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 陳曄樺 丁莉 趙勝
工業化制造業是我國建設社會經濟的基礎產業,制造型企業之間的競爭力影響著整個國民的經濟運作。中國多半的企業都受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舊觀念約束,企業都選擇自己配備物流部門,這樣不僅沒有給企業的效益帶來幫助。相反,部分商家為此增加了企業制造的生產成本,而且降低了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業務供應方與需求方另外的一方,這個第三方的任務是完成物流的服務和物流運作,是物流的最高階段。換句話說,第三方物流的產生在社會發展進程中體現了一個國家在物流事業和制造企業發展的技術水平。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又稱為3PL或TPL,都是第三方物流的英文縮寫。假設,供貨商是整個流程的發起者,故成為第一方,在物流里面我們也稱他為“發貨人”;相對來說,“收貨人”也就是物流流程的第二方。他們之間是以物品流通鏈帶出來的關系,而負責維系他們這個關系的受體,就是第三方物流。雖然它不是物品的擁有人,但是它在某個時段中擔任著物品的“責任人”或“負責人”,那就是第三方為第一方、第二方作物流服務的時候。第三方物流最常見的服務是設計物流系統、EDI能力、報表管理、貨物集運、海關代理、信息管理、暫時性倉儲等等。由于以上的服務事項通常是在一份定期的物流服務協議下完成,因此我們也把第三方物流稱之為“合同契約物流(contractLogistics)”。
企業競爭力是指企業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與服務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能使其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和非價格的質量等特性比競爭對手具有更大的市場能力,一般化分為兩個層次,即一般競爭力和核心競爭力。本文重點從核心競爭力來分析。
什么叫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的理念源于1990年美國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爾(Gary Hamel),兩位著名的商業教授合作編輯《公司核心競爭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他們在文章中表述:“在一個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于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產品或客服的角度上看,核心競爭力實質上式隱藏在企業的核心產物或服務的技能研究。核心競爭力是技能資產與運行構造有機結合的企業自組能力,是企業實行內部管理、外部交易的合作結果。
企業組織存在兩種能力,即核心能力和輔助能力。一個企業不可能在全部的核心能力上都表現出色,但只要擁有能夠充分利用的企業資源,使其配置等達到最優化的能力,就是企業現階段的核心能力所在。
隨著企業的細致分工和專業性的加深,有些企業因為戰略的需要逐漸非核心業務外包,同時把核心業務集中。業務外包是企業在契約的基礎上,將一些非核心的、但又必不可少的業務功能交給市場上的專業機構,運用他們自身的專長、優勢來帶動企業的整體生產力與競爭力的提高。物流業務外包,也就是制造、生產、銷售等企業為主要資本、節約管理費用,加強企業內部戰斗能力,將其物流業務就像業務外包一樣在契約基礎上委托給專門的物流團隊。例如第三方物流、3PL等。對于非物流企業來說,這樣的外包是一個長期性、戰略性、互進互利、相互依存的業務第三方委托合作執行。
制造業是通過加工把原材料轉化為產品的工業,借助勞動分工、機械化和自動化實現高效率的大量生產,因此生產的增值主要在加工過程中體現。制造企業由于行業的特點,其核心競爭力體系包括:核心技術能力、核心管理能力、核心經營能力及良好的顧客服務能力等。制造企業經營的重點在于技術、物流和生產。
制造企業一定要擁有至少一項關鍵技術才有可能持續發展下去,企業關鍵技術擁有的數量和獨具性,加上企業的技術研發數據和采取的產品開發策略表明一個制造企業的核心技術能力的強弱。制造企業一般都要擁有足夠的柔性來適應企業按按訂單生產的生產性質,這對企業的產品和工藝研發、供應商管理、庫存管理、生產管理的靈活性和物流都有很高的要求。
由此可見,對制造企業來說,物流能力只是輔助能力而非核心能力。制造企業把物流業務分化出來,外包給物流企業,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突出自身的經營;物流企業的核心能力必定是其物流能力,物流企業按照非物流企業的要求定制物流服務,在物流相關領域發展自己的核心業務。這樣,它們各自集于自己的核心技術,有利于企業核心力量的積累、加強與發展,從中保障可持續性競爭優勢的發展。
對于大多數的生產企業生產、營銷而言,物流運輸、客戶服務、物品存儲等的各項費用占據了生產成本的大部分。因此,降低生產成本是企業、商家們選擇物流外包的最終原因之一。但是,因為物流事業是近幾年的新興產業,很多人對物流專業存在不理解和誤會,以為物流只會給企業帶來更嚴重的經濟負擔。這些誤解很大程度是歸于企業家本身的價值觀沒有更新,仍停留在舊企業物資治理理論中。我們再整體觀察物流的全程,每一個物流項目都隱藏著一套“總成本”概念。衡量物流的真實價值,應該把物流的運輸費、庫存維持費、配送費以及為治理物流活動所需的客戶服務費等等,再看看這筆總賬計算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得出的費用要大于企業自己操作的費用,而且在客戶服務上,因企業自身存在的不專業性,從而為企業的業務銷售上帶來很大的隱患,帶來的損失將是天價。實踐證明,正確使用第三方物流會為企業年均支出費用減低11.8%,在作業成本上節省62%,在人力上精簡到50%,并可以減少企業物流資金的占據比例,實際的節省了原材料與產品庫存的占地面積。
現代企業經營環境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顧客服務要求的提升。顧客不僅僅需要物美價廉的實物商品,還需要在整個過程中得到最優質的服務。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以使企業物流運作得到改善,企業能夠更快速、更準確地滿足顧客對企業產品的需求。
在這個顧客需求多變和企業模仿加快的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發展到了基于時間的競爭。企業只有加快自身經營流程各個環節的速度,加快自身產品上市速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F代物流管理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它的時間壓縮功能。我國制造企業物流系統集成模式研究,制造企業從接收訂單到產品交付并轉換成現金所用的時間成為制造企業的提前期。這一時間越短說明時間壓縮效果越好,反之則不理想。通過良好的企業物流管理,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專業快捷的服務,從而保證企業產品的快速上市。
在地區與地區間、國家與國家間的競爭越來越強烈的情況下,企業應該重視本身的核心競爭力的培養,進而在競爭下取得優勢,將非核心的物流業務外包,并與第三方的物流企業達成長遠的合作共識,改善公司內外業務提升本身的競爭力。對中國這個發展國家的制造業中生產力提高極為關鍵。第三方物流模式是現代制造企業物流管理的先進模式,實施第三方物流可降低制造企業庫存成本的物流成本,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第三方物流在制造企業的成功實施,需要制造企業改變傳統的物流觀念,樹立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物流戰略聯盟的新觀念,以及第三方物流企業加速自身建設。
企業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是明智的選擇,在這個競爭全球化的今天,企業需要集中精力增強核心競爭力。
[1]桂昭明.企業競爭力研究新論[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7.
[2]吳彩霞.供應鏈管理與企業核心競爭力[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