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審計在投資控股公司發展中的作用著手,以天馬公司為例,從管理體制及內部控制制度、會計核算兩個方面詳細論述了投資控股公司審計存在的問題,同時指出了解決方法。
[關鍵詞]投資控股公司 審計 問題
審計是企業內部監督和自我約束的主要載體,審計不是僅限于對經濟活動某個方面實行審計監督,也不是簡單的查處案件和違紀問題。更重要的是要為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審計一方面可以促進投資控股公司加強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投資控股公司依法經營過程中發揮預警作用,因此,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司審計工作,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以下筆者將對投資控股公司審計問題進行探討。
一、管理體制及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
1. 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問題
大部分企業集團雖然成立了投資公司,但缺乏合格的專業投資人才,更缺乏投資的經驗,企業集團常選派一名公司副總兼任投資公司的董事長(這名副總也可能兼任許多二級單位的董事長),投資公司的總經理由外聘的經理人擔任,投資公司高級管理人才的聘用和內部機構的設置及日常的經營活動由總經理負責。因此,如何完善公司經理人的激勵和監督機制及財務總監委派制度是投資公司管理的頭等大事,充分的授權必須與監督相結合,在完善經營者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控制的同時,必須完善所有者對經營者的控制。審計人員應對因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失控引起的錯誤與舞弊予以充分關注,以更多的審計程序去測試其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值得信賴。
2. 監督機制不完善
許多投資公司內部的審計部門由分管財務的副總負責,分管財務的副總對公司總經理負責,這樣的組織結構大大削弱了審計監督力度,易形成“一言堂”,無法及時揭露公司存在的問題,更無法及時對存在的問題予以糾正。因此建立股東會(或董事會)領導下的獨立審計委員會非常必要。而在此情況下,作為國家審計機構的審計人員在檢查測試其執行《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號———考慮內部審計工作》時應持特別謹慎的態度。
3. 風險投資決策程序不規范、不科學
如投資項目有的經總裁辦公會通過,有的經董事會通過,有的是控股股東直接通過,有的項目已投資數年卻提供不出任何相關決議文件。像這樣的決策程序不但增加了投資項目的風險程度,同時也會造成責任不明確。審計人員在審計時應提請投資公司建立健全有效的投資風險內部控制制度,建議投資公司設立風險控制委員會(由公司董事組成,對公司董事會負責)、專家顧問咨詢委員會(由外部專家組成,公司總經理根據業務需要決定是否聘請)、投資決策委員會(由總經理、副總經理、投資總監和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組成),制定相應議事規則,并規定所有的投資項目必須經以上委員會通過。
4. 投資前風險規避不足
由于缺乏風險投資的操作經驗,在投資項目時,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在項目盡職調查階段對很多風險估計不足,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定量分析方法利用得較少,定性分析方法運用得較多,許多數據的來源依據不夠權威,而且對估計到的風險處理和控制辦法不得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資前對風險的規避不力。
二、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1. 其他應收款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1)“妙用”銀行承兌匯票融資,占用銀行資金買賣股票。
