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宏洲
(貴州建工集團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2)
1.1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定義
成本,就是生產一定數量和品種的產品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總和的貨幣表現。施工成本包括施工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生產資料和付給職工勞動報酬的價值,以及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所發生的各項費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就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施工成本的形成所進行的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和檢查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施工項目成本管理貫穿于每一個施工承包合同從投標信息追蹤、簽約到工程合同完工終止的整個過程。
1.2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所包含的內容
不論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哪一個階段,成本管理工作的內容均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確定目標成本。采用正確的預算方法,對工程項目總成本水平和降低成本的可能性進行預測,提出項目的目標成本。
(2)編制成本計劃。包括降低工程成本計劃、技術組織措施計劃和管理費用計劃。
(3)開展成本控制。對目標成本要橫向縱向地展開管理,形成一個目標成本體系,實現縱向一級保一級,橫向關聯部門明確責任,加強協作,使項目進展中每個參與的個人、單位、部門都承擔成本控制的責任和義務,以保證按照成本計劃實現成本目標。
(4)成本考核。是對項目的成本進行核算,對項目的成本管理成果進行檢查。
(5)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對項目成本的升降情況、經濟效益與管理水平的變化情況以及各成本項目的收支變化情況進行趨勢分析和影響因素分析,總結規律,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
(6)成本檔案管理。通過對項目實施中的各種成本發生情況進行記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處理,以此建立成本責任可追索體系,以便積累經驗,提高項目成本管理水平,也為企業編制內部定額提供最原始的基礎資料。
為達到計劃成本管理目標,必須建立相應的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體系,并通過一定的管理方式來完成。
2.1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3個階段根據建筑產品形成的過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分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三個階段進行。
2.1.1 事前管理
事前管理包含信息成本管理、投標管理、合同談判及簽約、成本預算及成本目標和成本計劃的制定等。合同簽訂前的成本管理是企業運用正確的信息管理和投標報價策略,合理攻關及報價,使企業既能在投標競爭中獲勝,又能使該項目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管理過程。在簽約后,主要應落實以下幾項工作:①明確工程項目成本控制者并落實到人;②明確項目的管理組織,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職能分工,為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提供組織保障;③對多種施工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利于縮短工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案;④編制施工成本計劃,也即目標成本;⑤制定對外結算目標計劃;⑥熟悉研究合同條款,發現潛在的索賠項目。
2.1.2 事中管理
事中管理包括技術措施的成本審查、施工成本控制、施工成本監察、合同索賠、成本檔案建立等。項目成本事中管理分為對外成本管理和對內成本管理。對外成本管理包括:在完全履行合同中所規定的責任和義務的前提下,為確保工程進度款的及時到位和爭取更多的索賠和費用追加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對內成本管理包括:在保證工程質量、工期等方面滿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對工程項目實際發生的費用支出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行嚴格管理和監督,及時發現并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引起成本超支問題,總結推廣節約成本和減少費用開支的先進方法和經驗,實現預期成本控制目標,并盡可能使實際成本費用降到最低,以最小的投入得到一定的產出,使企業獲得最佳經濟效益。
事中管理主要應落實以下幾項工作:
①研究、確定、采用各種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術措施;②建立成本檔案系統,制定成本監察制度,分析當前實際成本消耗水平,與計劃成本進行對比,及時糾正偏差,采取措施;③本)1.9合理組織生產管理。
(1)對人工費的控制管理
建安工程施工成本中,支出工資比重約為15%~25%,如何降低人工費的支出對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減少人工費的支出,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采用機械化施工和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活勞動消耗;②合理配置工種及人員組合;③對職工進行技術和技能培訓,提高勞動力技術水平,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提高勞動效率。
