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施工技術日益進步的今天,相應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更是日新月異,隨著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在建筑施工質量方面仍存在著諸多的質量問題,由于其出現頻率較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被稱作“質量通病”。本文就從工民建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出發。著重探討工民建施工中墻體方面的質量問題及完善措施。
[關鍵詞] 工民建 施工技術 墻體質量
一、建筑施工墻體常見的質量問題
建筑工程質量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它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審美和正常使用,影響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建筑工程質量通病作為工程建設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雖已引起施工單位、管理單位的重視,關于建筑施工中墻體的質量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磚砌體工程縱橫墻不同步砌筑,施工臨時間斷處直搓流量較多,漏放拉結鋼筋,或拉結鋼筋長度不夠,腳手洞的留設不遵守有關規定,基礎腳手眼漏堵等;2.砌筑砂漿不進行配合比設計,無試驗室出具的配合比通知單,拌制時不嚴格執行重量計量,塌落度不按構件的具體使用條件及環境確定,砼離散性大,空心板不堵孔或堵孔不按規定進行,安裝時不坐漿,或用混合砂漿強度達不到要求,板縫設置太小,嵌縫砼灌不密實;3.鋼筋成形綁扎不正確,梁與柱交接處、柱與樓層或橫梁交接處區域箍筋不加密,圓梁轉角處和構造柱鋼筋搭接處箍筋不加密,箍筋間距不均勻,箍筋彎鉤形式不符合抗展要求,尤其是圈梁、構造柱較多,樓板與懸挑構件等上層鋼筋被踩,位置達不到要求等;4.成品砼構件有露筋、蜂窩、麻面等缺陷,有的臨時用水泥砂漿做了簡單處理,甚至有的砼強度不足,并普遍存在養護時間不夠等現象;5.外墻水泥砂漿抹面龜裂,飾面磚不做抗震、凍融試驗,施工時選磚不細致,嵌縫不一致,面磚與基層連接不牢固,易脫落,腰線、滴水線、窗臺等細部粗糙,分格線不平直,滲水現象較多。
二、建筑墻體產生上述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
1.本地無統一的施工工藝標準,參照外地的施工工藝標準,在實際施工時執行不嚴格。企業技術標準各異,存在著采用施工技術標準不統一的問題;2.使用的建筑材料、構配件質量有差異。材料技術指標和質量標準與規范有差距,不按規定對進場材料驗收把關;3.氣溫給季節性施工帶來影響,特別是冬雨季施工的項目,受到白天與夜間溫差的嚴重影響,因而造成工程質量的缺陷;4.質量管理不到位,施工現場技術管理不嚴格,成品保護意識差。5.設計部門與施工企業之間配合不密切,設計中對施工實施的條件、地理氣候、技術標準、裝備設施及可能性考慮欠周到。
三、完善工民建墻體建筑工程質量的措施
1.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工程質量的好壞,關鍵取決于人的因素。首先要加強質量意識的教育,使提高工程質量成為全員的自覺行動;其次要加強職工技術培訓,尤其是關鍵工種的技術力量一定要配齊配好。
2.原材料控制。首先是從源頭上抓起,因為建筑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這好比一個先天不足的嬰兒,不論你以后的施工方法如何正確,施工措施如何得力,都無法消除材料所帶來的影響。原材料控制首先要控制原材料進場關。建筑工程原材料,不外乎鋼材、木材、水泥、砂、石、磚及一些工業制成品、半成品。當原材料到場后,對于鋼材、水泥等和工業制成品,第一步要索取廠家出廠合格證及出廠檢驗報告,在確認實物與質量證明材料相符的情況下,方允許卸貨下車進場。然后按照施工規范要求及監理規范要求,采取正確的方式采集樣品。按照見證送檢程序把樣品送試驗部門做二次檢驗。實際工作中,工地上取樣往往不正確、不認真,有時是為了省事,鋼筋在一根上截取樣品,水泥在一袋內取樣,砂、石隨便裝一些即可,這就造成了樣品不具代表性,影響檢驗效果。這樣就要加強行政管理措施,創新管理體制以及提高見證取樣人員的業務素質。
3.施工檢驗程序控制。施工階段,有工程質量檢驗程序問題。尤其是現在工程施工實行監理制后,更要求加強檢驗程序控制,要求施工企業在每項工程完工后,首先內部實行自檢、互檢、交叉檢合格后,再請監理人員進行檢查驗收,做到每道工序、每個分項工程施工都處在嚴格控制狀態,堅決不讓不合格工序流人下道工序。尤其是隱蔽工程更要組織有關人員及時進行檢查驗收,方準予隱蔽,確保不留下質量隱患。
4.工程質量檢查方式控制。實踐證明,取得好的工程質量,科學的施工方法、嚴格的檢查措施和得力的檢查手段必不可少。墻砌歪了,可以推倒重砌,可是上面建好了,地基基礎出了問題,整棟樓房就得報廢,其損失和浪費,以及由此造成的環境污染可想而知。因此,這就要求質檢人員在每道工序的施工過程中,隨時跟蹤檢查。這中間就有一個檢查方式的控制問題,工程質量控制要講科學性,要用具體數字說話,混凝土拌和如何,首先看配料計量是否與配合比相符,看水灰比與試驗是否相符,是否在誤差允許范圍內。每班至少測三次混凝土坍落度。至于墻砌得好不好,用靠尺、鋼尺勤量就能保證。各工序具體檢查方法及使用丁具,質檢人員自己應該首先熟悉,并在工作中實際運用,這樣工程質量就能夠保證。
四、建筑墻體總體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的目標是質量控制預期應達到的結果,以及應達到的程度和水平。在進行質量控制時實施目標管理可以激發人的質量控制積極性,使關鍵問題迅速得到解決。質量控制的目標管理應抓住目標制作和目標實施管理的兩個環節。目標的制作:根據企業的質量目標及所施工的工程項目現狀、包括質量通病,以前質量控制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沒有成熟施工經驗的新的施工對象,前一管理循環反饋的問題,用戶的意見和特殊要求,質量升級和攻關提出的特殊問題等,制訂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目標。目標的實施:目標實施的中心環節是明確目標責任,使目標責任制度化。責任明確后,就要搞好自我控制,按照目標責任制要求,在實施過程中進行自主管理,加強檢查,開展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從而實現質量控制目標。
隨著我國總體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無論是工業建筑還是民用建筑,安全性都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已經放在了人們選用使用建筑的首位。所以說,工民建施工中不僅僅是墻體的質量,每一處組成建筑整體的細節問題都要作為重點來設計施工,這樣才能提高我國整體的建筑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 黃政宇: 土木工程材料.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62—80
[2]富文權 韓素芳:混凝土工程裂縫分析與控制[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