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德需要一個完整的互聯網戰(zhàn)略,而不是簡單拾起前人的劇本
轉型是每家公司都會面對的階段性任務??雌饋恚萜蘸蚉alm是大公司轉型成功與失敗的最新注解。
4月28日,惠普宣布以12億美元的價錢收購Palm。已經連續(xù)虧損三年的Palm成為無線互聯網時代第一個倒下的巨頭,讓人感慨不已。而5月19日惠普公布了截止到4月30日的第二季度財務報告,本期凈利潤22億美元,同比增長28%。
5年前,馬克·赫德(Mark Hurd)接替卡莉·菲奧瑞娜(Carly Fiorina)出任惠普CEO,迅速采取措施結束了這家IT巨頭的戰(zhàn)略混亂,展開一系列圍繞成本的調整。隨后,赫德進行了密集收購,對象涉及個人計算、打印成像、IT服務等眾多領域。正是從收購在線照片服務商Snapfish、IT服務巨頭EDS這些投入,給惠普帶來了全新局面。
與惠普的情形相反,Palm在與蘋果的競爭中完敗出局。僅僅一年多之前的2009年CES展會上,CEO喬恩·魯賓斯坦(Jon Rubinstein)親自為Palm Pre揭開神秘面紗,在全球業(yè)界引起不小的轟動。魯賓斯坦曾被譽為“iPod之父”,2007年退休后加盟Palm,負責Palm Pre開發(fā)工作。
Palm Pre上市初期銷量不俗,可惜此后一路下滑。大多數市場人士都承認,號稱iPhone殺手的Palm Pre,和iPhone一樣采用可多點觸控的屏幕,擁有iPhone所沒有的全鍵盤,很多硬件細節(jié)上都勝過了iPhone。
差距在于應用。眼下蘋果的APP Store已經接近20萬個應用,下載量突破20億,Google Android Market里也突破3萬個應用,而Palm的應用不足2000個。
不過,惠普的天空上也有不少陰云。一向以質量和服務著稱的惠普筆記本近兩年問題頻發(fā)。2008年,惠普多個型號的筆記本被曝出“雪花屏”問題。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惠普黑屏問題,更是將惠普中國拖入近年來最大的一場信譽危機。
惠普在這場危機中暴露出很多問題,包括產品的設計和生產質量、外包服務體系、應急反應等。易觀商業(yè)解決方案公司總裁楊彬對《商務周刊》指出,惠普危機的根源與Palm Pre的落敗同出一轍,就是過份依賴過去的優(yōu)勢,在新產業(yè)周期到來時沒能應時調整戰(zhàn)略。
唯一的“壞人”
今年3月10日,FT中文網刊登了《中國170余名消費者聯合投訴惠普》的消息。報道稱,此申訴已于3月8日提交至中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請求中國質量監(jiān)督機構對惠普筆記本電腦展開調查,并下令該公司購回或更換存在問題的筆記本電腦,以及賠償原告的損失。
申訴書中還表示,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英偉達(Nvidia)生產的顯卡有問題。英偉達是一家芯片制造商,向多家個人電腦廠商供應這一部件。2008年7月初,英偉達公開承認某些型號的顯卡有質量問題,并宣布該公司正付款給PC廠商,由其處理所造成的問題。
惠普事件曝發(fā)后,《商務周刊》采訪了另一家大型IT廠商的技術負責人。他確認了申訴書中所指的顯卡問題,“幾乎所有廠商都在使用英偉達顯卡,2008年是大家非常痛苦的一年”。
該負責人回憶說,英偉達的聲明出來后,戴爾的反應最快。2008年7月26日,戴爾在自己的網站上發(fā)布了《Nvidia GPU問題對戴爾筆記本電腦用戶意味著什么》,文中提供了10個型號筆記本的BIOS升級方案。
戴爾特別指出,這些BIOS會升級風扇配置屬性,從而改善顯卡核心溫度波動,但如果筆記本已經出現了之前提到的故障現象,那么升級BIOS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它只是幫助預防而已,這時候用戶應當聯系戴爾進行維修。