例如,相關人員審計天馬投資公司時發現該公司在“其他應收款——黃河股份”科目中經常發生一收一支的往來款,期末有時轉平,有時留有余額;對該款項向天馬投資公司函證時,函證結果是雙方余額核對一致,從函證結果看應該沒什么問題。但相關人員發現天馬公司與黃河股份并無實質性交易,帶著疑問與天馬公司充分溝通后,事實真相為:天馬公司在證券市場投入大量資金買賣股票,以致股東投入的資本金不夠用,直接從銀行貸款又違反中國人民銀行《關于禁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票市場的通知》的規定,于是,天馬公司在無實質交易事項的情況下,與銀行充分溝通后,由天馬公司向關聯企業黃河股份開具銀行承兌匯票,黃河股份用銀行承兌匯票先向銀行貼現,然后再將從銀行取得的貼現款轉劃給天馬公司,從而達到從銀行融資的目的。其會計處理為: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時,借記“其他應收款——黃河股份”,貸記“應付票據——銀行”;關聯企業貼現轉回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應收款——黃河股份”;償還銀行款項時,借記“應付票據——銀行”,貸記“銀行存款”。從形式上看天馬公司是從關聯方取得借款投入股市,本質上還是在違反了票據法的前提下,占用貸款買賣股票,擾亂了金融秩序。
(2)掛有長期投資性質的款項
仍以天馬投資公司為例,相關人員在審計天馬投資公司時發現該公司在“其他應收款——永信公司(關聯方)”科目掛有8000多萬元,時間已幾年,詢證相符;經與管理當局座談和審閱董事會文件,事實真相為:天馬公司為了打造一個融資平臺,欲控制一家上市公司,因種種原因,收購過程中該上市公司停盤,停盤時天馬投資公司持有該公司股票的市價為4000萬元。該事項已形成虧損,為了經營業績、規避責任,天馬投資公司將該投資款掛在關聯方名下,遲遲不作處理。針對這種情況,審計人員應首先建議將該款項由其他應收款調入長期股權投資,然后再搜集相關證據,取得對方單位審計后的會計報表,根據實際情況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3)掛有為其他單位代為投資款項,虛假成立公司,賬外炒作
相關人員在審計天馬投資公司時發現,1998年2月天馬投資公司出資20萬元,昆侖物業公司(非關聯方)出資10萬元成立大正科技公司,大正科技公司的損益表從成立至2003年底僅僅發生了15200元的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天馬投資公司解釋:成立大正科技公司是為了開發一個高科技項目,預測效益非常好,后來因情況發生變化,高科技項目未能實施開發,故一直未正式經營,并提供了大正科技公司的營業執照、公司章程、驗資報告等。相關人員發現天馬投資公司與昆侖物業的業務往來不多,在1998年1月有一筆10萬元的往來款,落實付款依據,未有相關協議支持,帶著疑問欲到昆侖物業了解情況,不得已天馬投資公司吐露了真實真相:成立大正科技公司時,為了規避以后充分披露關聯交易的麻煩,并達到工商局所要求的出資股東數,天馬投資公司將10萬元資金轉給昆侖物業公司,昆侖物業公司再作為投資款劃轉到大正科技公司賬戶,委托昆侖物業公司代為投資持股,并簽訂了委托持股協議。弄清代為投資持股后,一個疑團又襲上心頭:既然當時是為了開發效益很好的高科技項目,天馬公司為什么不與其控股的子公司成立大正科技公司?相關人員憑著職業敏感詳細查閱了天馬公司相關的董事會紀要,并與相關人員進行了充分了解和溝通,事實真相為:天馬公司受托管理了4000萬元的個人理財資金(大部分是投資公司及關聯方內部人士),違規簽訂了有固定回報的協議,為了逃避監督,便于在證券市場炒作,成立了大正科技公司,以大正科技公司名義在證券公司開戶,所有業務不入賬;同時還發現,因近幾年證券市場持續下跌,無法保證固定回報,為了擴大盈余,天馬公司將從銀行取得的貼現款直接轉劃到大正科技公司在證券公司的開戶,炒作一段時間后,再將該貼現款通過關聯方劃轉到天馬投資公司,盈余留在大正科技公司證券賬戶,實質是利用公款炒股以賺取個人或部門利益。因大正科技公司資產規模和累計損益金額很小,在眾多被投資單位中不為注冊會計師所關注,遇到審計或檢查時,便以大正公司未實際經營為由蒙混過關。
