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新政將導致煤炭交易量下降。但我們認為中央政府的目標只是遏制投機性購房行為,并不希望引發交易量或房地產建筑活動的大幅下降
出乎大多數市場人士預期,2010年3月份中國的煤炭進口量同比激增166.1%至1520萬噸,較2月份的1310萬噸增長了16.1%。因為3月份中國煤炭出口總計為226萬噸,當月凈進口達到1296萬噸。
持續的增長是受焦煤進口環比增長23%至340萬噸推動,這背后是同期中國粗鋼產量增至5497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水平。盡管國內外煤炭的價差自春節以來大幅收窄(截至4月初,計入運費后的紐卡斯爾電煤價格每噸較中國國內煤高出約20元人民幣),今年進口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原因如下:
● 中國西南地區旱災導致水力發電減少,刺激了對于來自印尼及越南的進口電煤需求。特別是受旱災影響地區的發電商更為積極的用進口補充國內供應。在貴州省,據報道日均水力發電量下降了33%,而在云南目前投入運營的水力發電設施不足裝機容量的30%。根據黃浦海關的統計,即使平均進口價格同比增長了27.5%,廣東省煤炭進口同比仍飆升兩倍至1200萬噸。摩根大通分析認為,華東地區進口亦較為強勁。
● 最近幾周的一系列礦難事故促使政府加大了安全檢查的力度。國家發改委4月19日宣布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針對在建煤礦的檢查,并敦促省級政府嚴格針對新礦批準流程的審查。這可能將影響煤炭產量增長,并推遲新建大型礦山的出產以及某些小型礦山恢復生產的時間。
● 除了安全檢查的影響,即將推出的資源稅改革前景意味著另一個潛在的價格上漲壓力。4月初,財政部的一名官員強調財政部將在“適當時間”推出此項改革,以促進環保及節能。預計這將涉及基于收入而非銷量對資源征收稅款。
盡管中國的旱情4月份開始有所緩解,燃煤電力需求依然受到強勁的工業產值增長支撐,并將隨著用電高峰的夏季來臨而有所增強,中國仍將保持煤炭凈進口國的地位。但業內高管曾表示,由于價格上漲及不斷增長的亞洲煤炭需求,中國進口水平應較去年微幅下降。與電煤相比,中國焦煤呈現結構性缺乏態勢,進口水平可能將與去年峰值相當(2009年進口飆升4倍至3442萬噸)。總體來講,今年一季度中國煤炭凈進口達到3870萬噸, 比去年一季度的620萬噸大幅增長。
2010年上半年之后的鋼材及煉鋼原料需求前景將受到近期房地產緊縮舉措的影響。短期內,購房者或傾向于采取觀望態度,等待可能的房價調整,這會導致交易量下降。但我們認為中央政府的目標只是遏制投機性購房行為,為首次購房者提供更多低價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依然是政策重點。鑒于房地產行業對就業、大宗商品需求、地方政府收入及中產階級消費信心的重要性,中央政府并不希望引發交易量或房地產建筑活動的大幅下降。
在近期廣泛的市場調整后,我們認為具有強勁需求及價格上漲前景的煤炭行業值得再度關注。
細分來看,電煤將受到強勁下游需求的支撐。一是能源行業的需求處于強勁水平,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第一季度用電量同比增長24.2%。二是進口強勁及秦皇島庫存下降。大秦鐵路線正在進行為期1個月的安全檢查,影響了從主要煤炭生產大省山西到秦皇島的煤炭運輸主要渠道。因此,秦皇島煤炭庫存最近數周持續下降,自3月21日以來已經下降了36.8%,至550萬噸。其三,發電商的煤炭庫存近來也一直下降。截至4月16日,五大發電商中有4家庫存平均降至5天。我們預計發電商將在夏季高峰季節來臨之前增加電煤庫存。
焦煤面臨的則是長期結構性短缺。 其一,海運市場趨緊。2010年全球鋼材產量料將持續反彈,將推動煉鋼原料價格的上漲。中國以外地區的需求持續改善(世界鋼鐵協會預計全球成品鋼需求2010年同比將增長10.7%,超過金融危機前2007年的水平),2010年的焦煤國際供應料將趨緊。地區方面,來自日本、韓國及印度等經濟體的焦煤需求有所增長。鑒于印度鋼產量未來10年內將增長兩倍,亞洲區內對焦煤的需求可能將導致競爭加劇,使得長期供應相對趨緊。其二,國內供應依舊緊張,中國礦山整合的步伐依舊是供需平衡關系中的一大變量。山西的礦山改造基本完工后,許多小型礦山(中國大部分的焦煤生產集中在小礦山上)遭受關閉。根據中國第二大煤炭生產商恒鼎實業的數據,位于山西的幾個大焦煤礦山預計未來5年產量將下降。焦煤占中國總煤炭進口的比例2009年大幅增至27.3%。其三,創紀錄的鋼材產量支撐了焦煤需求。國內粗鋼產量3月份創新高至5496萬噸,同比增長21.9%。進入建設高峰季節并受到工業產值不斷增長的支撐,我們預計焦煤短期需求仍將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