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成德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如何看待和轉變學困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是否重視和轉變學困生是衡量一所學校、一個教師教育思想是否正確的“試金石”,也是學校、教師是否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方向問題。本文就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及對策略談個人的看法。
一、學困生是教師用不當的教法篩出來的,差師眼里才有學困生
學困生是部分教師在不正確的教育觀念的影響下,用不當的教法篩出來的,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出來的。
全國優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師曾說:“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在現實中,教師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用自己的看法和教法篩選適合自己教法和看法的學生,于是就篩出了一部分不合格的學生——學困生。另一種教師是用自己的學生去篩選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法,從而篩選出了一些不合格的教法。于是改進教法,因材施教。在這種教師眼里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教法。把每個學生都當作愛迪生、牛頓、瓦特式的人才來培養、來欣賞,使學生越學越愛學、越樂學,不斷進步,師生關系也就越融洽,教得也就越來越輕松。
當然,第一種老師也極力想轉化學困生,以提高教學成績。轉變的招數大致有三:第一招是不管學生懂不懂、會不會,教學方法就一個強灌硬逼死背。背不了白天不準吃飯,晚上不準睡覺,放學不準回家;第二招,訓斥、處罰、諷刺、辱罵甚至是毆打。挑出學生的不足與錯誤橫加指責,大肆處罰;第三招是勸和趕。對通過以上兩招仍不見起色的學生,教師就勸其轉學、休學。以上三種轉變學困生的途徑危害很大,傷害了學生的自尊、訓走了學生的自信、逼跑了教育的對象、毀掉了一代新人!
由此可見,這些教師越投入、越努力、越負責,對學生造成的損害、摧殘可能就越大,學生可能越厭學,學生越教越差,教育越顯得蒼白無力,尤其是與素質教育倡導的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全民素質的教育方針就悖離得越遠。
二、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培養自信心是轉變學困生的基本途徑
素質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素質,基本要求是面向全體學生,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這就是說教育不能只重視少數優生,也要關注和轉變學困生,提高學困生的素質與能力,才是我們教育的工作重點和難點。
(一)更新教育觀念,把“差”字改為“優”,是轉變學困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和前提
教師是教育者,教師是思想者。所以教師應有自己的、符合時代的教育思想。教師評審職稱,十分重視論文著作,其實是考查一個教師有沒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與理念。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是一個校長、一個教師成熟的標志。有自成一家的教育思想或模式,才能稱為“家”,否則頂多只能算個“匠”。
如何快速轉變學困生呢?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差”字改為“優”。這不是一道腦筋急轉彎,而是轉變學困生的方法和前提,也是一個合格教師應有的教育觀念。
其實,只有不合格的老師眼里才有學困生,才有弱智兒;優師眼里只有優生,甚至每一個學生都可能是天才。海倫?凱勒在一歲半時就失去了學習的最基本條件——視、聽、說。這樣的一個孩子如果遇上一個差師那她的前途將會怎樣呢?可事實上,海倫后來竟成為通曉五種語言、知識淵博的大學者,成為擁有十四部著作的美國著名女作家。為什么會這樣?除了海倫個人具有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毅力外,主要是她遇上了一位優秀的老師——薩利文。在薩利文面前我們有什么理由埋怨我們的學生呢?和薩利文相比,也許我們每位老師的學歷、知識、能力都不差,就差一點責任心、耐心和愛心,差別最大的是教育觀念。
(二)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藝術
經常聽到有些教師慨嘆:如今有些學生的腦子有問題——你越教他越笨,越學越差,教師越當越不知咋當。實際不是學生腦子有問題,而是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有問題。
教育需要講藝術,其中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和藝術就是贊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贊美學生,尤其是要想方設法去贊美所謂的學困生。“一句話、一輩子”——老師的一句不經意地贊美可以使學生創造一生的輝煌;一頓訓斥、一句諷刺可能就毀掉了學生的前途。說他好他會更好,說他差他會更差。贊美是射出成功的箭,批評是割斷成功之弦;贊美是使學生喜歡你的秘訣,批評是學生討厭你的根源。有了贊美就沒有不聽話的頑童,有了贊美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在教學方面,教師自己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博覽群書站在“巨人”的肩上,博采眾長,結合學生與教學實際,不斷探索創新出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法。做到以淵博的學識感染學生、以精湛的教學技藝吸引學生、以高尚的人格塑造學生。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快樂,自覺從要學到好學再到樂學的轉變。
(三)維護自尊心,培養自信心
自信造就一個人,自卑毀掉一個人;自信者從困難中看到希望,自卑者從希望中看到的只有困難;自信者樂觀、敢將、有為,自卑者悲觀、無為。有為者比無為者多的是自信。
那么如何培養所謂學困生的自信呢?
首先,還學困生的尊嚴、培植自尊心,將自尊與自信相結合,這是培養學困生自信的根本。學困生在長期的失敗、老師的批評、漠視、辱罵甚至毆打、同學們的嘲弄中人格和自尊慢慢被剝蝕了,對學習、對前途也就慢慢失去了興趣和希望。
所以,教師不能將學困生另眼看待,更不能隨意處罰、辱罵和毆打。學生犯錯誤是正常的,有些成績跟不上也是正常的,相反不犯錯誤,個個考的都是滿分那才是不正常的。對學習跟不上與犯錯誤的學生,教師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給其充足的時間,創設機會幫其改正,引導著提高。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才能提高、教育目的才能達到。
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念,創設體驗成功的機會,這是培養學困生自信心的基本途徑。教師應引導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讓他們樹立只要肯努力人人都可以成功、成才的信念。讓他們放下思想包袱,相信自己的潛能、鼓動他們拼搏創新,也許他們就是第二個愛迪生、瓦特、牛頓,以此來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
綜上所述,學困生是什么?是不合格老師培養出的學生。學困生差什么?差自信。怎樣轉變學困生?轉觀念,改教法,補自信。學困生的前途何在?學困生同樣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