“而且,英偉達也很快推出了升級芯片。”上述人士為記者出示了一張筆記本內部結構圖,升級芯片批號旁邊都有特殊的標號。
他也指出,包括國內筆記本廠商以及惠普在內,所有廠家的處理方式大同小異,“升級BIOS后,如果問題還是無法解決,就只能返回ODM廠更換芯片”。
然而,其他公司都安全過關,惠普最后成了唯一的“壞人”。上訴人士認為,惠普的錯誤有兩點:第一,確實有一些產品,無論是升級BIOS,還是更換芯片,都無法解決問題,“很奇怪,但是確實有很多這樣的產品”。對于這種情況,大多數公司在返修兩次后,就干脆以舊換新或是回收,而惠普至今仍不肯這樣做;其次就是筆記本的結構設計。大多數產品都留有足夠的散熱空間,而惠普DV2000、DV3000系列筆記本結構過于緊湊。
除了將問題推給中國學生宿舍里的蟑螂,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惠普中國高層的解釋也堪稱愚蠢——沒有及時得到服務體系的反饋。早在2009年年中,關于惠普DV2000、DV3000系列筆記本的問題就已經在國內各大論壇上出現,這種帖子后面往往有幾十頁跟帖,顯然受害者眾多。而且,論壇中關于惠普問題筆記本的拆解報告矛頭也直指散熱系統。有人用軟件測試了溫度,開機狀態(tài)CPU、顯卡的溫度近50℃,運行一些常用軟件后,顯卡溫度可飆升至80℃以上。但是惠普金牌服務中心維修人員的回復是:“CPU內頻105℃、顯卡85℃以內都屬于正常范圍,不會有任何影響?!?/p>
可惜,對于客戶來說,這實在是影響巨大,會導致黑屏,甚至主板、硬盤被燒毀。
惠普為什么這么愚蠢?
由于一直得不到官方解釋,大多數人認為,這種情況應該屬于設計缺陷。甚至有人認為,惠普故意留下缺陷,以敲詐英偉達。
上述技術人員則指出,問題還是出在顯卡上,“業(yè)內公認惠普的設計能力很強,而且產品出廠前都經過嚴格的測試”。但是他也同意,惠普這次的表現確實有失水準。此前多篇國內報道指出,惠普不肯召回的原因是銷量太大,無論召回或是以舊換新費用都是天文數字。
“整個過程都表現得十分愚蠢,不像惠普一貫的作風?!彼f。
楊彬則指出,包括惠普在內的所有PC廠商都應該轉變自己的設計和服務思路,“以前是人圍著產品圍,電腦用完恨不得用布罩起來?,F在是產品圍著人轉,要求隨時可用?!边@種產品應該堅強可靠,對于計算性能的要求反而不那么敏感了?!澳撤N意義上,這是信息產業(yè)的一個巨大變化,產品設計和服務也要圍繞這個變化做出轉變。”他說。
楊彬還認為,這實際上是由互聯網以及無線互聯網的普及帶來的變化,“惠普質量門背后暴露的問題,是原來的IT廠商共同面臨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用戶對終端需求的變化,要求企業(yè)的客戶關系管理和研發(fā)模式做相應改變”。
“坦率地講,惠普原來的研發(fā)模式是很經典的,也是很多業(yè)界學習的榜樣,但是互聯時代的要求不一樣。以前企業(yè)重點強調自己的產品,互聯網時代不單是要研發(fā)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還要構建一個平臺,使得別人能借助這個平臺來推出自己的產品和應用?!痹跅畋蚩磥?,蘋果公司是所有人的新榜樣,而包括惠普在內的其他IT廠商還沒有清晰的戰(zhàn)略。
的確,蘋果的iPod、iPhone和iPad等都是以蘋果商店為核心,而筆記本則成為了數據交換平臺。如果不想下一個5年重蹈Palm的覆轍,惠普需要有一個完整的互聯網戰(zhàn)略。
兩年前,惠普宣布以139億美元現金的價格收購IT服務巨頭EDS。面對外界的質疑,赫德表示,“我們手中有劇本”?,F在,在互聯網戰(zhàn)略上,他也需要一個劇本,而不是你謝幕轉身,我撿起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