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抽查顯示,全國各地588種衛生紙產品中有50種不符合標準。這10%左右的不合格紙品,大部分是細菌超標、熒光漂白劑過量或是柔軟度不夠。報告稱,熒光漂白劑過量使用會致癌,細菌超標會導致感染等。
衛生紙為何“不衛生”
根據國家標準規定,衛生紙的原料是可以采用廢紙的。大家可以想象廢紙收集過程中的污染,如果以廢紙為原料,那么生產過程中的殺菌措施就非常重要,如果生產企業在這個環節沒有控制好,就會導致細菌菌落總數的超標。
如果存放環節處理不當,同樣會導致細菌菌落總數的超標。衛生紙包裝不嚴實,或者堆放成品的環境不衛生,也會給細菌可乘之機。
選衛生紙4原則
挑選衛生紙時,應遵循以下4個原則:
(1)封口完整、外觀整潔。合格產品的包裝封口應完整牢固。紙面應潔凈,不粗糙,不應有明顯的破損、硬質塊、生草筋、漿團等雜質和殘留的印刷油墨。否則,就是細菌超標的產品。
(2)信息齊全。國家規定,合格衛生紙的包裝上應印有生產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產品等級(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采用標準號、執行的衛生標準等信息。
(3)不掉粉塵。輕輕抖動衛生紙,合格產品不會有粉塵落下。如掉粉塵,就說明熒光漂白劑使用過量。
(4)紙張柔軟。撫摸合格衛生紙應感到柔軟舒適。一般來說,棉漿原料最舒適,其次是木漿,再次為麥草漿。
買到合格的紙產品后,還要注意一些使用細節,才有利健康。
(1)別拿衛生紙當餐巾紙用。餐巾紙都是一次性的,而衛生紙多用可再生紙制成。用衛生紙作為餐巾紙,可能會被細菌感染。尤其是用衛生紙擦嘴時,可能吸入對身體有害的粉塵、真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會刺激呼吸道、引起腸炎、傷寒、痢疾等疾病,甚至可能攜帶肝炎病毒。
(2)長時間裝在口袋里的紙不干凈。不少人會長時間把紙裝在衣服口袋里,甚至和錢放在一起,這樣的紙帶有很多細菌,即使是用來擦汗,也有可能會導致皮膚過敏,出現紅斑、丘疹等。也不能用來擦眼睛,否則會令眼結膜受到感染。
衛生紙不是越白越好
不少消費者在選購衛生紙的時候除了關注價格,還會以紙張的白度來判斷優劣,這其實是一個消費誤區。由于衛生紙可以使用廢紙作為原料,有的企業會使用裁切過的“邊角料”,比如白紙邊,這種紙沒有經過印刷,也不會有油墨。而有的廢紙則是已經印刷過的紙張,生產過程中就需要經過高溫脫墨和漂白等環節。為了讓衛生紙的“賣相”好一點,有的企業便會添加熒光增白劑,來增加紙張的白度,但熒光劑對人體是有害的。
衛生紙原料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全木漿的,一種是摻雜了木漿和廢紙的,還有一種是全廢紙的。一些大型紙張生產企業,一般都采用全木漿為原料,或者選用無墨廢紙作原料的,這樣就不需要脫墨和漂白處理,紙張看起來呈自然的白色,這樣的衛生紙才是購買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