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 盧海濱 冉美麗 吉晉慧
信息不對稱下人力資源市場配置的博弈分析①
河北大學 盧海濱 冉美麗 吉晉慧
信息不對稱作為市場經濟的常態必然影響人力資源市場中的資源配置效率,本文分析求職者和人才中介組織的博弈模型的精煉貝葉斯均衡,揭示階段人力資源市場配置存在諸多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并由此提出相應的優化發展對策建議。
人力資源配置 人才中介 信息不對稱 逆向選擇
阿克洛夫曾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過經典的二手車交易博弈模型,得出在市場中會出現質量差的二手車驅逐質量好的二手車情況,而這種產品的市場逆向選擇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嚴重的逆向選擇會導致市場的消失。
信息不對稱是指進行交易的各方對相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在博弈過程中所擁有的信息量在分布上是不均等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一方,往往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一方,則處于比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對稱是市場經濟交易的常態,其分析方法可以被廣泛的應用到從傳統的農產品市場到現代金融市場的各個領域。
人力資源市場上存在著明顯的信息不對稱。從求職者方面來看,存在著夸大自己工作能力、假造學歷和證書、隱瞞不光彩經歷的情況;而從人才中介方面來看,不少所謂人才中介公司只是臨時租借一個辦公室,便對外吹噓,招攬生意,在收取了多種報名費之后便關門大吉;另外從招聘單位方面來看,則存在著用人單位在招聘中言過其實,編造謊言,或名為招聘實則替己宣傳等情況。
人力資源市場上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情況造成了逆向選擇的出現,即一方面人才中介組織數量龐大,而真正好中介組織卻寥寥無幾,低質量人才中介組織驅逐高質量人才中介組織,而另一方面,企業難覓人才,崗位空缺與很多大學畢業生待崗兩種情況同時存在,甚至還存在低能力求職者驅逐高能力求職者的情況。
為了把人力資源市場分析簡單化,我們把它抽象為大學畢業生與人才中介組織的博弈,企業與人才中介組織的博弈參照此博弈。
假設:
(1)人力資源市場上只存在兩個人才中介組織,即好的人才中介組織和差的人才中介組織,好的人才中介組織能提供高質量的中介服務,差的中介組織只能提供低質量的服務。由于信息不對稱,大學畢業生無法辨別人才中介組織的好差。
(2)人才中介組織的中介服務傭金為P且P=AC+MC,其中AC是人才中介組織提供服務的平均成本,MC是增加簽約者給人才中介組織帶來的邊際成本。人才中介組織傭金可以分為高價Ph和低價Pl,且Ph>Pl,質量差的人才中介組織的偽裝成本為C。
(3)大學畢業生與質量好的人才中介組織簽約后的得益為V,與質量差的人才中介組織簽約后的得益為W。

上圖中1代表人才中介組織,2代表大學畢業生。
先假定C>Ph,這種情況下,用完美貝葉斯法則分析可以得知:該博弈的精煉貝葉斯均衡的雙方策略組合和相應的判斷如下:
(1)人才中介組織在市場狀況好時要高價,市場狀況差時要低價;
(2)大學畢業生借助人才中介組織找工作;
(3)大學畢業生的判斷是P(g/h)=1,P(b/h)=0,P(g/l)=0,P(b/l)=1。這四個條件概率依次為人才中介組織傭金為高價時市場情況好、差,傭金為低價時市場情況好、差的概率。
對于大學畢業生而言,如果人才中介組織要的是高價,則借助人才中介組織找工作的期望得益為:P(g/h)(V-Ph)+P(b/h)(WPh)=V-Ph>0;如果人才中介組織要的是低價,則借助中介組織找工作的期望得益為:P(g/l)(V-Pl)+P(b/l)(W-Pl)=W-Pl>0。兩種情況下,不借助人才中介組織找工作的得益都是0,因此,借助人才中介組織找工作是相對優的策略。
對于人才中介組織而言,當市場狀況好時,因為Ph>Pl,當然要高價;當市場狀況差時,因為Pl>0>Ph-C,所以低價才是合理的。因此,人力資源市場相對優的策略是在市場狀況好時要高價,差時要低價。
當人才中介組織選擇上述策略時,大學畢業生的判斷就是完全合理的。在該情況下,雙方達到精煉貝葉斯均衡。但是上述理想的均衡狀態并不普遍,C>Ph的情況也不普遍,在其他情況下,特別是C<Ph的狀態甚至是C=0的狀態下,常常會有市場失敗的情況。
假定C=0,即差的人才中介組織完全不需成本就可以偽裝成優秀中介。在這種狀況下,質量差的人才中介會選擇高價,高價已經完全不能證明市場狀況的好壞,這時,如果Pg(V-Ph)+(W-Ph)<0,即大學畢業生的期望得益為0,則其必然選擇不借助人才中介組織找工作,這時市場將會處于癱瘓狀態,無論好的還是差的人才中介組織都只好全部退出市場,大學畢業生不敢借助人才中介組織找工作。這種質量差的人才中介驅逐質量好的人才中介的現象就是逆向選擇。
參照上述方法分析企業與人才中介結構的博弈也可以得出由于信息不對稱會出現低質量的人才驅逐高質量人才的逆向選擇。
人力資源市場出現逆向選擇的關鍵就是在信息不對稱時,人才中介組織比大學畢業生掌握更多關于人力資源市場的信息,沒有統一的標準對人才中介機構加以規范,參差不齊的中介組織充斥市場,畢業生又無法根據市場價格來判斷人力資源市場質量的優劣,最終好的人才中介組織被差的驅逐出市場。
人力資源市場的資源優化配置主要在于信息的合理搜集、發布和利用,使供求雙方都能掌握充足的信息量。人力資源市場在我國尚處起步階段,為此應積極采取措施,促進人力資源市場中人才中介信息體系的構造和形成,大力扶持人才信息服務業的發展。
在人力資源市場中,加強政府在信息方面的監督力度至關重要。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畢業生與人才中介組織簽約后,委托人(大學畢業生)對代理人(人才中介)的行為不可觀察,為防止道德風險發生,必須建立健全對人才中介組織的監督約束機制。
人力資源市場的健康穩定,離不開完善的法律約束,為防止道德風險發生,必須提高代理人(人才中介組織)的懲罰成本,當其存在違法違約行為時要加大嚴懲力度。要降低違約賠償的司法成本,一旦中介公司有損害大學畢業生利益的行為時,大學畢業生可通過簡單的司法程序得到賠償,以起到對人才中介組織的監督約束作用。
[1] 謝識予.經濟博弈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2] 王世明,呂渭濟.淺談人力資源配置中的信息不對稱性[J].經濟與管理,2004,(14).
[3] 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三聯人民出版社,1996.
F270
A
1005-5800(2010)11(c)-082-02
2010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項目,課題名稱《河北省人才市場服務大學生就業的現狀與優化對策研究》(20100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