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德林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
“公務員熱”折射改革的滯后與不同步
□ 蔡德林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
近年來,報考公務員成為眾多高校學子的首選。從表面上看,這一現象是隨著高校畢業生的增加和金融危機導致就業壓力的加大造成的,但實質上是就業市場上價格信號的扭曲導致了高校學子擇業價值觀的偏離,其根本原因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滯后和政府的改革與經濟社會改革不同步所致。
公務員;制度;政府;改革
據統計,通過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審核者已突破105萬人,比2008年增加20多萬人。各職位平均競爭比例為78:1,超過2008年的60:1。公務員考試的熱度已經超過研究生考試,成為高校學子最關注的熱點,并且在逐年升溫。對此,社會一方將公務員熱歸納為四大預期:穩定預期、權力預期、利益預期和社會地位預期。政府一方則回應了社會對公務員熱的批判,歸納為四大原因:就業壓力大;考錄的公開、公平、公正;職業和工資待遇的穩定性。極少數人能以“平常心”看待。歸納來自各方面的種種議論我們可以看到,對產生公務員熱的原因不能就事論事。如果從制度層面上看就會發現,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改革的滯后和不同步。明確這一邏輯起點,有助于我們理清下一步改革的思路。
就業壓力大是產生公務員熱的原因之一,已是無可爭議。但我們應當思考的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為什么逐年加大。對于“擴招”的是非對錯我們暫且不論,政府一直在努力解決,但其效果并不明顯。這說明政府本身的能力是有限的,不是萬能的。經濟問題必須服從經濟規律,不能用行政手段解決。
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舉世公認。我們在感受“崛起”的同時,似乎忘記了所付出的巨大成本和代價,把“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也早已拋到腦后。我們搭載著國際化列車,把我們的產品源源不斷地銷往世界各地,國內GDP持續快速增長。若不是美國金融危機和“輪胎特保案”的發生,我們恐怕還不能冷靜下來進行思考是否出了問題。
其實,我們改革的基本任務還遠沒有完成。我國的經濟如同駕駛一輛拼裝車,當路況好時,還可以正常運行,甚至可以開的很快。一旦道路出問題,就必須減速或大修。我國就業壓力問題已存在多年,擴招后表現更為突出。政府雖然在想方設法加以解決,但解決之策主要是通過加速GDP的增長,擴大經濟總量來增加就業機會。實踐證明,通過“增量”解決就業問題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否則就業壓力就不會越來越大,也不應當把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當做“不可抗力”來做解釋。問題的實質是我們在體制改革尚未完成的情況下,便駛入了高速公路,因此這種增長是難以持續的。具體來說,就是只注重總量增加,忽視結構調整和改革的深化,其結果不僅導致經濟社會矛盾的積累加大,也使就業問題變得更加突出。
一是對現有經濟增長模式產生了嚴重的 “路徑依賴”。以出口為導向,做制造業大國和世界工廠,成為發展共識。即使面臨金融危機出口受阻,仍然期待著美國經濟的復蘇,訂單的增多。要知道,制造業發展到今天,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已經相當高,技術已相當成熟,改進和創新的空間已經不大。并且長期對招商引資和以市場換技術的依賴,降低了對技術創新的熱情和投入。吸納高校畢業生的能力十分有限,因為以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大量需要的是技術工人和農民工。如果我們甘愿做世界工廠,而不向產業鏈的兩端擴展,就無法擺脫對國際市場的過度依賴,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不會緩解,這次金融危機值得我們警醒。
專家和學者們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同時進行產業鏈的整合。據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我國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為41.8%。世界發達國家的比例在70%左右,發展中國家比重高的也在50%左右。據測算,我國的第三產業有30%的產值潛力和38%的就業潛力,并且第三產業對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要求較高,可以吸納大量較高學歷的人才。
二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動力嚴重失衡。我國在過去30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平均每年出口的增長是GDP增長的1.5倍。2008年,出口占GDP的比重達到了37%,僅次于德國(39.9%)。投資對GDP的貢獻率達到61.5%。在國際上,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占GDP的比重平均在20%~30%左右,發達國家在15%~20%左右。經驗證明,一個國家持續多年投資占GDP比重保持在較高的水平,極易導致產能過剩。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只能緩解一時的制造業產能過剩。對出口和投資的過度依賴,必然導致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的比重降低,2008年已下降到35.3%,只有一般國家60%~70%水平的一半。國內消費嚴重不足的結果就是第三產業得不到較快發展。
三是分配制度的嚴重傾斜。分配制度不合理,一方面導致貧富差距加大;另一方面使社會財富向企業和國家集中。表現為“利潤侵蝕工資”和“稅收擠壓工資”。在我國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51.4%降低為2007年的39.7%。世界主要國家一般在50%~60%之間,這些國家的企業經營盈余在20%左右,而我國達到31.3%。從1995年到2007年的12年里,政府財政稅收年均增長1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農民的純收入年均增長6.2%。最近幾年,我國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11%~12%,而發達國家一般在30%~50%之間。這種分配結構無法通過擴大內需產生內生性增長來拉動第三產業發展,其結果只能是進一步強化出口和投資。
