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聚凹地效應
物華藏天寶,天寶為地標;地靈出人杰,人杰創偉業。民權,一片鐘靈毓秀之地,產業集聚,風生水起,莊子故里又見新的傳奇。這里有中國畫虎第一村,葡萄美酒夜光沉,秋水龍澤河蟹鮮,綠色屏障申甘林,雙塔流芳狀元第,千年古剎數白云……這些人文元素,經過歷史積淀,業已成為民權寶貴的資源含蘊。而今日民權之魂,則是民權縣委、縣政府在商丘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率領86萬人民,運用科學發展觀,將民權發揮到極致,把民生提煉成精神,以“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的博大胸襟,縣域經濟敢于亮劍,產業集聚叱咤風云。
2009年,民權產業集聚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全省180個產業集聚區之一,按照省發改委的批準,民權縣產業集聚區為15.9平方公里,是全省縣級規模較大的產業集聚區。當時建成區2.4平方公里,發展區7平方公里,控制區6.5平方公里,整個集聚區分為制冷產業區、食品加工區、綜合產業區等三個功能區。制冷產業區7.5平方公里,食品加工區 4.7平方公里,綜合產業區3.7平方公里。并確定制冷機械制造和果酒食品加工為集聚區兩大主導產業。
民權縣委書記江文玉這樣說: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戰略構想,決心探索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作出了“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化體系和自主創新體系”的戰略部署,這對民權是一個良好的機遇。民權地處中原腹地,處在隴海、連霍、國道310三大交通動脈上,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又有一定的產業基礎,理應抓住機遇,奮發有為,實現民權更高層次上的“爭先晉位,跨越發展”。
兩年來,民權縣委、縣政府在商丘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戰危機,保增長,遵循“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的原則,把產業集聚區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抓手,強力推動產業集聚區建設。今年,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加強管理、提升形象、壯大規模、增強引力”的發展思路,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提升項目質量,完善服務功能,使集聚區建設步入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今年截至10月底,產業集聚區內實現營業收入39億元,占市下達目標的86.6%,工業項目完成投資25.76億元,占市下達目標的80.6%。集聚區內企業上繳稅收3700萬元,其中制冷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8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46%,上繳稅金1600萬元,占集聚區內企業上繳稅金的43%。產業集聚區內入駐企業總數85家,企業從業人員已達1.5萬人,成為民權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今年上半年,商丘市產業集聚區建設考核排序,民權縣產業集聚區位列第一,隨后,在河南省組織的產業集聚區“創10優”活動中,民權縣產業集聚區榜上有名。河南省副省長張大衛曾到民權考察指導產業集聚區工作,靈寶市、開封市、永城市等地的相關領導慕名參觀學習,央視及省主流媒體進行了深度報道,民權產業集聚區正揚名全國,走向海外,在承接國家經濟戰略轉移、構建中原經濟區、實現河南振興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重在持續重在提升
審視國際國內經濟發展遠景,根據國家產業轉移以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戰略部署,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的實踐要領,承接產業轉移,促使產業升級,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這是新時期經濟發展的新課題。
縣長王仲田認為:解決好什么是發展、為什么發展的問題,才有發展的動力;解決好怎樣發展的問題,才有發展的方向。民權這幾年之所以快速發展,取決于他們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為民上,發展是民權第一要務。但經濟發展到今天,增長方式不轉變就不會有新的突破。他們正是按照省委 “四個重在”的實踐要領,積極調整發展思路,把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作為產業集聚區建設的主導思想,立足自身優勢,突出產業特色,做好統籌協調,保持民權產業集聚區發展的良好勢頭不變。
