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惠芳王虞微
146家工業行業龍頭企業董事長的年齡在41-60歲的占84%,絕大部分處在年富力強的年齡階段。根據不完全統計,工業龍頭企業的董事長中大學學歷占40%、研究生學歷占36%。龍頭企業的董事長參加培訓和進修的比例達到76%。近10年來,龍頭企業董事長群體出現年輕化和高學歷的發展趨勢。龍頭企業這批年富力強企業家群體已經成為引領全省企業轉型升級的領軍型人物。但目前在龍頭企業發展中具有國際視野、適應國際競爭,具有國際資源配置能力的戰略型企業家數量還比較少,在龍頭企業轉型升級中要積極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資源配置能力的戰略型企業家。
根據有關數據的統計分析,146家工業行業龍頭企業董事長的年齡在41-60歲的占84%,其中40歲以下占2%,41-50歲之間占54%,50-60歲之間占30%,61歲以上占14%。年齡在65歲以上的有5個,分別是民豐特種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世林65歲,華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辭美67歲,寧波海天塑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靜章72歲,天安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蔣保民73歲和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根生75歲。年齡在40歲以下的有3個,分別是伯特利閥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勝豐39歲、勝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方能斌40歲和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仙壽40歲。
146家龍頭企業中22家國有企業董事長的信息和數據的資料尚未收集整理,我們對除國有企業外的民營企業的董事長進行信息調查分析,發現董事長原來學歷低的普遍通過進修提高取得了比較高的學歷,現有的學歷水平中,中學學歷的比例僅為3%,大學學歷有40%,研究生學歷有36%。原來大家都把浙商稱作是“草根浙商”,但是民營工業龍頭企業中36%的董事長已經擁有研究生學歷,如果不考慮未查到部分人數的信息,擁有研究生學歷的董事長的比例就達到45%。早期創業的民營企業創業者初期學歷比較低,大多是初中和高中學歷,但民營企業創業者通過不斷參加培訓,到大學進修或者與大學合作,現有的學歷不斷地變化提高。而近十年來民營企業創業者就普遍達到比較高的學歷水平。

如果不考慮沒有調查到信息的人數,企業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的比例達到58%。
年輕化趨勢。上世紀80年代之前企業,即1979年及以前創辦的企業,董事長的年齡在50歲以下的僅占30%,而且沒有40歲以下的董事長;而80年代企業即1980-1989年創辦的企業,董事長的年齡在50歲以下的上升到60%以上;21世紀初的企業即2000-2009年間創辦的企業,董事長的年齡在50歲以下更是達到75%以上。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企業中,年齡在61歲以上(包括61歲)的董事長占這一類企業董事長的30%以上;上世紀80年代的企業中,年齡在61歲以上(包括61歲)的董事長占這一類企業的15%不到;而上世紀級90年代企業中,年齡在61歲以上(包括61歲)的董事長所占的比例不足5%;21世紀成立的企業更是沒有一個董事長的年齡是在61歲以上的。這些都說明了一點:董事長正在越來越趨于年輕化。

高學歷趨勢。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企業,民營企業董事長現有學歷為研究生學歷者占到30%,而21世紀初企業,企業董事長現有學歷為研究生學歷者占到75%的比例。說明企業家正在向高學歷的方向發展。
學習型趨勢。學習型的企業董事長的比例不斷提高。146家龍頭企業中參加過培訓和進修的人數占74%,沒有參加培訓的只占26%。
差異化趨勢。不同行業龍頭企業董事長的學歷和年齡結構出現明顯差異變化趨勢。其中,光伏等新能源行業的平均年齡最小,為45歲,學歷為次高,學歷水平位于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間。電子信息行業的平均年齡為48,學歷最高,學歷達到研究生水平。鋼鐵行業企業的企業董事長學歷最低,且年齡最大,平均年齡達到57歲。
目前,在浙江工業龍頭企業發展中具有國際視野、適應國際競爭、具有國際資源配置能力的戰略型企業家數量還比較少,在龍頭企業轉型升級中要積極培養具備此類能力的戰略型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