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斌 袁虎成
打造低碳主題產業園的初期探索
○胡 斌 袁虎成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低碳經濟時代的正式到來?!熬G色”、“低碳”也成為了今年兩會的熱點,我國政府作出“到2020年碳強度比2005年降低40%—45%”的減排承諾已經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毫無疑問,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成了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
經過近十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們已經找到了一個能夠為城市經濟打造發展引擎的有效途徑,那就是“主題產業園”的建設和運營模式,即在國家的區域發展戰略和產業規劃框架內,結合城市的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地規劃和建設產業定位明確、配套設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符合城市發展規律的復合型產業社區,以產業鏈的招商模式打造經濟發展要素聚集發展的良好載體,形成可持續發展并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和經濟能量,為城市尋求在全球產業鏈視野下的重新定位,實現城市價值的最大化。無論是光谷軟件園、光谷金融港,還是創意天地,都遵循了這樣一種模式。
主題產業園區在聚集產業資源,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從規劃建設到運營管理的全過程中,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實現了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形成了園區建設與周邊環境的共生互補、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成為一個個低碳的經濟引擎。
我國總體上還處于工業化的中期階段,能源化工、金屬冶煉、裝備制造業等高能耗、高碳排行業在我國的經濟結構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的大規模建設,也使得社會總能耗持續攀升。我國無論是在碳排總量還是碳排強度上都處于世界前列,現階段的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決定了我們今后一段時間的減排任務十分艱巨。我們所要面對的問題不僅僅是氣候變化,還有就業、發展、貧困和資源環境的問題。如何在發展中實現低碳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
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其根本出發點就在于要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而近期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8年湖北省的單位GDP能耗居中部各省前列,這種與武漢城市圈所肩負的“兩型社會建設試驗區”的使命不相符的狀況急需改變。
要發展,也要低碳,這樣發展才能持續。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低碳強度的產業,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的雙贏。
湖北是我國的科教大省,文化底蘊深厚,依托豐富的智力資源和文化資源,加快發展以軟件開發及服務外包、技術研發、金融后臺服務、文化創意產業等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現代服務業,不僅符合適應現代城市經濟發展的需求和現代人的需要,而且這些產業碳排放量低,能夠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途徑。
主題產業園區的集中建設模式能夠快速聚集主導產業,形成產業生產要素的有效組織,通過規模效應形成市場競爭能力。光谷軟件園以軟件研發和服務外包為先導,已聚集省內70%以上的軟件企業,成功培育了中地數碼、達夢數據庫、開目等多個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吸引了惠普、IBM、華為、博彥科技、軟通動力、傳神信息等國內外知名服務外包巨頭入駐,打造出“武漢交付”的服務外包品牌,成為中部地區最大的軟件開發及服務外包產業聚集地。
光谷聯合多年來致力于主題產業園區的建設與運營,力圖通過主題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發現產業要素、培育產業基礎、推動產業聚集、提升城市功能,努力成為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的資源整合者、方法創新者、過程控制者和綜合服務者,從而使主題產業園成為城市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的低碳引擎,引領產業升級。