鑒于此,民權產業集聚區業已確立了“323”發展目標,即主要建設制冷加工、食品加工、綜合產業三大功能分區;大力發展以制冷為主的機械電器制造和以葡萄酒為主的食品加工兩大產業集群;努力打造全國制冷產品生產、冷鏈運輸裝備和河南省果酒食品深加工三大產業基地。
目前,民權產業集聚區內的制冷設備制造和葡萄酒加工兩大主導產業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一是制冷產業冷氣襲人,投資超億元的松川冷藏車、兆邦電器擴建、冰熊冷藏車三大企業二期工程建成投產,香雪海冰箱冷柜項目、偉明制冷配件項目、飛龍電器項目和維雪制冷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二是果酒食品加工業發展紅火,天瀛食品、喜洋洋食品等一批“半歲企業”“周歲企業”當年建設當年投產。德榮清真食品、九鼎葡萄酒新廠等項目業已奠基,正開工興建。企業集群抱團發展、產業集聚縱深擴張的態勢良好,為民權產業集聚區長遠發展、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民權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馬德偉這樣告訴記者:制冷產業和葡萄酒生產本是民權兩大傳統產業,這兩年選擇并提升這兩大產業,是看準了它們的基礎優勢與發展潛力,是“持續”和“提升”的必然要求,是科學理性的現實選擇。一是企業具備發展基礎?!氨堋迸评涔裨谏鲜兰o九十年代就是中國輕工總會定點生產的制冷產品,座落于民權的河南省冷柜廠曾是“河南省工業戰線十面紅旗”之一。但是,在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民權制冷產業發展陷入低谷,不過,它卻造就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經過近些年的改制與調整,民權制冷企業機制逐漸盤活,產品不斷豐富,規模日益擴大,管理和技術骨干出現回流。“冰熊”牌冷藏汽車,已占有全國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具備了快速發展的條件?!懊駲唷迸破咸丫剖菄鴥戎放?,經過這么多年的市場大浪淘沙,幾經沉浮,更加濃郁清純。二是產品市場需求強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冷鏈運輸、冷藏產品需求量不斷擴大。三是產業輻射帶動力強。制冷產業鏈條較長,從鋁薄板、銅管加工到壓縮機等機電器件,再到外包裝材料,一個龍頭企業的興起,帶動了一大批下游配套企業和拉動了二三產業的發展。葡萄酒加工更是一條農業產業化的引擎,民權素有葡萄王國之稱,葡萄種植業規模將會因此而拉動。
今年10月8日,河南省副省長史濟春在省政府要聞專報上作出專門批示:制冷產業在民權是有條件的,一定要發揮已有的條件和優勢,加大招商力度,做大做強制冷產業。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國家產業轉移戰略和民權產業集聚區迅速隆起給制冷產業和葡萄酒生產帶來新的生機。
重在統籌重在民生
產業集聚區建設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更是社會系統工程。民權縣委、縣政府立足民生,統籌城鄉,調動全局,走活了產業集聚區這盤棋。這除了決策者正確決策,還有多種動因。記者感到,民權發展無雜音,上下左右一條心,良好的環境和創業的氛圍,注定了民權是招商引資、產業集聚的贏家。
記者在民權產業集聚區采訪,見到了城關鎮黨委書記底興龍,他正在為集聚區內的一所學校的搬遷而奔波。見他風風火火、一身風塵的樣子,記者實在不愿打攪他,只好見縫插針,就地采訪他幾句。底書記告訴記者:“現在整個民權干部作風都是這個樣子,這是產業集聚區建設逼出來的,就連江書記、王縣長、姬脈常副書記等所有縣領導都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日,我們更不敢耽擱和懈怠……”
記者了解到,民權產業集聚區15.96平方公里,80%在城關鎮區域內。底書記的觀點——承載是一種信任與責任,那他肯定要比別的鄉鎮付出的多。他們立足“三個服務”(即服務產業集聚區、服務招商引資、服務項目建設),強化大局意識,在產業集聚區建設中走在全縣的前列。今年,民權產業集聚區三橋七路建設都是在城關鎮境內實施的,他們做到了服務無盲區,配合無縫隙,保證了質量,提前了工期。
底書記還告訴記者:產業集聚區開發,城關鎮拆房200多間,遷墳400多座,全鎮 11萬多人口,農村人口占4萬,還有7萬畝耕地,失地農民的穩定是個大問題,縣里制定了不少補救措施和優惠政策,但這要靠鎮里去落實。比如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逼著他們在產業集聚區內做文章,其實也是改革成果怎樣與人民共享的問題。對于有拆遷任務的6個村,6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60元的養老金,另外村里正緊鑼密鼓地建設安置房。
記者還了解到,鑒于城關鎮所處的區位,招商任務勢必繁重。但底書記他們認為,招商引資事關民權大局,事關產業集聚區的成敗,招商引資是底書記他們的“天字號”工程,只有拿出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的氣魄,放手一搏,他們沒有別的路選擇。一年多來,香雪海、飛龍電器、松川冷藏、九鼎葡萄酒新廠、維雪制冷等5個總投資10億以上的項目已入駐民權產業集聚區,底書記他們功不可沒。
