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解中國企業的信用管理狀況和中國企業在國內貿易中付款經驗及發展趨勢,國際信用管理和保險集團科法斯自2003年以來每年進行一次中國企業信用風險管理調查,此次調查結果是基于2009年10—12月份向在中國注冊的公司下發15.5萬份調查問卷后回收的反饋。
宏觀評估:第5次信用危機結束和
中國信用風險
通過調查1970年以來幾次大的信用危機(見圖表1),可以看出世界經濟的增長率(紅色的柱狀圖)與科法斯企業欠款指數(藍色折線)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經濟增長速度快時,企業欠款的指數就比較低,經濟增速慢時將伴隨著信用危機的出現,企業欠款指數會出現一個峰值,截至到目前為止科法斯記錄了5次全球性信用危機。如果在特定的時間區間出現大量的企業欠款事件,當信用保險公司收到了大量的索賠申請時,我們就可以認為出現了信用危機。比如2007—2008年全球企業欠款指數上升了47%,這是一個非常快速的增長。目前來看欠款指數已經有了明顯下降,這表明到2009年底,第5次信用危機已經結束。
受益于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方案和強勁的國內需求,中國經濟已恢復強勁增長。2009年9月,科法斯已經撤消了中國的A3負面觀察。科法斯主要從三大方面對國家貿易風險進行評級,包括國家貿易風險評級(評估某一特定國家內企業短期應收賬款或不付款風險的平均水平)、行業貿易風險評級(評估各個行業中企業拖欠付款的平均風險水平)和商務環境評級(評估一個經濟體的企業財務信息、法律機制等總體商務環境質量)。
由于中國政府實行了總額高達4萬億人民幣、以大型基礎設施工程(交通及電力設施的投資,地震災區的重建)和社會項目(教育、農村人口補助金、住房補貼)為重點的刺激性計劃,并在2008年末調整外匯政策,穩定人民幣來幫助出口行業渡過難關,中國經濟在2009年恢復態勢良好,并預期在2010年出現反彈。在強力增加信貸的支持下,國內需求回升;投資尤其是建設方面的投資增長迅速,與此同時,受大力投入社會支出的刺激,國內消費領域表現非常活躍,這一點可以從零售、汽車和家用電器行業的銷售增長窺見一斑。2010年,國內需求預期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驅動馬車,而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凈貢獻預計甚微。我們認為,有關收緊的金融貨幣政策以及人民幣升值加快方面的決定,在今年下半年前出臺的可能性不大。
與此同時,一些問題仍困擾著中國經濟增長,包括高風險行業、低附加值行業(如紡織、鞋類、玩具)、產能過剩的行業(如建筑、鋼鐵)的企業拖欠付款的風險在2010年需要持續關注。另外在銀行方面,雖然2009年屬于信貸擴張,但在風險管理相對收緊的境況下,銀行的資產質量將可能會隨著不良貸款的增加而惡化。
目前中國商務環境中的不足包括部分地區的社會風險、環境污染問題、突然而快速的規章變化,以及金融、法律環境中的缺失和行政干預。
更為保守的貿易策略
根據科法斯2009年10—12月份所做的中國企業信用風險問卷調研,賒銷在企業的國內銷售中仍被普遍采用,79.9%的樣本企業表示曾給國內客戶提供過賒銷(2007年和2008年分別是54.1%和64.9%)。受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樣本企業在國內銷售中的賒銷比例明顯下滑,反映出企業欲減少客戶拖欠款風險。在降低國內銷售賒銷比重的企業中,私營企業的比例最大。賒銷就像一把雙刃劍,企業能利用其在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下保持競爭力。
2009年更多的企業傾向于采取更為保守的經營策略,47.2%的企業增加賒銷的目的是尋求保持現有市場份額(2007年和2008年分別只有15.3%和24.1%),21.1%的企業是為加強與關鍵客戶的關系,只有31.7%的企業是為了開拓新市場(2007年時持此目的的企業高達60.2%)(圖表2)。
拖欠款情況增加,逾期賬款持續困擾中國企業
