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就總結了不少有關養生長壽的學說和方法。其中,不少已成今人常讀常新的箴言妙語。本刊將其陸續摘選刊登,有心之人可常常誦讀,指導養生。
◎人之所以不能終其壽命,而中道夭于刑戮者,何也?以其生生之厚。
釋義:有些人之所以不能活至天年,而中途被傷害或夭折,是何原因呢?這是因為其生活的條件太優裕了。這句話出自西漢·劉安《淮南子》。
◎物也者,所以養性也,非所以性養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
釋義:物品是用來養人的性命的,而不是用人的生命去養物的。現在的人,其困惑糊涂的多以自己的性命來養物以遂其欲望,這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的。這是《呂氏春秋·本生》里面的話。
◎愚迷之人,不知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以生為樂,以死為哀,畏死貪生。故養生過分,希生乖其道,則反喪其生。
釋義:這句話出自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經廣圣義,卷三十六》。意思是,愚蠢迷糊的人,怎能知道過于追求物質豐厚者,反而不得長生,過分追求返老還童者,反而不易延壽。那些拘泥于生為歡樂、死為悲哀的多貪生怕死。故過分強調長壽且違背養生之道的人,反而更易喪生和夭折。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
釋義:真正懂得養生的人,注重養內心、臟腑的安和調適;不善于養生的人,則多只注意外形的攝養。這句話出自明·高濂《遵生八箋》。
(本刊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