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政府開始積極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這一指導思想無疑是正確的,但卻忽略了自主創業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一是主觀上具有創業精神;二是客觀上有寬松的制度環境。事實上,多年來成功創業的范例并不多,激勵效應也十分有限。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改革始終沒有大的進展。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模式等在行政化體制下已被程序化、同質化。明顯滯后于經濟的市場化和全球化要求。學術權利受制于行政權力,學生與教師的思想僵化,缺乏創業與創新精神。愛因斯坦說:“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法國生物學家克勞德·貝爾納曾說過:“構成我們學習的最大障礙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币粋€國家的創業與創新精神首先體現在教育理念和相關制度上。如果教育制度保守僵化,學校不能獨立辦學,學生與教師不能獨立思考,創業與創新都無從談起。
按照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在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各要素中,制度是決定性的。制度決定著各要素作用的發揮和整體的效能。因此,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取決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制度資本”。我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首先在制度上進行創新。歷史發展證明:制度創新決定技術創新。制度的基本功能表現為激勵與約束機制。目前,鼓勵自主創業存在著激勵與約束不相容的矛盾:一方面政府鼓勵自主創業,但卻沒有重點培養創業精神,缺乏有利的制度環境和切實可行的措施;另一方面行政壟斷又限制了某些行業的市場準入,壓縮了市場創業空間,民間資本只能進入產能過剩行業。如果政府不放松管制,創造寬松的制度環境,鼓勵自主創業只能是一廂情愿。
我國的各項改革都是由政府推動的,這種改革的優勢在于平穩而有序,但同時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即當改革涉及到推動者自身利益時,就顯得動力不足。從農村的土地承包到國有企業轉制等各項改革,在以犧牲部分群體利益為代價的改革過程中,人們期盼著政府改革也能夠同步進行。因為我國的改革已到了行政體制不改革就難以整體推進的階段。雖然政府也在做改革的探索,但并不能令人滿意,并且在有限的幾次改革中,都體現出“尺蠖效應”,政府的利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就業選擇也應當服從價值規律。如果我們打破分配制度,把畢業生推向市場,讓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那么,我們就必須承認他們的選擇是理性的,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就業者。不論這種選擇體現的是工具理性還是價值理性。公務員熱本身反映的就是就業市場上的價值規律。由于政府信息的不透明,使這種價格信號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政府官員也是市場上的經濟人,也會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釋。因此,批評或指責高校畢業生缺乏創業精神,把問題和責任推給社會或眾多的報考者是不公允的。
公務員報考熱的背后是一個扭曲的價格信號。大批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不愿從事創業性或生產性的工作,而是希望分享納稅人的貢獻,必將導致社會創造力的喪失。根據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公務員職位普遍由適合風險偏好度低的人從事,因此,薪資水平也低于非公共領域的職位。根據這一價值規律,讓那些勇于創新、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人不當公務員,而是走向市場創業,只有這些人才能引領社會走向創新之路。奧巴馬只能有一個,比爾·蓋茨卻是越多越好。
我們通過改革砸碎了競爭領域的“鐵飯碗”,而公務員卻由“鐵飯碗”變成了“金飯碗”。最新的一項關于“最令職場人羨慕的職業”的調查顯示,公務員的比例高居榜首。這就是社會普遍存在的“四大預期”。公務員熱并不像某些人講的是一件好事,它折射出現行的公務員體制還有諸多急需革除的弊端及政府自身改革的滯后。
對于政府及公務員制度如何順應市場經濟進行改革,在思路和制度設計上必須找到邏輯的起點:即政府存在的理由。如果用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科斯的新制度經濟學理論解釋:政府存在的理由是因為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管理成本低于由市場提供的交易成本。即政府在保護個人權利方面具有巨大的規模效益。公民以較低的價格購買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代價是賦予政府以壟斷和特權,同時要求政府人員的收入與其提供的公共產品相匹配。由此看來,政府應當是廉價的,也應當是廉潔的。
[1]賀有利.第三產業可穩定經濟和就業[N].蘭州鑫報,2008-12-15.
[2]盧現祥.新制度經濟[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3]中國企業競爭力報告[R].2007年企業藍皮書.
[4]秦暉.尺蠖效應與改革的調整[N].南方周末,2008-02-21.
(責任編輯:王秀艷)
Applicants Civil Refraction Reform Backward and Uncoordinated
Cai Delin
In recent years,apply for the Civil Servant continues to heat up,the Civil Servant becomes a first choice for many college students.On the surface,it is because the increase in college graduates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But essentially it is because the lag of economic reform and the asynchronous of government's reform and social reform.
civil servants;system;government;reform
D630.3
A
1007-8207(2010)04-0047-02
2009-12-23
蔡德林 (1957—),男,吉林扶余人,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學、制度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