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產生和不斷發展,倫理觀念在財務管理活動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財務管理常與社會行為產生沖突。因此,如何處理企業財務與倫理的關系,就成為企業實現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雙贏的核心問題。本文就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倫理失范和造成我國倫理困境的根源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關防范措施。
[關鍵詞]倫理困境 道德 財務管理
一、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倫理失范
1.財務的造假
當前我國財務會計信息虛假和失真狀況越發嚴重。一些企業隨意調整報表合并范圍,巨額潛虧掛賬,人為調節利潤等。這已不僅是一個企業會計業務技術問題,更是典型的倫理問題。
2.高管人員的違規
高管人員存在“道德 風險”和“逆向選擇”。由于經濟信息的不對稱性,高管人員在委托方無法有效監督的情況下,為了追求公司和自身獲利,便會利用手中職權指使會計部門造假,會計誠信缺失不可避免。
3.融資活動的混亂
企業融資是擴大企業資金的有效途徑,但在現實的融資活動中,常存在各種不道德融資行為。其實質是,融資者利用他們與投資者的信息不對稱狀況,以各種欺騙手段來進行融資,用別人的錢財來填補自己的窟窿。
4.企業兼并的惡意
企業兼并的惡意是指非雙方自愿的兼并,在這種惡意兼并過程中,使兼并雙方產生利益的博弈,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會出現一些兼并與反兼并的活動。而現實中,這些活動往往就會存在一些在道德上有爭議的財務行為,從而激發了企業倫理問題。
二、造成我國倫理困境的根源分析
所謂倫理的困境是當專業核心價值中對專業人員要求的責任與義務發生相互沖突的情形,而社會工作者必須決定何種價值要優先考量。其中權力沖突困境,角色沖突困境,利益沖突困境是倫理困境三種最常見的表現形式。
徐慧曄認為,造成我國當代會計倫理困境——會計誠信缺失是構成會計倫理的西方經濟學理念與東方儒學理念的沖突,其具體表現就是“義”與“利”的對立。西方經濟學理念認為個體的不誠信會導致群體利益的減少,因此它也講究誠信。只不過是由外在的具有強制性的規則來保證人的誠信,一種由外而內的方式;東方儒學理念是由內在的具有自發性的德性來控制人的行為,一種由內而外的方式。我國當代會計倫理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導致了我國會計倫理區別于西方的一大特點。我國會計倫理是兼有經濟學倫理來源與儒學思想倫理來源的一種混合形式。從前者看,會計從業人員受到一套日趨完善經濟法規、會計準則的制約,逐漸形成具有職業性質的思維方式與行事理念,并且擴展到其對社會其他成員的關系上。于是,傳統的道德與行事法則被訴之為假、大、空而被拋棄,契約關系由于被視為公平而客觀的聯系成為人與人之間普遍接受的前提條件。從后者看,會計從業人員由于所處的時代背景,經歷了計劃經濟市場經濟的轉化,各種思想都以寬容的態度引入了人們的生活之中。
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倫理防范
1.明確企業會計責任
收益與風險相對稱,加大會計造假風險,使之與造假風險對稱,是杜絕會計造假行為的良策。會計人員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進行會計工作,保證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為高管的投資決策提供有用信息。作為高管人員他們的收益遠遠大于會計人員,應嚴格管理會計部門的一切財務行為,并承擔所有會計責任,而對董事或高管人員的違法行為會計人員不予承擔責任。
2.建立倫理監督機制
首先,完善注冊會計師的鑒證機制。將外在的制度化約束轉化為個人內在化約束,真正發揮注冊會計師的監督功效。其次,建立政府的監督管理機制,提高政府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再次,培育和發展一批鑒定企業倫理水平和會計職業道德水準的中介機構,依據相應的規則對企業和會計人員進行信用等級評價。最后,建立社會公眾的監督體制,有效利用新聞媒體傳播先進的倫理理念。
3.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通過加強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有利于盡快形成企業財務管理行業的道德規范。以法律保護道德的企業財務管理行為,用法律手段懲處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不道德行為,這就能夠以強制手段維護企業財務管理行業的道德狀況。
4.優化資本運營環境
資本運營是指作為經營主體的企業,圍繞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和資本的保值增值,通過重組、收購等多種途徑,進行優化配置、有效運營的高層次經營方式。金融市場的完善度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財務管理的良性循環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為了給企業創造良好的資本運營環境,必須花大力氣、有計劃、有步驟地開拓與完善金融市場。
企業倫理與企業財務管理是一種密切的復雜的關系。我們必須就整個社會以及企業發展的目標來認清企業存在及發展的緣由,同時了解企業存在與發展對社會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確定企業內部的財務問題、組織問題、勞資合作問題及企業對外的各種關系問題。在剛剛步入21世紀之時,我們應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加強企業倫理的共識與規范,加強財務人員的企業倫理意識,使我們的企業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沈輝:會計倫理研究文獻回顧及啟示[J]. 企業家天地下旬刊,2009,5
[2]蔣軼: 論會計準則的倫理屬性[J]. 財會月刊,2009,5
[3]盛碧荷: 基于企業倫理視角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探討[J]. 財會月刊, 2008,(21)
[4]周喜革: 論企業倫理與財務管理目標的相關性[N]. 西藏民族學院報, 2007,(3)
[5]陳琪:會計信息失真的倫理視角分析[J]. 江蘇商論,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