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唐婭嬌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李曉燕
博弈視角下SA8000實施的動因分析①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唐婭嬌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李曉燕
本文通過對在國際貿易領域中實施SA8000認證進行博弈分析,解釋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實施SA8000標準的原因,深度剖析了企業的社會責任,以期尋求貿易協調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雙贏。
SA8000 博弈 影響
SA8000社會責任標準(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由總部設在美國的“社會責任國際”(SAI)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公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及世界人權宣言于1997年發起并聯合歐美跨國公司和其他國際組織制定的。SA8000標準,它包括核心企業社會責任標準(涉及童工、強迫性勞動、自由權、歧視、懲戒性措施等內容)、工時與工資、健康與安全、管理系統等方面。近年來,發達國家對社會責任標準的要求日益提高,并且不斷左右國際標準的制定,力求在多邊貿易協定中引用其標準。
在社會經濟領域里,博弈無處不在,只要有競爭就會有博弈。由于發達國家具有先天的發展優勢,各方面的基礎條件都比較良好,加之其高污染的制造業大多已轉移到了貧窮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因此,實施SA8000標準對它們來說將不存在多大的難度和負擔。然而,發展中國家由于經濟技術條件比較落后和低下,各方面的基礎條件都比較薄弱,因此,發展問題是這些發展中國家的首要問題,而實施SA8000標準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難度和負擔,甚至有可能制約其經濟發展。但隨著博弈過程的加深,從長期看,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將逐漸被納入世貿組織的多邊貿易體制,發展中國家將不得不順應這一趨勢。
每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都有兩種選擇,即自由與保護。對此,可以憑借博弈論來深度剖析推動在全球范圍內實施SA8000認證的真實原因。對于SA8000這個問題,有多種博弈的可能性存在。例如,發達國家之間的競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博弈、發展中國家出口企業之間的對抗等。本文假定以上可能性存在的主體目標都是利益最大化,并且主體的決策不受信息約束,且均對博弈策略能夠合理選擇與應對。
假定甲乙兩個發達國家按比較優勢進行貿易往來,雙方以經濟利益為各自的原則分別向對方出口本國的優勢產品,雙方彼此限制的惟一工具是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如下圖所示。假定甲乙兩國目前均推行SAS000標準,則甲國的收益為0,若甲國不推行這一標準,則其收益為-2。由此可見,實施SAS000標準這一策略對甲國來說更占優勢。同樣,乙國若沒有實施該標準而甲國實施,則收益為4,而甲國不實施則收益減到2。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甲國會選擇實施企業社會責任,乙國同理。由此可見,當甲乙兩國同時都實施SA8000標準時達到了一個納什均衡點。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則,任何一個理性主體都會選擇推行SA8000標準,雖然兩國都深知若彼此都不實施SAS000比都推行這一標準獲益更大,形成“囚徒困境”。但對于發達國家來講,他們的勞工條件已經達到甚至超過SA8000標準的要求,所以發達國家選擇SA8000標準認證,不用在勞工待遇的改善上再花費大量精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和形象。發達國家對發達國家實施SA8000標準的博弈如圖1所示。

假設甲、乙兩個發達國家,他們之間的信息是充分的,在二者之外還有一個發展中國家丙。如果甲、乙兩個發達國家都對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這會加速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從而擴大甲、乙兩國的出口,雙方都在同等程度上獲益。如果甲、乙兩個發達國家都對發展中國家設置企業社會責任壁壘,那么甲國、乙國與丙國之間的貿易都將受阻,這對誰都是不利的,雙方獲益相對于兩國同時開放市場時要少。
假設發達國家甲與發展中國家丙之間有貿易往來,發展中國家因為經濟實力較弱,因而對發達國家在貿易上有一定的依賴性。同時,發展中國家的廠家只有按發達國家的規則進行貿易才能順利打入發達國家市場。從圖2不難看出,在甲國實施SAS000標準時收益為4,而不實施時是2,因此推行SAS000標準為其必然選擇。丙國沒有申請通過SA8000標準就等于無法進入甲國市場,所以收益小于申請通過SA8000認證時的收益3,由此可見,雖然丙國的一些企業勞工條件與SAS000標準的要求較為不符,但丙國仍會主張選擇申請通過認證。發展中國家由于受經濟發展水平限制,很難用采用SA8000限制進口的方法限制發達國家,而發達國家卻能輕易采用SA8000限制進口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活動,掌握主動權。不管發達國家的選擇如何,發展中國家的最優選擇是采取與發達國家一致的策略,故發達國家極力支持企業社會責任標準與貿易掛鉤。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利益博弈如圖2所示。

假定A、B均為發展中國家的兩個出口企業,兩者產出產品同質,二者所關心的均只是經濟利益,而SAS000標準是發達國家限制進口的惟一手段。就像表3,假定一開始,這兩個出口企業都是(不申請通過,不申請通過)這個策略組合,A、B均了解到單獨變化策略會使自己的收益增加,也就是從2提高至4。所以,對于A、B兩個企業改變策略這一選擇都有相應的激勵。采用策略組合(申請通過,不申請通過)時A對其收益十分滿意,因此便不會有變化當前的策略的激勵因素,而B則認識到在當前策略下只能達到收益0,而變化當前策略可以使自己的收益有所增加。這種情況是由于發達國家購買了實施SA8000標準的A企業的產品,因而使A企業獲得更高的利益,而B企業卻因為沒有實施SA8000標準而失去獲利機會。因此,B企業會調整當前策略,從而使這個組合從(申請通過,不申請通過)變成(申請通過,申請通過)。同樣在策略組合(不申請通過,申請通過)的情況下,A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最后A和B都處于(申請通過,申請通過)的情況,那么獨立變換自己原則和策略不論從任何角度看都是不經濟的,因為不管是哪一方獨自變換自己的策略選擇,其結果都不會是穩定的納什均衡而只能是收益下降為0。因此,為了能在國際市場上分得一杯羹,發展中國家之間產生激烈的角逐也是其被迫無奈的博弈選擇。發展中國家出口企業之間的利益博弈如圖3所示。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應正視企業社會責任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的問題,改善我國國內勞工條件,完善我國社會責任立法,加強執法力度;企業應提高社會責任感,將競爭優勢盡早由低勞工成本轉型升級為新興產業技術的采用及高級管理人才的引進,才能在日后的世界性競爭中獲勝。對發展中國家的企業而言,只有積極面對才能在開放的國際競爭中占據優勢,實現企業社會責任與貿易協調發展的共贏統一。
[1]李向輝.社會責任國際標準(SA8000)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
[2]張維迎.博弈論與經濟信息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F752
A
1005-5800(2010)10(c)-179-02
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高等學校研究項目《藍色壁壘對湖南外貿出口的影響與對策研究》和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青年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藍色壁壘對湖南外貿出口的影響與對策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09C1043)。
唐婭嬌(1976-),女,湖南長沙人,碩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國際貿易研究;李曉燕(1981-),女,湖南長沙人,碩士,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國際商務英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