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保健品已經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甚至成為許多家庭的必備品,可是最近的研究調查發現,很多人對保健品的使用存在不少誤區,人們對保健品的認識并不夠理性,要么一棒子打死,要么吹捧有加。以下是調查發現最容易出現的認識誤區,希望大家看后對保健品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57.4%的人認為:保健品治百病。
57.4%的人表示之所以會購買保健品,是被保健品說明書表述的“作用大”所吸引。那么,保健品究竟有多大功效呢?
保健品首先不是藥品,它能調理生理功能,但是對治療疾病效果不大,可以用來進行輔助治療。國家對保健食品的功能規定有22種,包括:免疫調節,調節血脂,調節血糖,延緩衰老,改善記憶,改善視力,促進排鉛,清咽利喉,調節血壓,改善睡眠,促進泌乳,抗突變,抗疲勞,耐缺氧,抗輻射,減肥,促進生長發育,改善骨質疏松,改善營養性貧血,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美容,改善胃腸道功能。
同時,在保健食品包裝標簽上不能含有或暗示具有治療作用,凡是超過上述22種保健功能范圍的宣傳都是違法的。所以,如果一種保健品被狂熱地宣傳其功效,您更應該警惕是不是在做虛假廣告。生病了,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才是正道。
46.7%的人認為:保健品是食品,多吃也沒有關系。
保健品多吃就好,少吃就不好,其實這是錯誤想法。任何食物進入身體都要經過肝臟的代謝,如果過多攝取保健品,可能會增加肝臟的負擔;而且,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對營養元素的需求都不一樣,所以如果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建議大家不要多吃。
86.3%的人認為:吃了保健品,強身又健體。
對健康來說,除合理膳食外,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健康的心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有些人真的忙到沒時間好好吃飯,導致營養結構不好,或者有些營養素沒法在食物中獲取的時候,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取,比如保健品。
所以,雖然保健品在預防疾病方面確實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你身體健康,各項指標正常,就沒有必要吃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