主題產業園區不僅是經濟生產的主要載體,也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空間,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主題產業園區的低碳一定要和城市的整體低碳結合起來。
園區要低碳,規劃要先行。好的規劃不僅能提高產業園區經濟上成功的可能性,而且能有效降低總體能源消耗,實現低碳發展。光谷軟件園結合城市的區域規劃和產業規劃進行園區的選址和產業功能定位,合理規劃和布局園區內的商務和生活配套設施,使之成為功能復合、形態復合的產業園區,并大力推動政府對項目周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的投入,使園區能夠與周邊環境形成共生互補的城市形態和宜居宜業的良好氛圍,成為城市中充滿活力的街區。由于在合理步行距離內解決了吃、住、玩的問題,使得在園區工作的生活、居住成本大為降低,而且大大減少對交通的需求,具有明顯的節能減碳效果,同時也減小了龐大就業人群對城市公共配套帶來的沖擊。
正是因為站在城市運營的高度做規劃,光谷軟件園不僅能夠聚集產業能量,而且能夠增添新的城市功能或彌補城市功能的不足,加快區域的成熟步伐,使得園區、街區和城市都得到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產業園區不僅要打造適宜企業發展的產業生態,更要注重自然生態的營造。諸多研究表明,園區微氣候對于空間的舒適度和建筑能耗有著直接的影響。光谷軟件園在園區中心建有近百畝的人工湖,建筑布局以湖為心,有序發散,形成總體上外整內疏、外高內低的空間形態。大塊面成林、成叢、成行種植的大樹以及大量中庭、內院、屋面綠化的應用,讓每個辦公空間都盡可能享受到園區生態帶來的舒適和健康感受。更重要的是,大面積的綠地水體對園區環境的溫濕度能進行有效的調節,減弱夏季熱島效應造成的影響。同時,建筑物的合理分布和建筑平面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從而大大節省能源消耗。
我國目前的全社會總能耗中,工業、建筑、交通分別占到50%、30%、20%。隨著建筑面積的增大和建筑標準的提高,建筑能耗將進一步提高到50%。建筑是城市節能的主戰場。
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最近的一項研究,假定到2015年,我國現有建筑節能合規率達到5%,新建筑合規率達到60%,每年所節約的能源消耗將非常巨大,如圖1所示。

圖1
以光谷軟件園為代表的產業聚集和經濟發展模式中,各種研發樓、服務辦公樓是人們進行生產活動的主要空間載體,其最大的能源消耗是維持建筑內部空間舒適度所需的能源以及辦公設備耗能。
武漢屬典型的冬冷夏熱地區,冬季需要供暖時間相對較短,夏季供冷周期長達4—6個月,每年夏季因為制冷用電給電網造成巨大的壓力??照{節能是建筑節能的重要環節。
光谷軟件園充分利用區域內熱電廠夏季生產的富余蒸汽,在園區內建設集中的能源供應站,配合溴化鋰蒸汽吸收式制冷機,組成高效節能的分布式能源供應系統,實現了電、熱、冷的聯供。
集中辦公的主題產業園區內,用戶需求非常集中,而且規模可觀,非常適合建設集中的能源系統。經測算,如果按每25—30萬平方米辦公面積建設一個能源供應站,集中配置制冷主機,不僅可以降低主機負荷容量,減少設備投資,而且節省使用費用30%左右,每年達千萬元以上。如果考慮蓄冷技術,將進一步節能30%。同時,集中的能源供應模式,也便于將來綜合考慮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接入。通過使用蒸汽吸收制冷技術,減少了電力消耗,對公共電網負荷的壓力和依賴也相應降低,提高了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通過能源服務提供商專業的管理和運營服務,用戶不僅省去了設備維護管理的費用和麻煩,而且有利于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升資產價值。
無論是我國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還是國外的綠色建筑標準中都強調全壽命周期和全過程的綠色理念,主題產業園的低碳也貫穿從規劃建設、選材、施工、裝修到運營管理的全過程。
為了減少資源的浪費和能源的消耗,光谷軟件園的建設團隊創新服務模式,允許客戶在建筑的設計環節就提前介入,為其度身定制所需要的產品,避免后期裝修、安裝過程中浪費資源和對工期的影響。
園區的全過程低碳離不開專業高效的物業管理。園區的電氣設備、公共照明以及其他配套設施都消耗大量的能源,高效的節能技術和科學的管理能夠有效地降低園區的碳排放水平。風光互補的路燈和太陽能LED庭院燈具能降低能耗50%以上;配備專業的設備工程技術人員,制定科學的設備管理和運行控制計劃,能使設備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提高運行效率,有效節約能源并能延長使用壽命。高大的樹木、良好的綠化景觀是碳的最佳固化載體,良好的園林管理和維護,將為園區辦公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氧氣。
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到了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建設低碳園區也需要每個人、每個企業的積極參與。光谷軟件園的運營管理除了提供良好的硬環境以外,還在倡導良好的低碳辦公文化方面做出努力,希望通過建立一種有效的機制,將政府、社區、企業、員工等各方的利益集中起來,形成一種建設低碳社會的合力,最終人人都將從低碳的主題產業園區中獲益,也為低碳城市的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