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中轉變方式、在擴大開放中轉變方式、在發揮優勢中轉變方式、在逐漸改善民生中轉變方式、在改革創新中轉變方式”。
這四“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上海市市長韓正2010年1月26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的精彩論述。他表示,上海努力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走在全國前列。
如何轉變?報告給出了具體答案。
1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比如,著眼于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以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為核心,以金融創新先行先試、優化金融發展環境為重點,加快推進金融中心建設各項工作,繼續擴大金融發展創新成果,提升陸家嘴、外灘等重要金融集聚區的服務功能,做大做強金融業。著眼于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探索建立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支持航運金融、航運保險、現代物流等高端航運服務業發展。
2緊緊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化,繼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上海為此實施企業加速創新計劃。大力發展“天使投資”、創業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加快健全科技投融資體制。
此外,推動建立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共同參與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深化轉制院所改革,加強行業共性技術研究。進一步提升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功能,重點推進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圍繞搶占科技制高點、培育經濟增長點和服務民生關注點,在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等領域加強科技前瞻布局,強化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
同時,為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實施首席技師培養計劃。
3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節能降耗,加強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完善節能市場機制,促進合同能源管理和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倡導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積極開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試點。
4以郊區新城建設為重要抓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為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上海將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幫助合作社實現標準化生產、拓寬營銷渠道。積極發展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啟動水稻等農產品的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為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實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區縣統籌,逐步實現在利衛生室看病費用實時報銷。
為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創新,上海將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確保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放到戶,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和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機制。深化落實對基本農田、水源地、公益林等的生態補償機制。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民宅基地置換試點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試點,在有條件的地方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繼續促進村鎮銀行發展。
5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失時機地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依靠體制機制創新增活力、強動力。上海繼續深化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在浦東新區大力推進政府管理創新,積極探索適應大區域特點、體現扁平化特征的新型行政管理體制。推進金融、航運等領域重大改革舉措在浦東新區先行先試,爭取設立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船舶融資優惠等一批改革事項取得突破。
為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加快綜合性國資流動平臺建設,成立專司股權管理的資本管理中心,發揮資本配置功能,盤活國資存量,促進國有股權流動,確保國資保值增值。完善國資監管制度,在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的企業推行信息公開試點。
另外,將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機制,通過招投標、委托服務、管理承包、特許經營等市場化手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城市運營等公共服務。
報告還對財政工作著墨不少,特別提到了擴大政府信息公開,不斷提高行政透明度。
公開透明是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的重要標志。報告指出,切實加大政府投資項目、公共政策、公共服務信鼠的公開力度。公開“擴內需、保增長”政府投資項目的相關情況,以及年度重大建設項目進展情況。公開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各類中長期規劃及實施評估報告等信息。加大公共政策、產業政策和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類信息的公開力度。
同時推進財政性資金和社會公共資金公開透明運行。以部門預算、預算執行、財政轉移支付為重點,依法有序地擴大預算信息公開,向市人代會報送的部門預算數量增加到100個。對部分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專項資金,主動公開使用管理辦法、操作流程和資金分配結果。公開地方政府債券籌集資金、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貸款道路建設車輛通行費、彩票公益金等政府非稅收人情況,以及各類社會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房屋維修基金等社會公共資金的年度收支情況。
并依法推進審計公開。公開非稅收入和社會公共資金的審計結果,逐步公開政府部門、國有企業、事業組織及其他單位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審計結果。加大審計整改工作力度,完善審計整改報告、督查、結果通報和公告等制度,以公開促整改。
報告還強調完善公共財政體系。著力優化支出結構,繼續在改善民生、加強公共服務、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強支出管理,將國庫集中支付和公務卡改革拓展到所有市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按照建立完整政府預算體系的要求,研究建立由公共財政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社會保障預算組成有機銜接的政府預算體系,統籌政府公共資源配置。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完善項目預算方式。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穩步擴大電子采購的范圍和規模,試行通用產品市、區統一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