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川,魯春光,郭 明
(大連醫科大學,遼寧 大連 116044)
構建高職護理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劉明川,魯春光,郭 明
(大連醫科大學,遼寧 大連 116044)
大連醫科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結合自身特點,在不斷總結辦學經驗的基礎上,構建了公共基礎模塊、社會人文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和執業能力模塊的護理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計劃,系統規劃教學活動,全面實現了醫學高等職業教育注重培養職業能力的目標。
高職護理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高等職業教育
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保健意識逐漸增強。同時,隨著我國醫保工作的普及以及社會醫療制度的改革,對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這對護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形勢下,如何辦好護理專業,有非常現實和重要的意義。課程體系作為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否合理關系到培養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和落實程度。大連醫科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構建高職護理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取得了一定成果,現總結如下。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一種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教育,其主要特點是面向職業、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因此,高職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醫療機構和相關單位培養掌握護理學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以實際操作為主的技術型、職業型、崗位型、應用型高級護理技術人才[1]。作為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載體,模塊化課程體系是以課程模塊為單元的組合體,其針對護理工作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以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線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
構建高職護理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首先要根據護理崗位要求對職業能力進行分析[2],然后圍繞各項分析結果進行課程整合,形成若干課程模塊。每個課程模塊以支持該項職業能力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為核心進行優化組合,以增強針對性和實用性。通過課程模塊教學,可以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傳統醫學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多數是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強調學科邏輯結構的嚴密性、系統性和完整性,采用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三段式教學模式。該課程體系易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難以滿足臨床工作的要求。而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面向職業、注重專業技能培養的教育。因此,我院根據高職護理專業未來工作崗位需求和工作任務的特點,邀請在臨床工作幾十年,具有豐富護理實踐經驗的專家參與,在遵循醫學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基本規律的基礎上,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以分析護理崗位所需的知識結構、素質結構和能力結構為基礎,參照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構建公共基礎模塊、社會人文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和執業能力模塊的模塊化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根據臨床一線實際需要、參考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圍繞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計劃,系統規劃教學活動,全面實現了醫學高等職業教育培養職業能力的辦學目標。
包括計算機操作、思想道德修養、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知識,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法律意識、心理素質、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
主要包括護理社會人文知識,針對護理崗位著重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主要包括護理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護理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崗位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主要包括針對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安排的課程,目的是使學生在校期間即具備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能力,縮短學生畢業后到工作崗位的適應期,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我院在對高職護理專業職業能力充分分析后,明確了模塊化課程體系中各模塊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對原課程進行調整,將原來的人際溝通和護士禮儀整合為一門課程,即護士人文修養;將醫學法學課程改為更有針對性的護理法學;在專業基礎能力模塊中增加了具有鮮明特色的護理專業技能培訓及考核課程,該課程要求護理專業學生在我院附屬醫院設置的教學病房中上課,由臨床護理教師帶教,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醫院護理崗位要求(如護士職業素質、人文教育、崗位職責、基本制度、應急防范措施、相關法律知識及安全護理、溝通技巧等)、護理操作技能、專科個案護理3部分。其突出特點是將護士的崗位要求與護理操作、個案護理相融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通過這種由“實驗室”到“病房”,由“模型人”到“病人”的轉變,使學生充分與病人接觸,熟悉了醫院環境和崗位要求。該課程的設置成為學生由學校到醫院過渡的橋梁,使學生能夠盡快適應臨床工作環境,更符合實習醫院的崗位要求,為就業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對課程的一系列調整,我院對組成模塊的課程進行了有效、合理的配置,并將各模塊的教學目標落實到具體課程中(見表1)。
其中公共基礎模塊主要由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等課程組成;社會人文模塊主要包括護士人文修養、護理倫理學、護理法學等課程;專業基礎模塊則包括人體解剖學、生理學、中醫護理學、護理專業技能培訓及考核等課程;執業能力模塊是針對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要求設置的課程,主要包括基礎護理技術、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等課程。

表1 我院高職護理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中各模塊配置
我院根據高職護理專業特點,以分析護理工作崗位所需的知識結構、素質結構和能力結構為基礎,參照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構建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已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幾年來,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社會人文、專業基礎和執業能力,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掌握情況,以及學習成績和業務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用人單位的肯定,畢業生就業率連續3年達到100.0%。
[1]蔣潔.高職以就業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08,3:99~100.
[2]鄒繼華,周郁秋,孫建玲.高職高專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0):760~762.
G423.04
A
1671-1246(2010)19-0013-02
注:本文為遼寧省“十一五”教育科研規劃立項課題(遼教函[2006]8號文件)(職-11-10)子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