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分析中國煤炭進出口貿易形勢,結合中國近年煤炭貿易數據,側重分析煤炭進口增長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關鍵詞]資源 煤炭 貿易進出口 凈進口 增長
一、中國煤炭資源狀況
中國煤炭儲量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地區。山西、內蒙古、貴州、安徽和陜西5省、區煤炭儲量分別合計約占全國煤炭總儲量的75%。而中國人均煤炭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2.5%,但中國的能源消費以煤炭消費為主。歷年統計數據顯示,從1998年到2008年,十年間中國經濟飛躍發展,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的總量基本在69%左右。以2008年為例,2008年中國煤炭消費總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8.7%,石油占18.7%,天然氣占3.8%,水電、核電和風電占8.9%,生產總量所占比重則分別為76.7%,10.4%,3.9%和9.0%。從能源消費需求看,煤炭需求量大,而且需求穩定。
二、中國煤炭進出口貿易形勢分析
近幾年,世界煤炭生產、消費和貿易呈增長態勢。同時,煤炭生產和潔凈煤技術的進步和成熟增強了煤炭在能源市場上的比較優勢,導致發電用煤需求急劇增長,而且煤炭生產的國際化和海運成本的下降,也加速了煤炭國際貿易的發展。
近二十年里中國煤炭進出口貿易有顯著變化。90年代初到2000年,中國煤炭貿易以出口為主,煤炭進口量僅為出口量的4%左右。從2002年開始,中國煤炭進口量快速增長,年進口量超過1000萬噸。2005年煤炭進口量增長至出口量的36%,2007年煤炭進出口量已經接近持平。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累計進口煤1.26億噸,比上年增長211.9%;出口煤2240萬噸,下降50 .7%;全年凈進口1 .03億噸,中國第一次成為煤炭凈進口國,煤炭對外依存度約3%。
2008年中國煤炭進出口的主要特點是:
一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
2008年中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煤2,796萬噸,占當年中國煤進口總量的69.2%;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煤4,506萬噸,占當年中國煤出口總量的99.2%。
二中國煤炭進口來源主要來自于越南、印尼和澳大利亞。
目前澳大利亞已是中國最大的煤炭進口來源地。2009年從澳大利亞進口了4,390萬噸煤炭。2008年東盟是中國煤炭主要進口來源地,從東盟進口煤2,860萬噸,占當年中國煤進口總量的70.8%。2008年煤炭出口主要出口至韓國、日本和臺灣省等周邊市場。
三占據進口主導地位的是私營企業,出口幾乎全部來自國有企業。2008年,中國私營企業進口煤2,387萬噸,占當年中國煤進口總量的59.1%;國有企業進口1,082萬噸。同期,國有企業出口煤4,490萬噸,占當年中國煤出口總量的99.1%。
四無煙煤為主要進口品種,出口則以煙煤為主。2008年,中國進口無煙煤1939萬噸,下降31.8%,占當年中國煤進口總量的48%。同期,中國出口煙煤3921萬噸,下降18.1%,占當年中國煤出口總量的86.3%。此外,煉焦煤出口345.6萬噸,增長35.9%。
廣東省是進口煤炭最多的省份之一。廣東是煤炭消費大省,自從2005年興寧“87”礦難后,廣東已全面退出煤礦生產,煤炭資源需要由省外調入或進口。2009盡管年廣東進出口總值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但煤炭等主要能源進口卻大幅增加。數據顯示,2009年廣東進口煤炭飆升至3,219.03萬噸,比上年增長1.8倍。2009年經廣東口岸自東盟進口煤2,024萬噸,增長67%,占同期經廣東口岸煤進口總量的67.6%,同期,自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的煤進口量分別增長5倍和19.9倍,分別占同期進口量的24.6%和7.2%。
三、煤炭貿易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中國煤炭貿易經歷不同的階段。中國長期保持煤炭凈出口國地位,而且煤炭出口總量占能源出口總量的比重很大,2001年這個比重曾高達80.9%,2003年中國一度是全球第二大煤炭出口國。煤炭出口對增加國民收入,帶動經濟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近年中國煤炭進口量大增,2009年更成為煤炭凈進口國,中國對外能源依賴程度不斷加深。其主要原因有:
一中國煤炭價格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持續上揚,同時國際煤炭價格及航運費大幅下跌,這些都造成購買國際煤炭的成本低于從國內購買,尤其南方沿海電廠購買國際煤炭的成本低于從國內購買;
二自2006年11月1日起我國下調大部分煤的進口稅率,2007年6月1日起還取消了煤炭的進口關稅,煤炭進口成本降低,進一步刺激了國內企業使用進口煤的積極性。
三是山西的煤炭供應嚴重不足,而國內其他地區的煤炭產量又不足以彌補這一缺口。
四是中國發電企業的用煤量占市場供應總量的一半以上,隨著國內工業的強勁復蘇,發電廠的開工率不斷提高,拉動煤炭需求量增長。
煤炭業與鐵礦石業不同之處在于,中國煤炭資源豐富,進口貿易的增長主要不是因為中國國內煤炭供給不足,而是國際煤炭相對較低的煤價吸引了國內的用煤企業。國際煤炭的交易量2008年僅為8億噸左右,而2008年中國煤炭產量已超過27億噸。2009年煤炭海運貿易市場較為寬松,德國、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等經濟體能源需求下滑的幅度嚴重,國際煤價下跌,相對較低的煤價吸引了部分中國企業。中國從澳大利亞、印尼等國進口的煤炭占中國進口煤炭總量的接近70%,總進口量不足國內產量的2%,總體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大。隨著山西省煤炭資源整合完畢,產能釋放,且鐵路運線的調整完善,國內煤炭產量將比前兩年有所增長。近年內中國GDP仍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中國煤炭凈進口量也將增加,煤炭凈進口的狀況不會改變,只是凈進口的煤炭數量將有所波動,進口增速放緩,作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在國際煤炭價格的話語權不會改變。
參考資料:
[1]《中國統計年鑒》
[2]2009年全球煤炭貿易格局及其對中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