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從當前會計監督內容出發,對當前企業中會計監督弱化的原因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強化會計監督的措施。
[關鍵詞]會計監督 內容 問題 措施
一、會計監督的內容
會計監督,是在會計工作中,通過記錄、計算、分析和檢查,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等生產經營活動或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察和督促的一項管理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會計法規的規定,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的對象和內容是本單位的經濟活動。具體內容包括:
1. 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的進行監督,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準確、完整、合法;
2. 對各種財產和資金進行監督,以保證財產、資金的安全完整與合理使用;
3. 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以保證財務收支符合財務制度的規定;
4. 對經濟合同、經濟計劃及其他重要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以保證經濟管理活動的科學、合理;
5. 對成本費用進行監督,以保證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
6. 對利潤的實現與分配進行監督,以保證按時上交稅金和進行利潤分配,等等。
二、會計監督弱化的原因
1. 我國會計監督法律約束機制不健全,導致企業會計監督不力
新的《會計準則》雖已頒布,但是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卻沒有跟上。前幾年發生的“瓊民源”事件,對我國證券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嚴重損害了公眾股東的利益,但是卻沒有相應的法律條款對其直接責任人進行制裁,使得會計監督形同虛設。再者,在會計監督過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比如說會計監督、審計監督概念模糊,執法機構職責、權限有待明確。很多企業將審計監督等同于會計監督,而事實上審計監督是對會計監督的再監督,它側重于事后監督,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對同一經濟事項的監督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隨著我國經濟多元化的發展,如果會計監督體系還不健全,也就難以適應復雜多樣的經濟活動。
2. 企業管理體制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失調
我國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體現在有的單位是根本就沒有內部監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單位雖建立了相應的制度,但這些制度形同虛設,沒有得到有效執行,以致會計秩序混亂,徇私舞弊現象經常發生。內部控制的缺失和缺陷難逃其咎。
3. 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職業道德觀念有待加強
一般來說,企業虛假的會計信息也是出自于會計之手,因此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道德觀念在會計監督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改革開放加快了會計與國際接軌的進程,因此前些年我國會計人員奇缺,而現階段,雖解決了量方面的問題,但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和業務水平偏低,會計人員的監督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職業風險意識,職業判斷能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差,惟命是從,在權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會計信息失真在所難免。
三、強化會計監督提高經營效益
1. 主管部門要加大查處力度
解決下屬內部監督不力的關鍵在于企業主管部門領導的決心。如果基層企業的領導人熱衷于短期行為,追求虛榮貫于弄虛作假,不想把財務工作中的漏洞完全堵塞,為自己搞違法變通留缺口;或工作不負責任,滿足于應付。如果個別企業領導人存有上述問題,就不可能搞好企業的內部會計監督。就要靠系統內主管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否則,必將造成經營混亂、資產流失,使該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松懈,進而造成整體經營失力。
2. 發揮技術專業人員的作用
建立專業職務責任制度。現在大部分企業部門,都評聘了一些高、中、初級的專業技術職稱的技術人員,在內部會計監督上應發揮他門的骨干作用,按其不同的職稱,要負起相應的把關責任。根據不同的職稱職務,相應落實內部監督把關責任,若在制度建設上有缺口或不完善,或制度執行中出了問題,都要追究有關技術職位責任人的責任,并建立檔案,做好考核記載,作為晉聘或解聘技術職務的依據。
3. 有機配合加強聯合檢查監督
為了強化會計監督,國家、社會和企業內部監督必須聯合起來,密切配合互相協作,分別考核交流情況,共同把關。為了強化和推動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國家和社會的監督檢查,應改變以往對違紀企業以罰款為主為對違紀的決策人和經辦人行政或紀律處罰為主;改變以對企業罰款為主為對違紀當事人和決策人罰款為主。只有實事求是不徇私情,不打折扣對違紀人員嚴肅處罰,并對執紀與監督屢有成效的負責人與專業人員予以晉升或獎勵,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或減少違法違紀行為。
4. 宣傳學習《會計法》,思想上重視企業制度建設
實行會計監督必須要有會計監督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做保障,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沒有有效的監督和控制,會計核算的質量難以保證。企業應當充分認識到加強內部會計監督和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緊迫性,建立、健全會計監督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明確會計工作相關業務的程序和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在機制上、制度上達到規范行為、控制風險、防范舞弊、糾正差錯的效果,切實保證會計工作規范有序地進行。
總之,加強企業會計監督,是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遏制貪污腐敗、杜絕損失浪費、調動職工積極性促進企業發展的保證;企業會計監督的基本做法,要借鑒或繼承過去的有效辦法和經驗,還要隨著改革和企業的發展壯大,以及新科技的應用,要不斷地調整、完善、創新監督體制和方法強化會計監督,促進企業經營效益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邵潔:會計師事務所監管太松還是太緊[J].中國青年報,2006,4:33
[2] 許巧倫: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財政監督, 2009, (20) :57-58
[3] 王桂琴:淺談企業管理要以財務管理為中心[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09, (03) .
[4] 汪衛東:會計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