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8年,金融危機使中國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財會人員作為企業理財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應根據企業狀況和國家經濟形勢,用新的思維理財。
[關鍵詞]財會人員 理財 新思維
引言
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企業理財的內涵及外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企業理財被置于瞬息萬變、高度風險性的市場經濟環境中。這就對企業財會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會人員必須建立適應形勢的理財新思維。
一、金融危機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
1. 金融危機對財務人員提出更高要求,企業需要綜合復用型的會計人才。各個公司為了應對危機不得不做費用控制和緊縮,包括有一些人員的調整或者優化,這種優化對于財務人員來說,是否成為綜合復用型的人才就顯得很關鍵了。
2. 金融危機對財務人員提出素質提升的挑戰,企業需要會計人員具有較強的商業敏感度和風險管理意識。作為財務人員,商業敏銳性非常重要,企業的領導者對商業的敏銳性要求很高,作為財務人員應通過每天接觸的數字,發現一些具體問題,然后加以分析,得出一些前瞻性的東西。
3. 金融危機下,企業需要會計人員良好的內在素質。企業在招聘各級財會人員的時候,越來越看重軟性方面的內在素質,而不僅僅是看有多高的財會學位或者資質等硬性條件。軟性條件就是如何把財務數字表達出來,讓非財務人員聽得懂,影響企業的決策與實施。會計人員能預警到一個問題、發現問題還不夠,還要提出解決的措施。
二、財會人員要控制成本和費用,為企業減輕負擔
1. 加強預算,大力削減費用開支。收入減少或沒有收入的企業,要想盡一切辦法降低一切不必要的開支,并向全公司傳遞市場壓力,在廣大職工中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增強成本意識,加強成本考核,激發職工厲行節約,降低成本。加強費用控制,停止非生產性設備及高檔辦公用品的采購,嚴格控制招待費、差旅費等費用支出。
2. 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節約材料、能源消耗。材料、燃料和電力的消耗在生產成本中的比重大,它們的節約,可直接降低生產成本。節約的途徑有:一是采用先進生產技術,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二是采用先進的設備,淘汰落后的生產設備。
3. 盤活存貨,大力壓縮庫存。“摸清家底”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在停產或半停產的狀態下,只有掌握了自己的家底子,才能知道應對這場危機的能力。開展全面的存貨盤點工作,針對盤點中未來還能為企業帶來收益的優質存貨要強化管理,對未來可能積壓的劣質存貨要積極變賣處理,早日實現其價值,降低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
4. 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人工成本
(1) 提高勞動生產率是降低成本費用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勞動力,減少冗員,降低與職工人數有關的其它費用,如福利費、勞動保護費、工具備品等;不斷改善勞動組織,加強定額管理和定員管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職工培訓,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采用先進的操作方法,提高主要工種的勞動生產率。
(2)保留骨干,適當裁員。裁員是國內外企業應對危機通用的辦法,因為此舉可以直接緩解企業的壓力,可是到底要裁多少人,要結合會計測算的職工人均產值,以及裁員后能給企業減輕包袱的多少來進行衡量,因此財會人員要配合人力資源部門進行職工創造價值考核體系的完善,為公司適當裁員提供決策依據。
保留骨干,也是降低人工成本。生產不景氣時,保留一部分業務骨干,先發基本工資,等經濟復蘇時,讓這部分骨干回到企業,可以減少很多培訓費用。
三、會計人員應對新挑戰的措施
1. 會計人員應積極充電,提高自身業務素質與內在素質。會計人員必須要加強自身專業的學習,努力取得國內與國際認可的資格證書,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同時也應加強內功訓練,培養在人際關系、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方面的能力,提升會計人員的內在素質。會計人員只有練好“外功”與“內功”,才可能在會計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 應對金融危機,企業會計人員應強化理財知識。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許多出口貿易公司已經深受其害,還有不少小企業習慣靠天吃飯,沒有規范的現代化企業理財模式,在現金流、內部管理方面雜亂無章,無形中擴大了經營成本,在金融危機帶來的種種沖擊下顯得柔弱無力。不少企業意識到這一點,“拜師”會計師事務所的企業財務管理的專長,參加理財財務培訓,增強企業財會人員的商業意識,幫助企業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
3. 加大復合型高層次會計人才的培養。隨著本輪經濟危機的演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迫切需要一大批財務功底扎實且具備戰略管理理念的財務人員。為貫徹人才強國戰略,深化會計人才培養機制,抓緊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復合型高層次會計人才,財政部于2005年啟動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項目。截至2008年10月,除原有的企業類、行政事業類、注冊會計師類和學術類等4類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外,又增加了會計知識大賽優勝選手組成的“大賽班”和注冊會計師類面向事務所主任會計師選拔的“主任班”,累計培養規模已經達到450人。通過會計領軍(后備)人才的培養,可以打造一支適應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持續健康發展和會計事業國際發展戰略要求的領軍人才隊伍,促進我國會計人才整體素質的全面提升,為推動經濟社會和會計事業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四、結束語
針對目前的危機,國家出臺了降息、增值稅轉型改革等多項措施,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具體落實措施,有的地方取消了部分行政性稅費,有的地方給予企業出口產品獎勵政策等。所以財會人員要把握各級政府出臺的政策,利用政策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王全錄.淺析企業負債經營的極限[J].財會通訊,2007,(9).
[2]梅英.試論負債經營風險控制策略[J].公共事業財會,1997,(3).
[3]會計成本管理.注冊會計師考試輔導教材[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