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潔
【摘 要】當前,大學英語教育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文章分析了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提出了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注重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改革對策。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困境 對策
大學英語教學是大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校提升層次和培養現代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標志,是滿足不同類型的人才對英語不同需求的關鍵。英語教學質量的高低,關系著師范學院教育的聲譽和培養質量,關系著能否培養出適應新形勢要求的高級技術應用型現代人才。大學英語教學在總體上,要自覺地將大學英語與本科英語加以區別,應將大學英語課程定位在“業務用途英語”的范疇內,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加強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找出其面臨的困境與改革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面臨的困境
(一)教學模式單調
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確定,一方面受到教育理論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限于學生對所學語言基礎、教學條件以及最終需達到的教學要求。由于教學對象的英語基礎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各地中學教學水平的差異和學生成長的環境不同,新入學的學生之間英語水平與接受能力差別很大,有的相差很多分。而當今各類院校英語教學中采用最多的教學模式還是黑板加粉筆再加課本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沿用了多少年的單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課堂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聽練為輔。這種教育模式不利于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很難適應社會的需要。
(二)教學內容及考核不能適應大學英語教學特點
目前大學教育中,沒有完全適應于大學特點的基礎英語教材和專業英語教材。在教學中,只能在紛繁眾多的英語教材中挑選合適學生基礎又符合培養方面的教材,因此,知識體系不盡完全適應,教學實用性不強。教學中英語課程特色不明顯,普遍存在重閱讀、重考試的現象,不能體現培養英語語言的實際交際能力和本專業實用英語的應用能力,沒有完全突出語言的實用性。
考核上,由于有些教師對考試認識不到位,把重點放在片面追求能力考試的通過率上,為考而教,為考而學,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實用能力的教育。這樣勢必把外語教學引導至應試教學的軌道上去,從而造成大批“高分低能”的大學畢業生。另外,有些老師過分重視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忽視英語實際交際技能。大學生的培養方向是高級實用型技術人才,英語只作為生產工作中的一門工具,如果過分強調和重視考級,會失去大學生對工作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三)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當前面臨的另一個困境是師資問題。一是教學任務相當繁重,普遍超負荷工作。近幾年隨著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大學生的人數也在成倍增長,英語都是明顯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從事教學研究,也很少有機會進修和培訓。二是教師整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大多數高院院校的教師都是從師范專業畢業,他們接受的教育都是普遍高等教育,他們大都缺乏與所教專業相關的英語基礎知識,教起來不能得心應手。這樣。支教師隊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多媒體教學模式: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多媒體技術所特有的圖、文、聲并茂的特點,使聲音和形象結合,語言和情景結合,視覺沖擊力和聽覺感染力相結合,把社會的真實生活帶進課堂,學生既可以看到形象的動作、姿態、表情,又能聽到純正的現場語言交際,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多媒體可以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同時它可以和網絡連接,給學生一個動態的,多變化的,較為自然的語言環境。學生不會覺覺得枯燥無味,他們會在這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下發揮自己的潛能,這將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口語能力和交際能力。
其次,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多媒體特有的內容和形式,能夠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產生了興奮,從而也就產生了興趣。在學生有了興趣的前提下,學生的智力、認知力、記憶力都會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學活動也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可以和網絡相連接,幫助學生從網上找到許多現實生活中既是特別的又是和他們的專業、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際例予,他們可以對實際例子作出分析和判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種特有的實踐。同時也是一種提前工作的體驗。這種實踐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刨新素質,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成為生產、管理、銷售、服務第一線的實用人才。
再次,多媒體有利于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的”的教學理念,要求課堂教學是通過學生個人或集體的語言來完成。多媒體教學手段走進課堂,打破了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由主導者變成了組織者、輔導者,使以學習者為中心,以任務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得以充分發揮和實現。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任意編排,對不同的教學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和難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多媒體進行自主學習,彼此之間瓦相討論,進行會話練習。
三、注重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
傳統的英語教學采用的足“填鴨式”、“滿堂灌”等教學方法,它讓英語課堂成為死記硬背的代名詞,教師在課堂上成為絕劃權威,學生處。被動學習地位。學生們聽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老師們講得也是口干舌燥,精疲力竭。再加上現在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不容樂觀,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一部分學生甚至對英語學習完全失去了信心。學生這種參差不齊的英語基礎為老師的教學效果增添了一定的難度,同時又為老師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課題:怎樣教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筆者從以下方面進行課堂教學方法創新的探索。
首先,開展課前十分鐘的英語活動。在英語課堂上營造一個學英語的環境和氣氛非常重要。上課直入主題,很容易讓學生們一開始就處于壓抑和緊張的狀態,這種精神狀態是不利于語言的學習的。在英語課堂上進行一些既能活躍氣氛又能放松心情的英語活動,如“English broadcast”,“M y story”等,讓學生們在參與中鍛煉自己的口語和聽力,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致,為老師下一步的教學作好準備和鋪墊。其次,在講授課文時注意導入。導入就是以老師為主導,將以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主題句以活動、問話的形式展示給同學們,為正式的課文學習作準備。這樣做學生在同答問題的過程中不僅掃除了文中的一些語言障礙,又為課文的理解打下了伏筆,同時學生還會為了驗證自己的答案而對后來的課文學習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再次,構造互動教學模式。互動教學模式是在一系列教改嘗試中脫穎而山的教學方法。所謂互動,就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師生密切配合,在愉快有趣的情景中實現教與學的相互融合。要實現成功的英語教學,教師必須抓住時機善于引導,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教學內容有趣生動,能吸引學生在教師的肩發下善于思考,積極參與,啟發思維,形成活潑的課堂局面。課堂教學中應采取各種手段,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使學生在教學中動起來,說起來,活起來。允許各種不同的觀點存在.鼓勵學生向權威挑戰、向書本挑戰、向傳統挑戰,培養學生敢于和善于懷疑的精神及開拓創新的精神:學科之間的開放.應在學科與學科之間建立起橫向的聯系,實現雙語教學,創設跨學科的綜合性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養成在更廣的范圍、更寬的角度上思考問題的習慣。通過全方位的開放,從而體現互動式教學模式。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仍處在發展階段。英語教學發展的根本在于人才培養質量,師資隊伍建設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高質量教學效果的保證。
首先,提高對大學英語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的戰略性認識。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既給我國高職教育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從社會需求來看,人才的就業市場非常廣闊,但是素質要求大大提高。伴隨經濟全球化,中國加入WTO,商職人才的就業渠道、就業方式和就業方向發生了很火變化,對英語的要求越來越高。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英語教學的研究與投入,特別要加強在英語教學師資隊伍建設這個問題上的反思與對策研究。其次,師范院校要不斷引進既有實踐能力,又有較高理論水平的高素質教學人才來充實師資隊伍,完善合理師資結構,特別是從行業、企業中引進具有實踐經驗的人擔任專職或兼職教師。再次,加強教師高等教育的專門學習,使教師對高等教育的性質、特征、規律和發展趨勢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從而將高等教育的精髓融入到教學當中,并讓教師定期到基層企業實習鍛煉,熟悉其運作環節,索取最新的市場信息。同時各院校應鼓勵英語教師去爭取做外銷員、商務師、導游、翻譯等,以提高整體素質,適應高職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馬少偉.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職業時空,2006,(10).
[2]楊麗珍.高職英語教學新趨勢[J].甘肅科技縱橫,2006,(2).
[3]馬莉.高職英語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初探[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6)
[4]李麗召.淺論新形勢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J]教育與職業,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