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艷娜
基于SWOT的青年教師職業初期能力建構研究*
● 何艷娜
職業初期,青年教師要做好自身的規劃,力爭盡快適應、完成角色的轉變。本文從青年教師職業初期的研究意義入手,引入SWOT分析法全面了解青年教師的狀況,在此基礎上提出青年教師能力個人建構的四種策略SO、ST、WO、WT等。
SWOT;青年教師;職業初期;能力建構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青年教師的職業初期是從學生到教師的重要轉變時期,是教師職業生涯中的重要時期。青年教師在初期的狀態決定著今后的發展。
職業初期一般指教師受雇的頭幾年,是教師在學校系統中的社會化時期。這時,新教師盡力爭取學生、同事和學校方面的認可,并且試圖在處理日常問題和事務上達到一個舒適和安全的水平。[1]本文所界定的青年教師是指30歲及以下的教師,尤其是剛從高校或科研機構畢業從事教育工作不到兩年的教師。
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迅速,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其中青年教師所占比重越來越高(如表1)。在我國高校引進的青年教師中,多來自高校或科研院所,這些青年教師擁有較高的學歷(如表2),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一旦進入崗位,就要承擔與老教師一樣的、甚至更大的責任;同時實踐中會發現在學校學的知識、技能很少能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應用。青年教師工作初期的迷茫,對失敗的擔憂,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肯定,比任何時候都迫切。這使得他們從學生到教師的轉變充滿緊張與焦慮,親自從事教學實踐比預期的更具挑戰性。

表1 高等教育專任教師年齡情況(總計)

表2 高等教育錄用畢業生
因此,通過對青年教師入職初期的研究,增強青年教師對整體環境的把握和對困境的應對能力,協調好工作與生活的關系;使青年教師立足于自我,努力提高其教學和科研能力。這樣,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地挖掘青年教師的潛能,促進其成長與發展。通過另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師更快成才,有利于高校持續發展,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SWOT技術,是由哈佛商學院的安德魯斯教授在其《公司戰略概念》一書中提出的,是一種能夠較客觀而準確地分析企業現實情況的方法,通常被市場戰略分析家們用來分析企業內外部環境、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競爭戰略。SWOT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威脅(Threats)四個詞的縮寫,其中S、W代表內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在當前的實踐操作中,SWOT技術被引進職業生涯規劃領域。通過與他人相比較,考察周圍的職業環境,檢查自身技能、能力、經驗性格、職業喜好等,認清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周圍職業環境的機會和威脅,包括職業機會、社會動態、市場狀況等,構建出自身的 SWOT矩陣(如表3),有助于個體職業決策,更容易地進行職業規劃,有效地做好青年教師職業發展工作。

表3 青年教師職業初期SWOT矩陣
運用SWOT分析法,只是能清楚地認識到發展機會和潛在的挑戰,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幫助自己確定職業目標,進行職業定位。但這只是靜態的分析,要充分發揮作用,為提升自己提供良好的現實依據,還必須“發揮優勢,克服劣勢,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制定一套實施策略(如圖1)。

