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評估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的臨床療效。方法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第一次急性發作時立即行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治療,分別于治療后15min、30min、1h、2h、24h測量眼壓,并于治療后2h檢查房角開放情況。結果 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后15min、30min、1h、2h患者眼壓值明顯低于常規藥物治療組患者的眼壓值?;颊呒す庵委熀?h的房角開放情況明顯優于藥物治療組。結論 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優于傳統藥物治療。
[關鍵詞]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
[中圖分類號] R779.6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4-54-02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作期迅速降低眼壓至關重要,常規傳統藥物治療通常起效較慢,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應用藥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壓,還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全身系統疾病禁忌全身應用降眼壓藥物。本文通過觀察2008年2月~2009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42例(眼),比較了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治療與常規藥物治療的臨床療效。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將2008年2月~2009年2月于我院就診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首次發作就診且未使用過抗青光眼藥物治療,眼壓40mmHg以上。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組為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組,42例(眼);對照組為常規抗青光眼藥物治療組,48例(眼),其中男38例,女52例;年齡46~80歲;視力:眼前手動-0.25;眼壓值為40.2~70.8mmHg。
1.2方法
1.2.1對照組應用常規降眼壓藥物:1%毛果蕓香堿點眼,每5~10分鐘1次,1h后改為4~6次/日;美開朗滴眼液(鹽酸卡替洛爾)點眼,2次/日;口服尼目克司(醋甲唑胺)50mg,每日2次,20%甘露醇(1~1.5)g/kg 體重快速靜滴。
1.2.2治療組①術前處理:1%的毛果蕓香堿縮瞳。②儀器設備:日本NIDEK公司的GYC-2000倍頻532激光治療儀。③激光參數設置:光斑大小500μm,時間0.5s,功率200~400mW。④方法:表面麻醉后,在Abraham激光透鏡的引導下,盡可能對準最周邊的虹膜,功率設置以產生一個明顯可見的基質收縮為度,收縮可以立即使周邊前房加深,光斑間隔1~2個光斑距離,治療過程中隨時調整能量,忌產生氣泡及色素逸出,360度房角光凝20~24個點數。⑤術后處理:立即用非甾體類激素點眼,并于治療后15min、30min、1h、2h、24h分別測量眼壓,術前及術后2h行UBM 房角檢查,檢查房角開放情況,以眼壓降至≤21mmHg為治療成功標準。
2結果
激光治療組在術前、術后15min、30min、1h、2h、24h的平均眼壓分別為(58.7±11.2)mmHg、(32.3±9.1)mmHg、(23.2±8.5)mmHg、(20.5±10.2)mmHg、(16.3±6.6)mmHg、(12.3±5.2)mmHg;藥物治療組在治療前、治療后15min、30min、1h、2h、24h的平均眼壓(57.1±12.1)mmHg、(45.4±10.3)mmHg、(35.5±11.6)mmHg、(30.2±10.3)mmHg、(22.4±10.3)mmHg,(13.2±6.8)mmHg,t檢驗比較兩組在治療后不同時間點的眼壓值,在15min、30min、1h、2h眼壓值有統計學意義(P<0.05),24h兩組眼壓值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圖1)。激光治療組患者于術后2h視力有明顯改善,指數至0.3,角膜基本透明,周邊前房加深,瞳孔大小恢復至4~6mm,平均約5mm,所有患者沒有出現明顯的并發癥。比較激光和藥物治療組的治愈率,χ2檢驗顯示激光治療組明顯優于常規藥物治療組(P<0.05)(表2)。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組2h后治愈率(78.6%)明顯高于藥物治療組(43.8%)。激光治療后2h房角開放情況明顯優于藥物治療組(P<0.05)(表3)。
3討論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的病理機制多因瞳孔阻滯,前后房壓力失衡,虹膜前膨隆,前房角迅速廣泛關閉,開始多為功能性,如不及時控制可發展為器質性粘連,并造成視功能的嚴重損壞,所以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作期迅速降低眼壓至關重要[1]。常規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全身給予高滲劑和碳酸酐酶抑制劑,局部給予抗青光眼降眼壓藥物,以迅速解除房角關閉降低眼壓,但藥物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起作用,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應用藥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壓,同時,不管是全身應用甘露醇還是乙酰唑胺,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特別是對伴有心、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造成嚴重后果。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間,嚴重的角膜水腫、前房反應及極淺的前房不能及時行周邊虹膜切開術,同時高眼壓狀態下的抗青光眼手術比眼壓降至正常狀態后手術的危險大得多,術中和術后容易發生如惡性青光眼、驅逐性脈絡膜上腔出血等嚴重的并發癥。
Lai等[2]將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和傳統的全身藥物治療發作期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進行比較,周邊虹膜成形術在最初的2h內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眼壓。從我們的研究(表1)可以看出,激光治療組治療后呈直線快速下降,并基本降至正常,治療成功率78.6%,而藥物治療組眼壓呈逐漸緩慢下降,2h內眼壓降至21mmHg以下者只有43.8%,可以看出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可以迅速降低急閉青光眼急性發作期的眼壓,使其快速轉入緩解期,避免視神經的永久損害,保護視功能,同時為隨后的手術治療準備條件。
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是通過激光光凝周邊部虹膜,使之收縮繃緊,壓縮光斑處基質,機械性拉開前房角,使關閉的前房角重新開放,房水沿正常引流途徑順利流出,迅速降低眼壓[3],該方法簡單有效。而藥物治療如高滲劑是通過濃縮玻璃體或者減少房水的產生(如碳酸酐酶抑制劑),并沒有直接作用于阻滯的房角。從表3可以看出2h激光治療組的房角開放≥1/2周眼占76.2%,而藥物治療組只有41.7%,從而可以看出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可以迅速使關閉的前房角重新開放、降低眼壓,同時降低前房角永久粘連和轉為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的幾率。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的術后并發癥有角膜灼傷、角膜內皮損傷、前房反應加重、瞳孔散大及變形、虹膜出血、虹膜萎縮等[4],我們所有的激光治療組除見瞳孔輕度散大及變形外未見其他嚴重并發癥。
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能迅速地使發作期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眼壓下降,不僅簡單有效,并且大大地降低了全身藥物治療的毒幅作用及高眼壓行濾過手術的風險,目前已經逐漸在臨床應用,但是對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遠期效果仍需進一步進行中長期的追蹤觀察。
[參考文獻]
[1] 周文炳. 臨床青光眼[M]. 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491.
[2] Lai JSM,Tham CCY,Lam DSC,et al. Limited argon laser peripheraliridoplasty as immediate treatment for an acute attack of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a preliminary study[J]. Eye,1999,13:26-30.
[3] Sassani JW,Ritch R,McCormick S,et al. Histopathology of argon 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J]. Ophthalmic Surg,1993,24:740-745.
[4] Lam DSC,Lai JSM,Tham CCY. Immediate argon 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 as treatment for acute attack of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 preliminary study[J]. Ophthalmology,1998,105:2231-2236.
(收稿日期:20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