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樹立正確政績觀,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要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形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力量。加強監督是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環節,如何加強對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是新形勢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課題。結合多年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實際,筆者認為對領導干部實施充分有效的監督,必須充分發揮各種監督主體和監督方式的作用。
一、提倡自我監督,增強權力主體接受監督的自覺性
提倡有原則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永遠是集體健康氣氛的證明,是教育和動員人們實現本系統目標的手段。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領導者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高超的技能,而且還應該經常進行自我監督,及時發現自己的缺點。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領導干部增強自我監督意識、提高接受監督自覺性、切實做到拒腐防變的基礎性工作。要深入研究新形勢下思想教育的規律和特點,不斷加大反腐倡廉教育力度。一要從戰略上整體部署。把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宣傳思想工作的總體部署,納入各級黨校和干部培訓的教學計劃,作為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實現領導干部經常受教育、一般干部定期受教育制度化。二要從形式上創新載體。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把革命傳統教育、警示教育、體驗式教育和典型教育等形式結合起來,改進教育方法,增強教育效果。三要從工作上形成合力。進一步健全黨風廉政宣傳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充分調動各種媒體和群團組織的參與,增強廉政宣傳教育的整體效應。通過多形式、多層面的思想教育,提高領導干部接受監督、廉潔從政的自覺性。
二、加強黨內監督,突出監督的主體性
權力具有二重性,英國歷史學家艾克頓曾指出,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加強黨內監督,既是我們黨的性質、執政地位及肩負的歷史使命所決定的,也是權力二重性所決定的。黨內監督是加強對領導干部監督的主要手段,要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嚴格落實《黨內監督條例》。一要突出黨內監督主導作用,認真落實黨內監督各項制度。加強對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重大事項報告、詢問和質詢、談話和誡勉、輿論監督、罷免和撤職等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推進黨內監督制度化、規范化。二要拓展黨內民主渠道,積極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黨內監督中的作用。落實《黨員權利保障條例》,提高黨內生活的透明度,讓黨員對黨內事務有更多的了解和參與,以便行使民主監督。要積極推進黨務公開,認真執行黨內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情況反映等制度。三要完善紀律檢查體制和工作機制,更好地履行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的職能。黨內監督條例明確各級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理解、支持和自覺接受紀委的監督,不斷改革和完善現行體制,創新監督方式,賦予必要的權力和手段,增強其權威性。各級紀委也要適應形勢需要,不斷提高黨內監督水平。
三、實施聯合監督,增強監督的實效性
加強黨內監督,并不意味著排斥或拒絕黨外監督,應當把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緊密結合起來,開展聯合監督,形成監督的整體合力。一要探索與人大、政協監督的聯合監督機制。基于人大、政協和紀檢監察機關在監督對象上有交集,在監督內容上有相似性,在監督效果上有互補性,以及監督目的的一致性,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黨內監督主導作用和組織協調職能,建立三個監督主體聯合監督的機制。二要探索與新聞輿論監督的聯合監督機制。新聞輿論監督本質上是人民群眾的監督,透明度高,信息量大,傳播范圍廣,社會影響深,具有其他監督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優勢,在電視臺、報紙、廣播電臺開辟專題欄目,開通熱線電話,公開曝光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報道反饋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正確對待和接受輿論監督,主動聽取新聞媒體的意見,推動和改進工作。
四、鼓勵群眾監督,增強監督的廣泛性
群眾監督,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一種最主要的監督方式。它是指公民個人和集體以及基層自治組織對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只有依靠、重視人民群眾監督,才能最廣泛地代表人民群眾,把政府的事情做好做扎實,把國家的事情做好做強,將人民的事情做好做滿意。群眾監督是最直接的監督,人民群眾監督的徹底性和巨大作用是任何監督主體不可替代的。依靠群眾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是加強監督的力量之源。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人民群眾的眼睛最亮,對領導干部的優劣和是非功過看得最清楚,對干部是否廉潔最有發言權。一要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要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營造群眾能夠監督、敢于監督、善于監督的良好氛圍。通過設立舉報箱和舉報電話、領導接訪、向群眾發放監督卡等形式,使群眾把需要反映的問題及時反映上來。建立黨風廉政監督員制度,對黨風、政風、行風進行監督、監測和監控,提出工作意見建議等。二要切實保障群眾參與監督的知情權。要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和公用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利用新聞媒體把有關政策、辦事程序、辦事結果等公布于眾,實施陽光操作。要積極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擴大群眾參與的范圍,增加群眾測評的分值,保證群眾的監督權利落到實處。
五、探索家庭監督,增強監督的時效性
家庭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單元,家庭監督是其他監督形式的重要補充。其他監督形式是8小時內的監督,家庭監督則是8小時外的監督。積極探索家庭監督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發揮家庭監督在廉政建設中的作用,對于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要高度重視家庭監督的獨特作用。家庭成員及時提醒、常敲警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警醒、教育和挽救領導干部。其次,要強化領導干部家庭成員的監督意識。可以通過不定期召開家屬座談會,宣傳家庭監督的作用,交流家庭監督的經驗。再次,廣泛開展家庭助廉活動。在重要時段通過召開“廉內助”座談會、贈送廉政信卡、發廉政倡議書等形式,提醒領導干部家屬把好廉潔關,督促領導干部凈化生活圈,純潔社交圈,及時批評和制止違紀違法的苗頭。開展家庭監督,拓展了廉政監督的時間和空間,實現了全方位和全天候的監督,對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發展網絡監督,增強監督的精確性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網民通過互聯網了解國家事務,發表意見建議,提供信息線索,行使民主監督權利,從而使虛擬的網絡變成了現實的監督平臺。正因網民參與的廣泛性和自由性,使得網絡監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并且網絡監督正逐步被公權力認可,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實施網絡監督時,計算機網絡技術在信息生成的過程中,格式和內容是規范的,通過將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辦事程序等輸入計算機程序,用無情的電腦代替了有情的人腦,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使監督更加精準、更加規范。一要積極開發電子政務系統。如電子審計系統、政府網上采購系統、遠程評標系統、電子監察系統等,通過電子軟件的運用,切實加強對領導干部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規范領導干部用權行為。二要積極推行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將重要審批事項全部進行網上審批,發揮超前防范、動態監管和硬性約束的作用,有效杜絕違反程序、暗箱操作等違紀違法行為,促進各部門依法行政。同時對審批過程實施全程監控,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作者系睢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