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清新的早晨,明媚的陽光透過落地玻璃窗灑進一間充滿木香與禪韻的店中,正俯身在玻璃臺前做手串的女子,就是這間小店的老板,老顧客都叫她安安。
素色棉麻布上擺放著安安精挑細選出的10粒菩提子,她用細的黑線將菩提子兩粒一組串在一起,并用小彩珠稍加點綴,接著用一根粗的黑色線繩編織玉米結,每編5個玉米結將一條菩提子串編入。慢悠悠的,一個上午的時光,一條“十全十美”菩提子手串就誕生了。 每日上午都屬于安安的創(chuàng)作時間。昨日夜里,睡前閱讀所得靈感、做夢所得啟悟,都能促成一件作品的誕生。附近有多所大學,常有學生過來拜師學藝,大家便圍坐一席,一邊聊天,一邊串珠、編結。
在這條大學生經常出入的街上,安安有兩家店,都叫“和木記憶”,一家店開了5年,這個盛夏重新做了裝修;另一家開了3年,兩間店只相隔幾十米。推開老店的門,一股淡淡的木香沁人心脾。實木柜子中陳設著麻線裝訂的手工本、陰刻花紋的酸枝木首飾盒、綺麗的印度果盤……安安說:“老店隨時都在變換經營項目,但唯一不變的是溫暖的手工情調。”
16歲就擔起生活重擔的安安曾做過珍珠培植工、洗發(fā)妹,后來到長沙的一間水晶飾品店里做店員,學會了串珠技藝。20歲的時候,用1萬元錢開始了她的創(chuàng)業(yè)路。
最初,安安常背著包四處去淘貨,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進回來試一試。周邊大學里的學生是她店里的主要消費群體,因為是同齡人,安安的喜好總是能得到大家的認同。所以,店鋪生意紅火。后來,她索性在這條街上又開了間店,專營手串。
在這間面積不大的店里,不同材質的手串分區(qū)擺放著,玻璃柜里的佛珠手串沉寂禪定,念珠或打磨得光滑、或雕刻成了惟妙惟肖的彌勒佛;花俏的手串掛在畫框中,似一幅充滿色彩與意趣的畫作;原創(chuàng)獨款散放在木雕首飾盒中、古典筆架上……處處驚喜。最里面是DIY材料區(qū),各式各樣的珠子分類擺放在一個個小格子里,讓人蠢蠢欲動。
安安說:“水晶璀璨、珊瑚艷麗、翡翠清潤、菩提子深沉……每一種材質都那么美,用它們做手串,既是手指的瑜伽,亦是心靈的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