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此為出發點,結合理論與實踐,闡述了提高企業內部財務會計的水平,加強企業會計控制的內容、方法、實施環境和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財務會計 企業管理 控制
加強企業的管理控制,是實現價值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和保證。因此,提高企業內部的會計水平,加強企業的管理水平,同樣也得到了業內外的認同和重視。
一、提高企業內部會計的水平和控制
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它的主要內容包括:貨幣資金、實物資產、對外投資、工程項目、采購與付款、籌資、銷售與收款、成本費用、擔保等經濟業務事項。
要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必須首先建立健全一套合法、有效、完整和科學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1. 建立貨幣資金收支和保管業務授權批準制度和崗位分離、相互制約制度;
2. 建立實物資產管理的崗位責任制度,對實物資產的驗收入庫、領用、發出、盤點、保管及處置等關鍵環節進行控制;
3. 建立規范的對外投資決策程序和集體審議制度;
4. 建立采購與付款的控制制度,加強請購、審批、合同訂立、采購、驗收、付款等環節的會計控制;
5. 建立資金籌措會計控制制度,合理確定籌資規模、方式,確保資金有效使用;
6. 建立商品銷售和貨款回收責任制度,加強合同訂立、商品發出和賬款回收的會計控制;
7. 建立成本、費用控制系統,分解成本費用控制指標;
8. 建立對外擔保業務的會計控制制度,防范財務風險。
二、改善內部會計的環境,確保各項提高措施的有效實施
1. 明確企業管理當局對內部會計控制應承擔的責任;
2. 完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結構的外部監督機制;
3. 內部會計控制應當涵蓋企業內部涉及會計工作的各項經濟業務及相關崗位,合理設置機構和崗位極其職責權限,約束企業內部涉及會計工作的所有人員;
4. 堅持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確保不同機構和崗位之間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任何個人都不得擁有超越內部會計控制的權力;
5. 大力提高會計員素質,鼓勵會計人員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對內部會計控制知識的學習,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建設,變被動地、簡單地執行,為主動實施控制;
6. 獨立、客觀地開展好內部審計工作;
7、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業務職能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修訂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確保依法有效實施。
三、提高企業內部會計水平,加強企業管理控制
作為內部會計控制,其目的:(1)有效貫徹國家法律法規,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2)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內部控制的好壞,直接受控制方法的影響。一般來說,內部會計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授權批準控制、會計系統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全控制、風險控制、內部報告控制、電子信息技術控制等。因此,掌握并運用好這些內部會計控制的方法,通過合理設置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權限,形成相互制衡機制,從而保證企業內部的各級管理層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辦理業務和承擔責任;通過建立和制定適應本單位的會計制度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從而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達到系統控制的目的;通過加強對預算的編制、執行、分析、考核等環節的管理,從而明確預算標準,及時分析和控制預算差異,確保預算執行;通過采取定期盤點、財產記錄、帳實核對、財產保險等措施,從而確保各種財產的安全完整;通過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實施風險預警、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分析、風險報告等措施,從而對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進行全面防范和控制;通過建立和完善內部報告制度,全面反映經濟活動情況,及時提供業務活動的重要信息,從而增強內部管理的時效性和針對性;通過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系統,減少和消除人為操縱因素,從而確保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實施。這無疑對企業全面提高管理素質和管理水平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四、實施內部會計控制應注意的問題
內部會計控制,在企業內部管理監控系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著十分重大的社會意義。但從目前的社會客觀環境和內部控制的實踐過程來看,也存在著一定難點和局限性。
1. 要把握好授權的度
一方面授權無“度”,會直接制約內控效能的發揮,在巨大的權力面前,政策法律尚且相形見絀,何況一個內控制度,舞弊必然產生;另一方面,對內控制度的執行人員,在不同的環節要有不同的授權,具體授權時,既要保證內控制度有效運行,又要保證權力制衡得到落實。
2. 要提高控制人員的素質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實施者主要是會計人員,要真正能承擔此重任,就必須要不斷地更新知識,擴展知識領域,同時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避免內控制度形同虛設。
3. 內控制度要有活力
只有有活力的內控制度才能推動企業的創新和進步。要控而不死,絕不能讓內控制度成為阻礙企業進步的障礙。因為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控制只能為企業導航,控制自身不會實現資本增值的功能,而保證企業經營活力的源泉是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
4. 面的控制和點的控制要有機結合
內部控制不僅要對企業的各個方面實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更重要的是對各關鍵點的有效控制,對點的控制能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點主要有三個:一是資金;二是成本費用;三是授權的使用。
參考文獻:
[1]李紀書;郭守林;楊可璽.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冶金信息導刊. 2000,(4).
[2]丁春貴;曾小玲.論企業管理當局會計政策選擇行為的制約因素[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