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人力資源的基本觀點,對目前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目前“用工荒”和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提出了可行性建議,對于目前的大學生就業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人力資源 大學生就業 人才
知識創造財富,人力資源及人才資源推動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國際競爭也逐漸演變為人力資源素質及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資源的競爭。如何使各種人才得到合適的崗位,尤其是應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能否得到妥善解決,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議題。
一、大學生是高等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是指存在于勞動人口之中的從事經濟及社會活動并能創造價值的能力。它是質與量的統一,一般可以用質量和數量來評價。
人力資源質量可用若干基本要素來衡量,一是體質、二是智質、三是學識、四是技能、五是品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力資源質量狀況很大程度上由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經濟發展水平高,勞動者飲食營養好,受教育程度高,自我發展的機會多,形成的勞動素質也較好。同樣的,一般教育水平越高,人力資源素質越高,經濟越發達。但也不能簡單的認為高等級人力資源數量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因為超越了社會經濟客觀需要的過多的高等教育等級人力資源,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的作用由此顯現得更為突出。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不再是土地、貨幣資本、自然資源等物化的東西,而是知識以及進行知識生產、分配、利用的智力工作,知識的載體或者說智力工作者即人力資源,尤其是作為人力資源中的大學生,更屬高層次的人才資源。
二、我國大學生就業現狀
據統計,2009年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有611萬,其中未就業的就有80萬,就業率為87%。雖然2010經濟環境好轉,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有所增加,但今年僅應屆畢業生就有630萬人,加上去年未就業的人數和農村轉移的勞動力,今年的就業缺口不容樂觀,總體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在中國大力發展高等教育,迅速步入“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由此帶來的就業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研究所研究員陸學藝認為,大學當然不能盲目擴張,但適度增加大學生在中國人口中的比例有很大積極意義:一來可以提高整個國民的素質,增強國家的競爭力;二來也為中產階級的壯大造就了一支充足的后備軍。
目前“民工荒”問題從珠三角、長三角向全國其他地區蔓延,與之相對的卻是“大學生就業難”,大量高學歷高智商的大學畢業生在各大城市以“蟻族”的形式艱難生存。一邊是企業高薪招聘呼喊“民工荒”,另一邊是學子期望薪資低卻還倍感“就業難”。 每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都很大,于是政府和社會就提倡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到基層去、到西部區、自己創業、做普通工人、再充電,這樣的觀念,可以互相理解和個體自我適應,但不應該全社會提倡,更不可成為大學生的唯一選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部長余斌余斌認為在大學生缺乏工作經驗、大學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不符等原因背后,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國中高端產業發展緩慢。
三、如何促進大學生就業
在這樣嚴峻的現實情況下,又如何能夠采取措施。促進大學生就業呢?
1.重視大學生人力資源的積累。現代管理大師彼得#8226;德魯克曾經說過:“企業只有一項真正的資源:人。”一項全球性調查顯示,人力資源對企業戰略的整體影響程度高達43%,高于其他任何一項因素的影響程度。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國際間的人才競爭加劇。發達國家將人力資源發展擺在頭等重要地位,通過加大對本國人力資源開發力度,提高人力資源素質。同時,不斷從發展中國家挖取高素質的人才來提高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人才爭奪的世界大戰”對我國關于優秀科技人才的培養、吸引提出了嚴峻挑戰。我們應主動應對,創造吸引人才的條件,為積累人才迎接挑戰做好準備。
2.對大學生進行高素質人才培養。與傳統的人事管理相比,現代人力資源更重視人本管理,管理者更看重的是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有利于使“人”的效能得到發揮。有利于對其本身的培養和潛力的發揮,所以在為組織提供效益的同時,也塑造了勞動者自身。盡量促成知識密集型企業主動招募大學畢業生并加以培養使用,推進各種校園實習計劃,是對大學生走入社會,擁有實踐經驗的良好途徑。
3.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我國正處以一個全面完成市場經濟體制建構的時期。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從根本上轉換經營機制,就要改革、改造。這種改革依靠一大批優秀和廉潔的現代企業家,依靠一大批高質量的技術創新和經營管理人才。這都需要從實戰和經驗出發,鼓勵大學生創業,是培養一流管理人才的良好途徑,而眾多地區的大學生孵化基地更是對此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4.加速發展知識密集性企業。中高端產業得到發展勢必給大學畢業生提供大量就業空間,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合理構建我國的經濟結構,才能保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學以致用。
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起步晚,一直在社會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結合本國本組織實際,探索適合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道路。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棟梁和前進的保障,這是保證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實現中國經濟進一步騰飛的關鍵,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需要人力資源的理念,這對個人、企業、社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