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學 曹昱亮
電子商務是互聯網為買賣雙方交易基礎的框架,以銀行的支付結算為資金處理手段,以客戶信息數據為管理平臺的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是一種匯集了數據信息流、資金結算流、物流配送流為一體的運作經營方式。與傳統的商業活動比較,電子商務模式大大減少商業活動的中間環節,縮短商業周期,盡可能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時又大幅度地提升了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倍受商界人士的青睞。然而,電子商務中送貨的關鍵步驟是由物流配送企業完成的。也就是說,電子商務整個交易行為,大部分是在互聯網上虛擬完成的,但最終只有依靠現代物流配送業才能得到實現。電子商務規模的飛速發展離不開物流配送業的大力支持,物業配送業將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支柱。本文著重探討了電子商務環境下現代物流配送業發展中問題與對策,以期促進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配送業不斷進步。
電子商務是21世紀興起的一個新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物流配送業具有悠久的歷史,當它遇到新興電子商務后碰撞出火花,帶來了傳統物流配送業的改變。如今,基于交易方式的創新,現代物流配送業呈現出網絡化、信息化、虛擬化、全球化的特征,并且專業第三方物流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站在線購買商品的客戶對服務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送貨上門,同時還希望可以在任何時候全天候追蹤訂單,跟蹤商品的運送行程,從供應鏈的起點一直到終點;有的客戶甚至需要物流配送承運人根據自己的要求制定運輸路線,更改送貨時間(位置),或拆分訂單至不同的送貨地址。為了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促使物流配送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首先,電子化的現代物流業務模式從“推”到“拉”的變化,企業應該在執行整個物流配送任務時,以客戶信息為中心,實時控制物流配送過程,應客戶的要求了解并更改配送信息;其次,電子商務環境要求物流企業必須實施協同作戰。由于電子商務往往需要一個覆蓋范圍廣、高效率的物流系統支持,以確保貨物的合理流動。如果個別企業不能滿足這一要求,一些物流配送企業可以聯合進行,使所有企業在協同競爭中共同完成科學和系統的物流配送。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企業基礎硬件設施和物流技術要求得到了較大的改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電子商務的業務范圍覆蓋了全球,對物流配送的效率要求越來越高,快速應對變化對物流公司尤其重要。除了改善現代物流基礎硬件設施條件(如興建高速鐵路、公路等項目)外,也可以優化電子商務系統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網絡等,以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從物流專業領域進行研究,設計出科學合理的電子商務銷售渠道,既要減少中間環節,又要簡化物流過程,從而大大提高公司的物流協調的效率。第二,網絡時代計算機已經大量普及,特別是電子商務的興盛,物流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集成了如條形碼(Bar Code)、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電子數據交換(EDI)等。由于這些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將有助于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所謂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服務供應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第三方提供物流配送業務的物流配送運作方式。為了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實現途損風險共擔,電子商務企業愿意選擇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委托經營部分或全部的物流業務。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下,可以大大降低電子商貿業務運營壓力,企業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經營管理,其自身的經營潛力得到了釋放。因此,第三方物流一經應用,便得到了市場的廣泛采納。然而,由于第三方物流往往不能獲得充分利用電子商貿信息平臺的優勢,于是第四方物流就悄然出現了。
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供應商讓供應鏈管理技術外包給第四方進行管理。也就是說,由第四方提供用于物流配送的先進的信息集成和同步技術,開發出最佳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并致力于作為監測和評價的整個過程實施方案。由此演生出第五方、第六方、第七方,甚至是第八方物流,雖然有些已超過實際需要,但它是一個現代化物流不斷變化和不斷發展的趨勢,也是電子商務一個積極的表達。就目前的現狀而言,通過第三方物流配送企業實現電子商務已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形式,而隨著改善基本服務內容,第三方物流所能提供的服務將更加周到,并且可以實現電子商務企業達到零庫存的理想狀態業務。
物流配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低下,已經成為了中國物流配送業進一步發展最大的制約原因。企業規劃發展戰略的同時,物流配送問題的制約日益嚴重。在產品銷售領域,我們很多企業現有的業務主要基于以自我經營物流為主,物流配送相應的關鍵技術和信息支持不足,資源浪費程度比較大。
在物流配送業務發展中,大多數企業的規模較小,配送體制不完備,主要體現在:物流和分銷模塊技術水平低下,分布零散、規模化經營不能令人滿意;不能提供一個真正意義上現代化物流配送的完整解決方案;企業庫存壓力問題較嚴重,公司若想更快速,更準確進行配送幾乎是不可能的。根據中國物資儲運協會對全國200多家企業調查數據顯示,在企業的自身發展中,企業發展中的規模小、配送體制不完備帶來的問題已經日益加劇。這也是制約中國物流企業發展,實現其價值及業務發展目標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物流配送企業發展,迫切需要提供相關政策法規環境的支持。目前,各地區、各部門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在物流業管理上可操作性差,甚至有些地方還互相沖突。因此,為了完善物流配送服務體系,提升物流配送技術水平,都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發揮宏觀指導作用,搭建起促進技術交流的平臺。據估計,如果有可能借鑒的行業標準和法律法規,中國當前的物流企業信息系統的開發成本可降低幅度達到80%,將系統中的每個環節聯接起來的成本可以降低了至少一半以上。
加強物流配送業的基礎硬件設施建設,加快發展物流業的宏觀政策制度,是建立現代物流系統的前提與基礎。政府管理部門應該統籌規劃,重點建設經濟中心城市、沿海港口城市相配套的中國的現代物流網絡系統;繼續加大物流基礎硬件設施的資金投入,促進中國物流業的發展和整體水平提高;為了做好指導和推動中國物流業的發展工作,政府也應制定物流業標準、發展政策,以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
通常情況下,電子商務的企業往往缺乏足夠的資金、專業知識和精力,建立一個大規模的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因此,協調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業協調發展最好的辦法是,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即外包物流業務,讓與第三方管理。對于電子商務企業,則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務體系,將用于電子商務有限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到網絡建設中去。
物流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可以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等;對于消費者來說,標準化、規范化的物流服務有利于增強消費者的信任和購買信心。這樣才能建立一個高效率、低成本、極具競爭力的物流配送體系,為我國企業及電子商務的發展服務。
從以上對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關系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物流對電子商務的實現很重要,電子商務對物流的影響也極為巨大。兩者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相互影響著對方。電子商務企業與物流企業之間應共同合作,協同發展。同時,只有解決目前我國物流配送業已經存在的諸多問題,才能促進行業的健康穩步發展,推動我國電子商務不斷壯大。
[1]胡懷邦,郝淵曉等.現代物流管理學[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
[2]裴惠杰.我國企業物流發展現狀及其趨勢[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2).
[3]李二敏,我國中小企業加強物流管理的若干思路探討[J].物流科技,20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