在付款條件方面,2009年的調研中,72%的樣本企業表示在國內銷售中曾發生逾期賬款。信用危機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風險,但2009年企業應收賬款逾期天數卻顯著延長(見圖表3)。在表示有逾期賬款的樣本企業中46.3%平均逾期賬款天數超過60天,這一比例比2008年增加了55%。這可能是由于金融危機下企業為保持現有客戶,對客戶逾期付款更加容忍。但客戶欠款天數延長,也會給企業帶來麻煩,因為如果市場環境不好轉或進一步惡化,付款的延遲就可能演變為壞賬。可以看到,2009年應收賬款逾期150天以上的企業也劇增到10.2%(2007年和2008年分別為2.9%和4.1%)。
科法斯在過去幾年的調查顯示,大部分的樣本企業對于逾期6—12個月的應收賬款不超過國內銷售額2%的水平是可以承受的。在2009年科法斯發現,41.2%樣本企業表示,國內銷售收入中有超過2%的應收賬款逾期6—12個月,比2008年增加了55%。同時近24%的企業在國內銷售收入中有超過2%的應收賬款逾期12月以上,相比2008年這類企業的比例增長了100%。顯然,企業的催款風險在加大。根據美國收賬協會的統計,逾期6—12個月的賬款收回率達57.8%,逾期超過一年的賬款的收回率是26.6%,而逾期超過兩年的賬款收回率僅為13.6%。
而客戶拖欠的主要原因,跟往年類似,占較多比例的是客戶財務的困難。受外部需求急劇下滑的影響,許多以往出口導向的中國企業轉向國內市場,導致國內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由于國際市場需求恢復緩慢,這個狀況可能會持續下去。可以看到雖然寬松的貨幣政策緩解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是企業三角債還有金融危機的負面作用發生率也在上升,這些原因也造成了財務困難。
關于中國企業逾期賬款的狀況何時能改善,調查結果顯示,19.7%的樣本企業認為到2010年年中會有改善,38.6%的企業認為要到2010年年底,36.9%的企業表示中國企業的逾期賬款狀況在2010年底前不會改善,其中7.8%的企業認為這個狀況永遠不會改善,這表明企業間的信心有待建立。
政府刺激成效顯著,
相關行業風險仍需關注
總體而言在國內銷售中,企業的逾期賬款占其國內銷售額超過2%時被認為其財務狀況處于危險水平,而賬款逾期超過12個月的很可能會成為壞賬。調查結果顯示,通訊、建筑、紡織、工業機械及電子、鋼鐵及金屬、紡織行業中,逾期賬款占國內年銷售超過2%的企業比重較其他的行業更高(見圖表4)。調查結果也證實,對于大多數努力保持市場份額的企業,其國內銷售中逾期賬款的比例均呈現上升,這些企業主要從事于建筑、紡織、造紙及印刷、快速消費品、工業技術以及運輸行業。
過去一年里,中國經濟得益于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的成效。57.3%的樣本企業表示從政府的大規模經濟計劃中獲益,其中超過70%的企業表示在過去12月獲得的客戶訂單增多,事實證明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還是極具成效的。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家用電器及電子、運輸、建筑、鋼鐵及金屬、農業、工業機械及電子是從政府刺激計劃中受益最大的6個行業(見圖表5)。然而除了農業和運輸業,其他4個行業受長期逾期賬款影響的企業較其他的行業更多。這意味著雖然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使這些行業企業的營業額受益,但因金融危機下激烈的國內競爭、產能過剩、需求減少等原因,他們仍然飽受客戶拖欠之苦。
2010年,科法斯認為化工、工業機械及電氣、家用電器及電子、建筑、通訊、制藥等行業預期將有強勁增長;而紡織、服裝、造紙、印刷、鋼鐵及金屬行業風險較大,需要密切關注。紡織、服裝行業的問題仍然是低附加值和勞動力密集,金融危機后該行業需求下降、成本上升;造紙業隨著目前造紙原材料的價格有上升趨勢,贏利空間狹窄;鋼鐵及金屬行業已有庫存上升現象,之前的無限制投資造成產能過剩,整個行業可能不穩定。盡管2010年經濟形勢將會好轉,但企業國內銷售中賒銷期限的延長和逾期賬款比例的上升,仍令人擔心企業拖欠款的風險。
調查報告顯示,為防范貿易信用風險,企業應設立嚴格的信用控制體系:查驗買家的背景和財務狀況,縮短賒銷期限,及時催收賬款,并完善貿易合同條款,確定信用額度,考察放賬期限設置是否合理。同時,企業還可考慮第三方外包信用管理服務,如信用報告和信用保險等,以最大限度減少可能發生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