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實際出發,探討了新會計準則對會計核算與稅務籌劃的重大影響。
[關鍵詞]新準則 會計 核算 稅務 籌劃
新會計準則的頒布,標志著我國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中國會計準則體系的正式建立,新的會計準則由于諸多的會計政策、計量模式、收益確認方法、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以及新業務的開發,其實施必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等產生重大影響,下面就新會計準則對會計核算與稅務籌劃的影響,展開討論。
一、新會計準則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1.應付工資核算問題
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的規定,首次對職工的薪酬做出了明確規定,職工薪酬不僅包括單純的工資及資獎金、津貼等傳統意義的職工報酬,還包括了福利費,社會保險費等。因此,為了適應新的會計準則的規定及核算方便的需要,舊的《企業會計制度》中的“應付工資”科目要更改為“應付職工薪酬”,這樣便于核算新的會計準則中所涉及的職工薪酬,取消“應付職工福利費”、“其他應付款一工會經費”等科目,將會計準則中所規定的職工薪酬中所包括的內容全部納入“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中核算,并在該科目下設二、三級科目,按類別分開核算。在分攤時按規定根據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計入不同的成本對象。
1.2 會計事項處理方法的變化,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制、會計數據均產生巨大影響
如:存貨管理辦法中“后進先出”法的取消,將對產品生產周期長的企業生產成本產生很大的影響;所得稅會計只允許按原先的債務法進行核算,也將給原先一直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的企業帶來很大的壓力;長期投資核算中,對屬于控制范圍的企業平時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編制會計報表時則要求采用權益法,這將大大增加長期投資核算的基礎性工作等。
1.3 合并日合并業務會計處理的改進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進行吸收合并,合并方取得的資產和負債,應當按照合并日資產和負債在被合并方的賬面價值計量,合并方取得的凈資產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合并對價賬面價值(或發行股份面值總額)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進行吸收合并,購買方的合并成本為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和各項直接相關費用、未來或有事項
1.4 長期投資的核算
舊準則對投資中產生的股權投資差額進行確認,并分期進行攤銷,以調整投資收益,如果是負的股權投資差額就應確認為資本公積。新準則規定,如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企業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的,確認為商譽,該商譽不進行攤銷;如果是小于的,則直接沖減留存收益。新準則與原準則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差異:
二、新會計準則的稅務影響
1. 債務重組改革對納稅的影響
《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規定,債權人應當對受讓的非現金資產按其公允價值入賬。原有的會計制度規定,債權人接受的非現金資產,一般應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國家稅務總局《企業債務重組業務所得稅處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6號)規定,債權人(企業)取得的非現金資產,應當按照該有關資產的公允價值(包括與轉讓資產有關的稅費)確定其計稅成本,據以計算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或者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等。因此新會計準則消除了債權方收到抵債的存貨會計入賬金額與計稅成本的差異,降低了納稅調整成本。
2. 資產減值準備改革對納稅的影響
存貨、資產減值、建造合同、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等準則對資產減值問題有系統規定。但根據稅法,資產減值中除壞賬準備外,計提時都需作納稅調整,計提后不得轉回的減值準備,只有等到資產處里時才能作相應調整。這樣會對企業產生長期性的資金影響。這是對企業納稅影響中比較突出的一項。
3. 存貨計價方法改革對納稅的影響
存貨發出計價方法。原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可以選用的存貨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和個別計價法。稅法對后進先出法的使用增加了限制條件,即如果納稅人正在使用的存貨實物流程與后進先出法一致,也可采用后進先出法確定發出存貨或領用存貨的成本,其他情況不得采用后進先出法確定發出存貨或領用存貨的成本。新《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中,取消了原先采用的后進先出法。理論上講,企業從后進先出法轉向其他方法,如先進先出法時,會造成企業毛利波動。如果是在通貨膨脹的市場環境下,使用后進先出法還可以調低利潤以降低稅收。取消后進先出法,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納稅調整,降低征納成本。
4. 長期股權投資改革對納稅的影響
長期股權投資準則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權益法核算時投資收益的確認在涉及補稅和被投資企業虧損彌補的處理方面與稅法的要求不同;二是成本法核算時投資收益的金額確定與稅法要求不同;三是股權投資差額的處理與稅法規定不盡一致。
財政部這次發布的一系列企業會計準則基本與國際會計慣例趨同。說明中國政府正積極適應入市后市場進一步開放、經濟全球化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另一方面在對會計核算工作與稅務籌劃產生重大影響的同時,也是對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了我國財會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因此,要抓住機遇,在改變日常會計及稅務籌劃工作方法的同時,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與相關機構溝通協調好關系獲得相關指導和認同,從而避免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王輝:淺議新企業會計準則對存貨核算的影響[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07,(03).
[2]俞麗輝:湯建豹.新會計準則對企業所得稅籌劃的影響[J].財會通訊,2006,(12).
[3]明黎皓:基于新會計準則的相關會計核算的建議[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