(2)對材料費的控制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費用所占比重最大,一般達50%~70%,所以節約材料費用對降低成本意義重大。節約材料物資消耗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從材料的采購、運輸、入庫、使用以至完工后部分材料的回收等環節,都要認真對待,加強管理。在材料采購中,應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實行招標采購,降低材料價格,合理選擇供應運輸方式,合理確定庫存,避免占壓資金,減少二次搬運,優先使用質優價廉的新材料,在施工中禁止亂丟亂棄等浪費現象,合理調配,降低單耗,注意廢舊物資回收。
(3)對機械費的控制管理
隨著施工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為了嚴格控制機械費的支出,必須合理搭配資源,建立完備的保養和維修制度,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發揮機械的效能。
(4)對管理費的控制管理
精簡非生產人員,建立高效率的管理機構,對辦公費、醫療費、差旅費等費用的支出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進行限額管理,超支費用自負。要合理運作資金,優化債務結構,降低財務費用。
2.3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效應
通過上述管理方式體系的建立,由此產生的項目成本管理效應見圖1。由圖1可知,“事前”階段的投標決策對成本的影響最大;“事中”階段成本控制實際工作最多,難度最大,實際成本應控制在成本控制線以內,并盡可能控制在目標成本線以下,爭取得到最大利潤。在“事后”階段,要做竣工決算,將已完工項目盡早交給業主,以減少維修費用。
圖1 項目成本管理魚雷效應圖
我國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筑市場處在隊伍多任務少的狀況,為了生存,建筑企業競爭激烈,這種競爭是企業戰略、人才、已建工程質量、工期、信譽等全方位的競爭,承包商加強項目成本管理是企業生存發展的主要途徑,但是,不能因為過于追求成本開支的降低,而顧此失彼,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和社會效益,最終影響企業的發展。因此,在成本管理中,應注意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系。
3.1 成本與質量、進度的關系
成本、質量、進度三者的關系是辯證的,既統一,又矛盾。我們知道,如果適當加快工程進度,由于減少間接費的支出,盡快投產發揮效益,對降低成本是有意義的,但是,如果盲目追求高速度,不僅會增加成本,而且會損害工程質量,使成本開支因質量成本的增大而加大。而如果不考慮項目的合理壽命,過分片面追求高質量,也會導致成本的增加。
3.2 實際成本和隱性成本的關系在實際施工中,為了追趕進度或減少當前成本的發生,要防止出現工藝不到位或偷工減料現象,例如在混凝土施工中,經常發生由于漏振而產生裂縫的情況,在當期成本核算時,看起來實際發生成本減少了,但是一旦產生裂縫,發生的質量處理成本、企業信譽降低等隱性成本將會大大增加。
3.3 局部成本和總體成本的關系
在成本管理過程中,我們要從大局出發,從整個施工過程的費用出發,而不是僅僅只考慮一個施工工序的成本費用的支出。例如在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初期的溫控如果不到位,將導致后期的接縫灌漿冷卻費用大大增加,從而使整個成本費用增大,因此,在施工中,我們要做好成本規劃,統籌安排,不能因小失大,要處理好局部成本與總體成本的關系。
3.4 企業成本和社會成本的關系
在成本管理中,切忌一味追求成本降低,而棄社會效益、國家和人民利益于不顧。目前,在國內已發現了一些“豆腐渣”工程,不但葬送了工程,也斷送了企業的前程,教訓是慘痛的。因此,作為一個建筑施工企業,不僅要關心企業成本,而且要講究社會成本。
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是根據工程項目特點,在施工過程中對項目成本組織預測、規劃、考核、實施分析控制等進行一系列價格管理活動。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是整個施工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關系到施工項目是否盈利。目前,工程固定總價承包是最主要的承發包模式,做好成本控制,成本越低,盈利越高。
建議采取如下成本控制方法: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是以項目為中心,分層管理,分級核算的承包和核算體系。工程成本主要由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其他費用組成,將四費落實到經營、勞資、材料、機械各部門,進行責任考核,并與質量、安全、工期指標掛鉤,建立激勵約束機制。作好成本核算,工程開工前,按施工圖作好成本預算,分析出人工、材料、機械的含量,并與中標預算作好對比。制定人、材、機的成本目標,若人工費為清包,可一次包死,不再調整,此項支出為固定值。材料費節省的前提必須實行材料招標,實行質優價廉,以投標材料價為限額,特殊材料高于投標價的可平衡于其他低價材料。實行有目的的控制成本。
工程竣工后,進行成本核算。作好竣工結算,按照合同調整可調的價差,在竣工總價的基礎上,進行成本分析,作好竣工成本分析資料,為今后的工程提供參考依據。
成本管理要正確處理成本與質量、進度的關系,實際成本與隱性成本的關系,局部成本與總體成本的關系,企業成本與社會成本的關系。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建立科學的成本管理體系有利于產生好的效應,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1]唐仕毅.淺析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原則與方法[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8-01-15.
[2]李玲.工程項目成本的過程管理[J].包鋼科技,200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