圖1 青年教師入職初期規劃
青年教師入職初期,基本任務是完成由學習者向教育者身份的轉變,其責任水平應以學校對個人的要求為基礎,逐漸適應工作環境和業務要求,提高教學技能,獨立開展工作和完成教學任務。
自我實現與成就事業相結合。自我實現是一個人充分發揮自己才能和潛力的動機,是人的最高需求層次。青年教師應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了解自己的潛能、興趣。一旦選定教師職業,就要堅信自己的選擇,熱愛本職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使自己的努力方向貼近教育工作,融合于教育工作中。只有從思想上真正地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完善自身,提升自我,無愧于“人民教師”這一光榮稱號。
充實自我,專業上做好準備。教師的威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知識水平。作為年輕教師,博覽群書,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不僅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研究能力;還要掌握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知識,學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更要多讀人文社科書,加強文化修養,從而不斷構建合理的、立體化的知識結構。
拜師學藝,虛心學習。高校多通過崗前培訓、配備青年導師等來指導青年教師的業務成長。青年教師作為新手,無論知識多么淵博,缺乏實戰經驗都是不爭事實,因此一切要從零開始。教學實踐是一個長期摸索學習的過程,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主動與其他教師交流,認真備課、聽課。勤于思考,善于總結,積極主動地請教如何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和教學實際,摸索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實踐和改進。
開拓資源,快速提高。青年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遠程學習、在職教育、繼續教育、崗位培訓等途徑促進知識的更新,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掌握和獲得新的課程資源、教育教學技能等,學到許多書本上或者正規渠道學不到的知識。
抓住機會,展示自我。高校為了激勵青年教師,提高青年教師的技能,推行一系列學術、比賽活動,把開展優質課競賽或教學技能競賽制度化如教學基本功比賽、多媒體課件制作大賽、優秀教案展覽以及說課比賽等,給青年教師提供一個見證成長的平臺,青年教師應該抱著不怕出丑,學習提高的想法參與進去,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習成長。
青年教師年輕,更容易與學生溝通。相對于學生通過互聯網等獲取的片面知識,他們對跨學科的知識了解和掌握程度更深。在一些新鮮、前沿的信息方面,他們與學生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因此,了解學生的需求,將教材與相關的前沿科技緊密結合,講課方式上,引進新的教學媒介,采取多媒體示范、案例教學等,為學生全方位展現知識架構,更易受到歡迎。
課前充分準備,課堂從容應對。作為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課上好,成功地完成教學任務,解決好教學實際問題。備課,要對教材的內容融會貫通,搞清楚本門課程與其它課程的相互關系。要熟悉準備講的內容,明確重點、難點,區分必須掌握的和一般理解的。設計精彩的導入話題、準備與內容相得益彰的案例、預見學生可能產生的疑問等。課堂上注意多種教學方法和媒介的使用,控制聲音隨著授課內容而變化,將教學內容與學生較關注的現實應用聯系起來,調動其興趣性;觀察學生的反應,適當調整講課節奏和增刪例子;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參與溝通交流,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等。課后要及時的進行總結評價。
潛心治學,教研相彰。青年教師雖然沒有太多的學術積累,但創新思維活躍,在科研實踐中,可以接觸到最新科技成果,從而改善知識結構。可積極參與高水平教師的科研項目,在項目中分擔工作任務,與導師交流溝通,學習科研方法,提高科研水平;多參與社會調查,與生產實際相結合,通過與操作人員探討溝通,收集信息資料。
調整心態,適應現實。教師職業大多無利可圖,但也沒有任何一項工作獲得的殊榮和尊重能和教師相比。合理的價值取向和人生態度會讓青年教師有別樣的收獲。選擇合適的機會、合理的方式宣泄負面情緒,建立合理的、客觀的自我期望值,與社會比較的標準要廣泛,避免用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積極地看待人生的苦惱,把危機當做機遇的起點。[2]
盡快熟悉教學和環境。初到學校,無論是學校的環境還是規章制度,無論是教材還是學生,無論是領導還是同事,這一切都是陌生的,要盡快熟悉。了解學校的整體狀況,如性質、規模、規章制度等;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備課有針對性等。
處理好人際關系。新教師進入學校后,需要多方面調整,收斂自己的個性,打造好的工作氛圍,是教師適應新環境和新崗位的前提條件。處理好與領導的關系,尊重領導、服從領導指揮、做好本職工作、給領導留下好的印象;處理好與同事的關系,謙虛謹慎、寬容大度、不搬弄是非、多提供幫助;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寬容理解、一視同仁、互相尊重、互相學習。
不斷反思,日益成長。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反思。[3]青年教師要以批判性態度來審視自己的教學活動,養成反思的習慣。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善于思考教學的得與失,勤于寫反思日記,從而增強自己理性的反思意識與能力。教學反思使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能夠改善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從某種程度上講,青年教師職業初期的轉變是漫長職業生涯的開始,單靠主觀上的努力還是不夠的,為他們提供社會環境和組織環境的支持是必要的。來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和關心為他們提供堅強的心理后盾;高校有必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措施,切實減輕青年教師的負擔,創設和諧的心理和物質環境,幫助青年教師快速適應教育工作;社會除了為教師提供寬容理解、支持尊重的社會氛圍,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以便于青年教師能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1][美]費斯勒,克里斯坦森著,董麗敏,高耀明譯.教師職業生涯周期:教師專業發展指導[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1.
[2]盂萬金.職業規劃:自我實現的教育生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8.
[3]謝惠存.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J].運城學院學報,2008,(2).
河南教育學院校級青年課題“青年教師職業生涯早期實踐和管理研究”(20090108)。
何艷娜/河南教育學院管理系講師,碩士,主要從事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責任編輯:劉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