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問,一年當中我們雜志社最忙的是哪一個月,那么我相信雜志社全體人員的答案肯定會是:“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評選這一個月。
其實,這不是一般的自然月,而是我們按照每年發動機評選活動的工作安排,而習慣將該時間段稱為“評選月”。當每年的發動機評選開始之后,無一例外這就是雜志社最忙碌的時候,不僅是因為人手少,需要測試的車輛多,也是因為那句話:細節決定成敗。對于發動機評選這樣的大型活動,可謂事無巨細,但西瓜芝麻都要抓,因為這是一項很系統很嚴謹的工程,而這項工程中最核心的部分,無疑就是所有參評發動機的測試工作。每年的10月中下旬,從參評廠商的測試車輛全部集中到雜志社來的那一刻起,繁忙的發動機評選的測試工作也由此緊張地展開。
作為汽車的動力來源,發動機的性能會直接影響到汽車的動力性和舒適性等評價指標。對于每一款參評的發動機,除了要在動力性、技術先進性、節能減排、市場表現、現場評測等方面對參選發動機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之外,對于它們所裝配的車型,也需要各評委以及試車小組成員對此要有詳盡的測試記錄和試車感受來做輔證。
在每一年的評選中,我們都會將所有的參評發動機按照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兩個陣營來進行劃分,因為自主品牌發動機產業的蓬勃興起(包括國有汽車公司與草根出身的地方股份制公司和民營公司)使得如今的中國汽車市場,已不再是跨國公司或合資公司的獨角戲,而是兩股勢力兩個陣營的同臺演出。
雖然二者的起點不一樣,但這是一場真刀真槍、不折不扣的競賽,一場嚴酷的PK!
只不過對于這場競賽的裁判來說,要做到客觀、公平、公正,顯然不是一項很輕松的工作,顯然需要我們的評委團成員在評選工作時能夠拋開成見,以更加務實和更加寬容理性的心態去對待發動機評選舞臺上同臺較量的每一位選手:不論它們是來自合資品牌的選手,還是我們自己土生土長的自主品牌選手。我們都必須懷著尊重的心態去認真的對待每一位參與競爭的選手。
雖然差距仍然存在,但我們也很自豪和驕傲,因為在一年又一年的發動機評選中,我們驚喜地發現自主品牌廠商在發動機技術上已經一年比一年展現了較大的進步,設計也是逐年有了改進,已經從早些年的“山寨”現象里走了出來,有了完全靠自己研發的發動機產品。
而也就是在這樣的一年又一年的發動機評選中,不知不覺地,“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評選活動已經五周歲了。在過去的五年里,我們付出了艱辛的勞作,不過很值得欣慰的是,我們評選活動也收獲了在行業內良好的影響力,這些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過發動機評選的這五年。或者說,以發動機評選的名義,在這短短的五年里,我們見證了自主品牌發動機產業在切切實實地崛起!
我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個五年,真正的“中國心”能夠更加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