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經濟學院 邱萍 聞慶
電子商務環境下區域合作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研究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 邱萍 聞慶
在現代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背景下,無論是一般的微觀主體還是宏觀主體,都大量采用現代電子商務提供的合作信息平臺來進行資源要素的整合配置,為自身的發展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選擇。本文探討了基于電子商務背景下,區域合作信息平臺的構建,以期真正實現區域合作要素高效率、低成本的轉移和配置。
電子商務 區域合作 公共信息平臺
區域合作的本質是不同地區生產要素的相互流動、優化組合,即生產要素的區域轉移和重新組合配置。其和微觀主體對市場資源配置和整合具有類似之處,因此,將電子商務運用到區域合作的信息平臺構建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區域合作公共信息平臺是指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構建一個區域資源要素信息相互交流和貿易的平臺,該平臺充當區域之間電子商務的貿易中介。各個區域主體像企業等微觀主體展示自己的產品供給和原料需求情況一樣,展示自己區域本身的資源要素的供給和需求情況,通過平臺將區域之間供需關系組合進行處理,最后進一步通過成本分析,得出最合理的組合關系,實現貿易合作。區域合作公共信息平臺的根本目標是優化配置區域之間的各項資源要素,將市場失靈帶來的負效應降至最低,以提高區域自身的競爭力。
(1)信息全。與微觀主體構建的電子商務公共信息平臺相比,區域合作公共信息平臺作為宏觀主體的電子商務平臺展示的內容更加豐富,其除了包括微觀主體所展示的市場信息之外,還展示各個區域的政策信息和經濟信息,因此,該平臺的資源要素配置范圍和內容要比微觀主體寬泛的多。
(2)成本低。電子商務平臺得以生存的最根本原因是交易主體能夠以最低的體力和財力成本得到最多的相關信息,從而實現最優選擇,達到最佳合作狀態。
(3)效率高。與當面交談、實物交易相比,基于電子商務平臺構建的公共信息平臺能夠更加高效率地實現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要素配置和對口合作,其主要表現為時間的節約、信息不對稱的克服。
針對區域合作公共信息平臺的構建,首先要構建明確的主體。與微觀主體電子商務平臺相比,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區域合作公共信息平臺的構建主體不是由單個主體構成,而是由各個區域政府部門牽頭,區域微觀主體配合共同組成的主體體系。其中,區域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信息平臺的發起和維護,以及針對輸入區域政策模塊提供情況和相關經濟信息,各個微觀主體則主要負責市場信息模塊。
從具體分工布局來看,整個公共信息系統由三層次平臺設計構成(參見下圖)。
(1)區域合作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包括整個合作區域政策信息、經濟信息和市場信息公共平臺,該平臺將發揮政府部門、相關單位及各企業的信息系統互聯,實現建立統一消息發布標準,實現信息共享、作業流程優化等作用。
(2)區域信息系統。主要包括合作區域當中的所有子區域單元的相關信息供應子系統,發揮信息平臺組成節點作用。
(3)客戶終端信息系統。將面向所有個人、企業、各級政府部門在內的所有客戶主體,主要是對各個區域的信息數據進行處理,通過一定的原則,找出最佳的要素配置組合,為客戶的決策提供理論和技術依據。

區域合作電子信息平臺的成功運行,必須有三大功能模塊對其進行支撐。主要包括數據交換處理系統模塊、區域合作信息服務模塊和區域合作決策支持模塊。
(1)數據交換處理系統模塊:包括電子數據、電子文件的收集,交換系統EDI,公共信息系統接口程序、公共平臺應用。該模塊主要實現整個系統所需要的基本數據收集與獲得。
(2)區域合作信息服務模塊:將提供合作標準/法規查詢、合作方案系統服務、區域供給需求要素信息發布與檢索系統、區域合作電子商務系統、宏微觀主體信息化系統、供應鏈的可視化跟蹤查詢等。該模塊主要負責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也就是對相關要素和資源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結合。這里的合作方案系統服務是指該系統可以根據要素本身的性質、客戶的特殊需求(操作界面都有可以選擇的選項),制定出成本最低、技術上可以實現的合作方案,其中影響其進行決策的主要包括市場成本、運輸成本、要素本身的特殊性、客戶個人的偏好等。
(3)區域合作決策支持模塊:包括電子政務協同系統,要素配送、轉移、儲存管理系統。區域合作決策支持模塊的功能主要是區域合作達成意向之后,要素的網絡配置轉化為現實配置,即電子商務貿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問題。現實中物流管理系統就是區域合作決策支持模塊的一個典型功能,絕大部分要素實現交易后,都必須依賴物流的配送、運輸、倉儲以及第三、第四物流管理系統。但是,區域合作決策支持模塊的功能又遠遠強大于物流管理系統,因為在區域合作中其不僅包括了一般微觀主體的合作對象,更多的是資金和技術的轉移和承接問題。
區域合作公共信息平臺為合作區域提供了電子商務在區域合作中所需要的全程服務,包括前期的信息收集、中期的選擇和交易、后期的要素實際到位。該平臺能夠使合作區域中各單元都充分發揮科技、人才、資本和其他資源優勢,推動合作區域的一體化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其對合作區域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市場角度來看,資源共享平臺能夠克服信息不對稱的缺點,充分展示市場資源要素的供求情況,為資源的充分整合和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因此,公共信息平臺可以助推市場資源的最佳組合和配置,提升合作區域的競爭力。
區域合作信息平臺為合作區域提供了一體化的信息共享平臺,它可以彌補不同行政區劃所帶來的一些弊病。在知識經濟、網絡時代,信息共享所帶來的增值效應是不可估量的。在合作信息系統中,可以實現信息資源交互和共享、資金項目統一招投標、人才技術互相流通和交流,避免城市信息化的重復建設。同時,區域合作信息平臺建設還可以減少相同的硬件投入,可以減少雷同的技術前期研發。通過整合信息資源,可以節省大量人力、物力。
從使用該系統的宏觀和微觀主體來看,該系統能夠給決策者提供重要的參考信息,在滿足各類使用者個性偏好的前提下,為決策者提供多樣的選擇方案。
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和先進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不僅改變了微觀主體的經營模式,也為宏觀主體的選擇和決策提供了更加科學的模式和依據。其促進了區域合作的本質,即要素的轉移、流動的高效率和低成本運行。
眾多的使用客戶(決策者)以網絡為平臺,利用現代電子商務技術,通過對物流、資金流、技術流與信息流的整合和控制,將合作要素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配送、轉移實現結合,最后成為實際生產力。區域合作信息平臺加深了各節點區域間的合作,彼此間不斷融合,克服了行政邊界的弊端,使得區域合作實現了無縫聯接。
[1] 杜肯堂,戴士根.區域經濟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費名瑜.電子商務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邵兵家,董曉華,陳永福.電子商務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陳瀾禎,林如丹.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研究[J].中國商貿,2010.
[5] 熊群力.建立泛北合作公共信息平臺[N].南寧晚報,2008.
F713
A
1005-5800(2010)10(c)-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