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櫥窗是都市風景的一部分,代表著處于時代最前端的審美和潮流。
清晨時分,一位身穿黑色禮服、打扮入時的妙齡女郎獨自站在蒂凡尼珠寶店前,臉頰緊貼著櫥窗,一邊喝著咖啡啃著面包,一邊以艷羨的目光饕餮櫥窗里流光溢彩的珠寶飾品。這是電影《蒂凡尼早餐》最開始的一幕,美麗的奧黛麗#8226;赫本說,“在那里用早餐不會不愉快。”
觀賞櫥窗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在巴黎、東京、米蘭、蒙特利爾這些時尚之都,一條條石子鋪成的小路,兩邊的櫥窗中琳瑯滿目的都是商品。歐洲櫥窗文化是展示流行元素的極好方式,而法國,則代表了世界櫥窗設計的頂尖水準。
櫥窗就是一個免費廣告
如果一個城市是一本書,櫥窗就代表書的封面,而有魅力的封面,絕對會吸引更多人翻開書本一探究竟。
櫥窗的流行是從那些大品牌開始的。1875年,路易#8226;威登的店面設置了華麗的櫥窗,里面擺滿了行李箱,整個巴黎都被吸引了。也許路易#8226;威登當時只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尊貴地位,卻無意中開創了奢侈品的櫥窗時代。隨后,各大品牌紛紛效仿,將自己引以為傲的商品放進了那個封閉式櫥窗里。
圣#8226;奧諾雷街原本是只能通行一輛車的單行道,如今卻成了巴黎最熱鬧的精品街。因為近幾年香榭麗舍大道房租太過昂貴,精品店紛紛“搬家”了。愛馬仕、香奈兒、寶詩龍、古馳……街上的時尚大牌在每季來臨前都會及時變換花樣,華麗的櫥窗每天都吸引幾萬人觀看,成為巴黎一道美麗風景。它們是巴黎骨子里的一部分,讓經過這些櫥窗的人,在驚鴻一瞥時悄然停步,通過櫥窗里的風景,欣賞到時尚生活的藝術。
但香街上依然有極富特色的櫥窗元素。比如那些汽車品牌展示店,大片的落地玻璃窗內永遠展示著最新車款及各種造型特殊的未發售概念車款,有木頭汽車,也有科幻電影里的未來風跑車,縱使沒有火辣的車展模特相伴,依然吸引各國游客爭相與之合影留念。
而在藝術人文感濃厚的拉丁區,隱藏在巷弄里的特色小店也通過櫥窗來表達它們對藝術的理解。那些小小的櫥窗像是一個個劇場,上演著一出出獨幕劇。當在一家皮鞋修理店櫥窗里看見用舊皮鞋設計的人物臉譜詼諧地戴著一副墨鏡時,你一定會被這種幽默的審美情趣所打動,并牢牢記住這家店……
當然,櫥窗不僅僅是純粹的藝術,還是一種商業行為。針對不同品牌的定位及營銷目標,櫥窗的設計風格也各不相同,以體現品牌的個性。可以說,櫥窗就是一個免費廣告。
然而櫥窗設計絕不只是擺上商品打打光這么簡單,它必須融合美學與創意,并考慮到經濟效益與廣告效果,還要能引起消費的欲望,才能把展示櫥窗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學電影出身的Stephen di Renza擔任巴黎Dunhill創作總監時,曾投大筆宣傳經費,將Vendocirc;m廣場的商店櫥窗化為舞臺,安排了六十幾個不同設計變換登場,其中包含互動裝置、名畫或電影場景,吸引了大批人群前往觀賞。他認為比起平面廣告,這是一種與顧客間最直接的溝通與對話,因為顧客已經來到你的商品前,當顧客認同了品牌價值后,今天沒買,明天可能會買,因為他已經記住這個品牌了。
在法國,櫥窗設計的興起還造就了一種新的購物方式——Window Shopping,意思是只看不買。面對時尚大牌別出心裁的櫥窗陳列,即使買不起,停在櫥窗前過過眼癮也是好的。而對于櫥窗設計師來說,他們的責任不只是把櫥窗變成藝術品,還要想怎樣把觀光客變成顧客,哪怕是一個明天的顧客。
愛馬仕的“櫥窗年會”
每到夏天,巴黎最美好的時光,愛馬仕都會邀請全球各地的櫥窗設計師齊聚巴黎,開個“櫥窗年會”。品牌向藝術家闡述下一年的櫥窗主題,而藝術家們則相互交流上一年的作品,甚至分小組投票選出自己喜歡的“年度櫥窗”。在藝術家們看來,那是一件極其有趣的事情。他們可以對彼此的櫥窗作品相互提問,在不同的文化演繹中找到新的靈感。
愛馬仕的櫥窗設計起源于上世紀20年代末。當時眾多品牌傾向于“單純”、“直接”地擺放商品,而愛馬仕發現了一種更能引人入勝的方式來設計櫥窗,即讓道具搭配商品,讓櫥窗成為“舞臺”,而不只是狹義地“販賣”。
1927年,愛馬仕聘請Annie Beaumel為櫥窗設計師,由她負責巴黎總店的櫥窗設計,開啟了商業櫥窗的藝術時代。圣#8226;奧諾雷24號的櫥窗,成了巴黎人記憶的一部分,也成了巴黎市文化公共財產的一部分。Beaumel的弟子Leila Menchari直到今日,仍不定時地為那片櫥窗編織著品牌的夢想。