底書記說,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戰斗剛剛打響,不知道還有多少個挑戰在迎接著他們……
“建立民情民意懇談制度,是加強政府職能部門與人民群眾相互溝通的重要舉措。愿這張精美的‘連心卡’成為我們友誼的橋梁、聯系的紐帶。誠懇歡迎您對住房局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積極建言獻策,共同攜起手來精心打造民權這個共有的家園。”這是民權縣住房局局長張友才、黨組書記張學文在接受采訪時送給記者的一張名片,名片正面印有“民情民意連心卡”字樣,并印有名片主人的姓名、職務及聯系電話。名片背面印的則是上面的這段飽含期待、真情表白的話。在場的住房局副局長汪培明、紀檢書記閆平也都有這樣一張“連心卡”,只是背面根據各人的職務不同而承諾的內容不同罷了。
記者采訪張友才主任時,感到他渾身上下有著一股敢為人先、敢為標桿的沖動,很有軍人作風。
一是在培養隊伍、轉變作風方面,他敢說“向我看齊” 、“有紅旗必扛” 、“有第一必爭”,志在必得的秉性使他帶出了一支過硬的隊伍,在產業融城中拔頭籌、立奇功。民權產業融城,就是進行“三區”(即老城區、新城區和產業集聚區)建設??h委、縣政府的主導思想非常明確,老城區穩步推進,新城區加大力度,集聚區刻不容緩。就說新東區總面積7.5平方公里,起步區2.4平方公里,2008年正式啟動4橫6縱道路建設,6個景園和9個住宅小區建設,人民會場、人民醫院、人才交流中心等10個行政事業單位相繼開工,這下,住房局全面出征,從規劃設計,到配套建設,哪一個不是倒排工期,哪一個都要住房局布陣用兵。但說縣城照明設施,近三年安裝的路燈,是設縣80年來的總和……張友才局長面對記者自豪地說:民權縣城沒有黑暗的角落。
二是在親商愛民、依法行政方面,他秉承“水火不容”“血水相融”的理念,親疏有度、賞罰分明的做派使他在外商和市民中享有美名。對來民權投資的客商,張友才有一句話就是“住房局就是你的家,有啥困難請說吧”。企業落地,住房局的服務同步介入,辦理手續,協調部門,全程服務,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發放便民服務卡,召開民意懇談會,對遇到困難的企業,主動上門,盡地主之誼,幫客商所急,“血水相融”的親情助推民權以商招商。但對于損商排外、影響發展的行為他深惡痛絕,依法處置,“水火不容”。張局長服務民權大招商、建設產業集聚區表現出來的劍膽琴心,正是民權各職能部門干事創業的一個縮影。
在民權產業集聚區,記者采訪了中國·香雪海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趙鵬。香雪海的總部在寧波附海工業區,隨著新一波沿海經濟向中西部轉移的步伐,香雪海與民權產業集聚區演繹了一段鳳落梧桐的佳話。
趙鵬告訴記者:“香雪海將在民權產業集聚區投資12個億,打造中原有影響的制冷設備生產基地,從今年6月28日項目簽約到11月18日第一條生產線建成投產,不足5個月。我們計劃再上4條生產線,年產冰箱300萬臺,產值將達到30個億,為地方提供稅收億元以上……”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規模的企業,最初選址并不在民權。據趙鵬介紹,香雪海最初意向選址是在江蘇的徐州和安徽的滁州,最后入駐民權產業集聚區完全是因為以下因素:一是民權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在不斷提升,環境在不斷優化,民權的“綠卡”政策令客商心動;二是香雪海集團發展戰略定位調整,企業沿海就是背靠大海,產品覆蓋圓周率僅為半圓,民權地處中原,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得中原者得天下;三是國家家電下鄉政策拉動,香雪海產品已被國家認定為下鄉產品,中原三級以下市場可謂海闊憑魚躍;四是民權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的攻略技高一籌,換位思考,富商親商,細節決定成敗。趙鵬多次提到縣委書記江文玉、縣長王仲田、副書記姬脈常、副縣長李友先、管委會副主任陳進領、馬德偉等產業集聚區的領導待他比親人都親,歸家的感覺是那樣美好,感恩之心將化作產業報國。
背景鏈接
民權縣是商丘市的西大門。1928年經時任河南省國民政府主席馮玉祥批準,取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之“民權”而置縣。全縣18個鄉鎮,529個行政村,86萬人,縣域面積12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7萬畝。2002年被國家批準為扶貧開發重點縣,2006年榮獲省級衛生縣城稱號。2009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河蟹之鄉”, 2010年入選“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示范縣”,被省政府評為企業發展服務年活動先進單位。民權區位優越,隴海鐵路、310國道和連霍高速橫貫全境,民太、民菏公路縱穿南北。民權是文哲大師莊子故里,是“中國畫虎第一村”所在地,有秋水湖、龍澤湖、黃河故道大堤、申甘防護林帶等眾多自然景觀,素有“泡桐之鄉”、“葡萄王國”之美譽,是全國首批“平原綠化先進縣”、“國家級生態農業建設示范區”和“全國油料百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