意所擬,可否拍一部說理性、可視性很強的專題片,什么時候各市主要領導來省參加會議時放一下,然后發一份材料,省領導再提提要求,把這項工作部署下去。請酌辦?!?/p>
2009年11月,在審看綠道建設專題片并專題聽取省住建廳關于珠三角綠道網規劃建設工作匯報后,汪洋對專題片《綠道——建設宜居城鄉的希望之路》給予高度評價:“做得很好,超出想象,意猶未盡?!彼€指出,規劃建設珠三角綠道網,是廣東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舉措,是實施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具體行動。要將綠道擺在和軌道建設同樣重要的位置,建設“兩道工程”,實現科學發展。
2010年1月,廣東省委十屆六次全會上,全體與會人員觀看了專題片。汪洋說,21世紀是人類由褐色工業走向綠色文明的新世紀,綠道網建設在許多國家愈來愈受到高度重視,借鑒國際先進經驗,規劃建設珠三角綠道網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舉措,無論是對于促進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提高宜居宜業水平,還是對于擴大投資、促進消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傲幰荒昊窘ǔ?兩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將珠三角綠道網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標志性工程?!?/p>
2月,汪洋來到廣州增城市考察綠道建設。在蓮塘春色鄉村綠道上,汪洋饒有興致地騎上自行車,體驗起鄉村綠道的獨特魅力。
1690公里
綠道呼之欲出
《珠三角綠道網總體規劃綱要》提出,從2010年起,廣東將用3年左右時間,在珠三角地區率先建成總長約1690公里的6條區域綠道。同時,在調整完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基礎上,各市也將規劃建設城市綠道與社區綠道,與6條區域綠道相連通,形成貫通珠三角城市和鄉村的多層級綠道網絡系統。
“6條綠道串聯200多處主要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郊野公園、濱水公園和麗水文化遺跡等發展節點,連接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區,服務人口約2565萬人。”《珠三角綠道網總體規劃綱要》為人們描繪了美好的前景。作為實施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具體行動,這一舉措正被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綠道規劃讓人倍感興奮。”暨南大學黨委書記蔣述卓說,廣東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地作出這樣一個建設宜居城鄉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實施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具體行動,也是“保增長”、“促惠民”的重要抓手。“更重要的是,《珠三角綠道網總體規劃綱要》為我們描繪了美好的前景。”
蔣述卓說,綠道網的建設能連接城市與鄉村,促進生態型、環保型旅游產業發展,使農村居民轉變生產生活方式以外,還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收益,而城市居民則能更好地融入自然生態,獲得休閑、文化、娛樂的健康場所,是一舉多得的“范例”。“起碼能通過珠三角的綠色聯通帶動全省文化、休閑、旅游等產業經濟的發展,做得好,還將為全國起示范作用?!?/p>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房慶方稱,2012年后將引導珠三角綠道網向省內東西北地區延伸。
據了解,廣東省住建廳按照《珠三角綠道網總體規劃綱要》組織編制了《珠三角綠道網總體規劃》;各地級以上市也需要根據《珠三角綠道網總體規劃》編制本市域的綠道建設規劃,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統一實施,確保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充分銜接和協調。
同時,廣東省住建廳還發布了《珠三角綠道網規劃設計技術指引》,提出區域內共通的、基本的綠道建設標準,指導和引導各市創造性地開展綠道建設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廣東省建設宜居城鄉聯席會議制度的組織框架,住建廳也將重點做好統籌協調,特別是跨市域綠道的銜接工作。
下一步,廣東省將挑選一些條件相對成熟的地段作為示范段,結合亞運會和大運會,初定選擇廣州和深圳開展綠道示范段建設工作。在其他地級以上市,省住建廳也將組織有關技術力量幫助各市打造綠道“樣板”,促進各地進一步提高綠道規劃設計水平,將綠道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標志性”工程。
(作者單位:南方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