如今,愛馬仕在每個國家都會邀請當地一名藝術家或設計師設計櫥窗,中國地區的愛馬仕櫥窗設計師蔣瓊耳說,“他們很尊重設計師,不會對你的表達方式進行限制,要不他們干嗎請你呢?自己統一一下標準,全世界一樣就好了。”
在一次名為“印度遐想”主題的櫥窗設計中,英國的女設計師把一個汽車頭塞進櫥窗里,五顏六色的,像印度的車頭一樣。日本的一位設計師則用上萬根白色的吸管,長長短短鋪滿櫥窗,像漂浮起來的云朵一樣。行人路過,就會發出一聲“Wow”!盡管吸管很便宜,但需要很多時間和工藝才能做得那么精細和震撼。
這和櫥窗設計專家Martinmpegler的觀點不謀而合:最好的櫥窗是用廉價的、唾手可得的、可循環利用的材料設計而成。最見功力的設計師就是那種能化腐朽為神奇的高手,最普通的材料,通過創意、造型、色彩、燈光,完美地傳遞出自己的情緒。
蔣瓊耳說,櫥窗就是要給人驚喜,從材質上、形式上、藝術語言上都給人驚喜,讓人家走過“啪”一下被震住。“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買愛馬仕,但它的理念就是:即使你只是路過,我們也給你一份驚喜。”
櫥窗是百貨商場的文化
可以說,櫥窗的魅力,不僅在于它訴說了一個品牌獨有的故事,而且引領了時代最前端的審美和潮流。而若想知道當季的流行,到“老佛爺”的櫥窗前走上一遭就行了。
“老佛爺”是巴黎一家百貨商場,誕生于1893年,曾經憑借豪華如宮殿的裝修轟動一時。在拜占庭式的巨型鏤金雕花圓頂下,來往的人影綽約,像赴一場中世紀的聚會,購物真正成了一種享受。它擁有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時尚品牌,也是花都時尚流行的風向標。
可以說,櫥窗裝飾是法國大型百貨商場的文化之一。“老佛爺”的櫥窗和店內裝飾3個星期換一次,設計、安裝工作由兩個項目負責人、15個員工和一些專業的設計公司共同完成。遇到其他國家的重要節日,商店國際區的櫥窗還會有特別的慶典裝飾。
而每年圣誕,各大商場就會更加忙碌了,它們會提前幾個月準備,只為給顧客和游客奉上一頓饕餮的視覺盛宴。“老佛爺”最大的特色是每年圣誕會針對孩子設計一個童話故事主題,而“巴黎春天百貨”則傾向于故事的多樣性。
“巴黎春天百貨”旗艦店曾為圣誕節推出俄羅斯風情櫥窗。巨大的櫥窗玻璃選擇紅、粉、藍為主色調。芬蘭插圖大師克勞斯#8226;哈帕涅米和來自迪奧和香奈兒的頂級設計師們用瑰麗的想象通過櫥窗把觀眾帶到了伏爾加河邊,櫥窗被設計成星空下俄國的鄉間別墅:“別墅”里,有從巨大的法貝熱彩蛋中“誕生”的穿著晚禮服的模特、馬車拉著的雪橇、按照沙皇規格擺設的晚餐桌、掛著冰花的花園、可愛的瓷熊和如同玩偶般的馴熊者、巨大的俄羅斯套娃……櫥窗上方的臨街建筑被燈飾裝點成巨大的片片雪花和漫天繁星,這完全符合設計師的本意:在漫天飛雪的夜空下,邀請游客共同參觀具有斯拉夫風格的庭院和生活。
整整兩個月里,這些動畫櫥窗都晝夜不停地表演。事實證明它獲得了極大成功,因為即使是凌晨3、4點鐘,依然有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圍在櫥窗前觀看。
近年來,各大百貨商場與藝術家合作打造櫥窗蔚為風潮。不久前,拉法葉百貨邀請知名導演大衛林區為其櫥窗做了一系列設計,把他擅長的驚悚電影風格運用在櫥窗設計上,櫥窗搖身一變成了街頭藝廊,逛櫥窗則變成了逛展覽。
當電影《愛麗絲夢游仙境》在法國上映前夕,“巴黎春天百貨”以這部電影命題,邀請設計師設計出他們想象中的愛麗絲之裙,并將其作品陳列在商場櫥窗里。紅桃皇后的撲克牌、白兔、柴郡貓以及人臉花朵作為擺設和背景,再加上身著奇服的兔臉愛麗絲營造了一種奇幻唯美的意境,讓人禁不住久久駐足,恨不得能穿過櫥窗進入愛麗絲的奇幻世界感受一番。
而“老佛爺”的櫥窗會不定時提供給巴黎本地藝術機構如蓬皮杜藝術中心、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等作推廣用途。每年“老佛爺”的“設計師日”,櫥窗還會展示經挑選出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
藝術的陳設、多變的風格,讓法國櫥窗藝術成為很多設計師的創意源泉。習慣于從櫥窗中捕獲時尚靈感的內衣設計師Julia Breitwieser,第一次來到北京,面對高聳的商場和繁華的商業街,她覺得有些冷冰冰,說不如歐洲石子小路兩旁的櫥窗來得溫馨。再對比那些曾客居法國的人,在回憶往日生活時,總不忘提及那些美麗的櫥窗。原來,櫥窗是生活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