針對上述代為投資的情況,因成立大正科技公司的出資方式、出資程序不符合《公司法》的規定,審計人員應建議投資公司在限定的時間內理順股東的法律關系,必要時提請投資公司充分披露相關信息。對賬外炒作證券事項,審計人員應要求投資公司提供大正科技公司在證券公司的所有資料,包括證券交易記錄及資產組合評估報告等,核實清楚在賬外炒作資金的數額、盈余情況,重點落實因違規炒作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數額,并將該舞弊行為及時告知該投資公司管理當局,如果無法落實清楚,審計人員應視情況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2. 委托理財(貸款)事項中存在的問題
(1) 協議的問題。
第一種情況是與受托方關系不錯,特別是受托方是關聯方時,未簽訂書面協議,只是口頭委托;第二種情況與受托方簽訂了無效的協議,在正式委托理財協議之外,簽訂有資金保底收益率的附加協議。證監機構字[2001]265號《關于規范證券公司受托投資管理業務的通知》規定“受托人必須與委托人簽訂受托投資管理公司,以委托人的名義設置股票賬戶和資金賬戶,并通過委托人的賬戶進行受托投資管理”、“受托人應根據在與委托人簽訂的受托投資管理合同中約定的方式為委托人管理受托投資,但不得向委托人承諾收益或者分擔損失”。不簽訂協議使委托理財的風險增大,容易誘發舞弊事項;簽訂有資金保底收益率的附加協議,一旦出現糾紛,會被法院依法認定協議無效。針對上述情況,審計人員應提請投資公司予以糾正,同時評估對審計報告的影響。
(2) 利用銀行信貸資金進行委托投資。
證監機構字[2001]265號《關于規范證券公司受托投資管理業務的通知》規定“委托人必須履行下列義務:確保未利用銀行信貸資金進行委托投資,并對委托投資資產來源及用途的合法性作出承諾”,因此審計人員在審計時,應將委托投資事項的資金總額和自營炒股資金總額之和與所有者權益總額和占用的正常往來款項總額之和進行分析對比,若前者大于后者,就可能存在違規行為,審計人員應特別關注。就該事項審計人員應及時與投資公司溝通,并建議其及時糾正,并考慮是否將該事項告知受托方。同時評估該事項對會計報表的影響,決定在審計報告中如何予以反映。
(3) 將委托理財事項掛在往來中。
投資公司將委托理財事項掛在往來中,主要目的有三個:一是將委托理財收益形成“小金庫”,在體外循環;二是為了粉飾業績,不確認委托理財損失;三是將委托理財收益直接抵扣往來款,不確認收益。第一種情況主要是涉及到舞弊,審計人員應落實清楚,及時告知管理當局,若無法落實清楚,應視情況出具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第二、三種情況可能涉及到管理當局舞弊和故意影響報表盈余,審計人員應重新評價管理當局聲明的可信性,同時擴大審計范圍,以確信在其他方面不存在類似情況。
(4) 確認委托理財收益的依據不充分。
投資公司一般根據證券公司資金賬戶內部轉賬憑證、資金利息歸本單、資產委托管理報告等確認委托理財收益,而以上文件只能反映委托資產的期末狀況,無法確認“投資收益”的完整性。針對上述情況審計人員應取得證券公司提供的準確、完整的受托投資管理情況、證券交易記錄及資產組合評估報告,必要時獲取受托方已審計的會計報表或到受托方進行核對確認;否則應當視同審計范圍受到限制而出具保留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5) 委托貸款核算存在的問題。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期末時,按照委托貸款規定的利率計提應收利息,計提的應收利息,貸記“投資收益”科目。企業計提的利息到期不能收回的,應當停止計提利息,并沖回原已計提的投資收益。審計人員審計時要特別關注投資公司有無不按期計提利息、只在貸款收回時核算利息的情形,同時還要特別注意對效益不好的關聯方的委托貸款是否足額計提利息、是否應當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審計人員應依據具體情況作出審計調整或恰當的審計披露。
參考文獻:
[1]阿源. 審計報告該讓誰驚心[J]. 瞭望, 2006,(38) .
[2]陳明坤. 關于國家審計報告制度的問題探討[J]. 企業經濟, 2007,(09) .
[3]蔣堯明. 審計報告虛假陳述民事賠償保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 審計研究, 2005,(03) .
[4]李曉慧. 審計報告的沿革及其運用研究[J]. 審計研究, 20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