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快樂讀書屋中的《白色金盞花》一課中“由于事隔20年,老奶奶用盡了辛苦換來的純白色金盞花,已經不可能換來了重金”時,我問學生:“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有一部分學生說:替老奶奶遺憾,心情沉重——這是教學預設到的答案。
一貫具有怪想法的小鵬猛然站起來說:“老師,我不這樣想,既然白色的金盞花可能沒有人培育出來,物以稀為貴,那么她可以開一個花展,也同樣會賺到很多錢呀!”
話音剛落,全班不同角落里又舉起了幾只小手,不時喊著:“老師!老師!”
看著這個帶著近視鏡而此時又眉飛色舞的男孩兒,我猶豫了。本文是篇略讀課文,無須過深探討,只須要讓學生知道做任何事情,只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地追求,就一定會成功的道理,就可以了。可看著那一只只急切而顫動的小手,我真的不忍心泯滅了孩子們暢想的火花,可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恐怕是完不成了,我輕輕地吐了一口氣。
“那好,誰來說一說你自己的想法?”
聲音洪亮的小茹站起來:“老師,我認為老奶奶可以賣花籽兒,肯定會掙錢的。”
“辦法可行。”
“老師,我認為,老奶奶應該把花籽培育成花苗再賣,雖然辛苦一些,但可以大大地提高利潤呀!”平時少言寡語的小雪,居然也在遐想的驅動下,勇敢地站起來了。
“你的創意更加具有實在意義,非常好!”我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
她的小臉漲紅了,居然有些羞澀、欣喜若狂。
“老師,我覺得老奶奶還應該在培育白色金盞花的基礎上,再培育出一些新品種。”具有權威而又穩健的班長提出了更高的想法。
“是什么樣的新品種?”
幾乎全班同學都躍躍欲試地舉起了小手。我隨機點了幾名平時最不愛發言的同學:黑色金盞花,七色金盞花,透明金盞花,兩色相間金盞花,帶白點的金盞花……
簡直是一群“幻想家”!
我拍了兩下手掌,熱鬧的班級頓時安靜了下來。
“同學們,你們為老奶奶設計的賺錢策略很好,老奶奶知道了一定會感謝你們的。可是,你們知道嗎?要想掙到錢,首先得干什么?”
“把各色金盞花培育出來。”
“那么,在老奶奶身上有種什么精神最值得我們學習?”
“目標專一,不斷探索的精神。”
此時,清脆而又悅耳的下課鈴聲響起了……
可能我們很多老師,在新課改中,依然犯了“教師一言堂外加幾生言”的錯誤,唯恐學生把話題扯遠了,浪費了40分鐘的課堂有效時間,教學任務完不成。重難點的知識,不是學生探究出來的,而是由我們老師直接教出來的。既然天上可以掉餡餅,學生為什么又要去動腦思考尋找呢,守株待兔多好呀。對于那些不愛動腦而又惰性比較強的學生,很難再看到他們把小手高高舉起,日久天長,也就阻礙了很多學生閱讀分析能力的提高。
我們不妨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看看他們會說出怎樣的妙語連珠、奇思妙想。希望在白色金盞花的映襯下,再次看到那一只只晃動的小手。
(作者單位:富裕縣逸夫學校)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