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羅山縣委高度重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后開展了“三級黨建聯創”、“雙強”工程等黨建活動,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顯著增強。但通過多年的黨建工作實踐,我們依然感到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抓手不多,尤其是無職黨員作用發揮不明顯。為此,我們結合創先爭優活動,經過深入調研,提出了在全縣農村和城市社區黨員中廣泛開展以“爭當崗位示范員和競選星級黨員”為主要內容的“爭員競星”活動,通過這一活動,使廣大黨員肩上有職責、想干有崗位、干好有榮譽,有效激發了廣大黨員創先爭優的熱情和活力,充分發揮了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和諧穩定。
一、公開“爭員”,同臺競技展風采
我們把爭員上崗作為活動的關鍵環節來抓,為有能力、甘奉獻的黨員服務群眾創設條件,提供平臺,引導廣大黨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創先爭優。
一是圍繞中心,科學設員。圍繞土地流轉、產業發展等當前農村工作中心,設置了土地流轉員、資金協調員等8個示范性崗位,并明確了人員的職責和任務。在此基礎上,要求各村(社區)黨支部根據村情,結合黨員自身特點,因村制宜,因人制宜,科學合理設置其他黨員示范崗位,確保崗位設置符合實際,便于操作。
二是引入競爭,公開薦員。按照個人自薦、民主推薦的原則,組織黨員踴躍競崗。通過民主薦員,把一大批能力強、威信高的黨員選拔為示范崗位黨員。
三是嚴格把關,組織定員。在民主推薦后,要求村(社區)黨支部綜合個人自薦、民主推薦的情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確定上崗黨員人選。
二、評比“競星”,群星爭艷競風流
我們在讓有能力黨員開展“爭員”活動、形成示范帶動效應的同時,在全體黨員中開展“競選星級黨員”活動,既體現了創先爭優的內在要求,又增強了“爭員競星”活動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一是全員參與“競星”,體現廣泛性。要求村(社區)黨支部所屬的全體黨員都要參與評比競星。對上崗黨員,重點考評上崗表現及履行職責情況;對“爭員”或支部認定后未上崗的黨員,重點考評其落實服務群眾計劃情況,確保在評比競星上實現黨員全覆蓋。
二是分級設置標準,體現差別性。我們根據黨員在思想政治、聯系和服務群眾等五個方面的表現情況對黨員進行百分制考評,讓廣大黨員干有目標、評有標準、爭有方向。
三是注重運用結果,體現激勵性。縣委和鄉鎮、村兩級組織對獲得星級的黨員分別進行表彰獎勵,讓星級黨員在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待遇,奉獻上有肯定,服務上有褒獎,激發了黨員創先爭優的熱情。
三、強化責任,健全機制作保障
工作中,我們著力建立健全活動的長效機制,確保了“爭員競星”活動的深入推進。
一是完善組織體系。成立了“爭員競星”活動領導小組,制訂下發活動實施方案,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組織,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為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是強化輿論宣傳。利用電視、報紙等多種形式,宣傳開展“爭員競星”活動的目的、意義。舉辦“爭員競星”活動業務培訓會,對活動骨干人員進行培訓。確定了38個“爭員競星”活動示范村,先行示范,以點帶面,然后在全縣全面鋪開。同時,在活動中及時樹立發展一批新典型,在全縣營造了學先進、當先進、超先進的濃厚氛圍。
三是嚴格督察考評。縣委成立6個督導組,經常深入到鄉鎮、村(社區)檢查指導“爭員競星”活動開展情況,通過召開經驗交流會、現場促進會等形式,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鞭策后進,推動活動均衡發展。同時,還建立了典型選樹和公開承諾機制,制定了活動考評辦法,并將此項工作作為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職責的一項重要內容。
四、拓展延伸,凝心聚力結碩果
為及時推動“爭員競星”活動成果轉化升級,我們聚集各種爭創優勢,產生共振效應,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踴躍爭先的局面。
一是在活動范圍上求廣。在活動中,我們及時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在抓好黨員開展活動的同時,將“爭員競星”活動的范圍向入黨積極分子、群團組織成員等群體延伸,要求他們結合各自職責,按照“爭員競星”的要求和星級標準,開展爭創活動。
二是在活動方式上求新。為提升活動效果,我們積極創新活動方式,使活動貼近于生活、貼近于工作、貼近于實際,引導廣大黨員群眾積極投入到爭創活動中來。
三是在活動效果上求實。我們始終把能否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和諧穩定作為衡量活動成效的標準。活動中,把廣大黨員“爭員競星”作為破解試驗區建設新難題,推進農村改革新發展的一個抓手,讓黨員在服務大局、改善民生、在共促和諧中創先爭優。通過“爭員競星”這一活動載體,進一步激發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的活力,有力地推動了全縣創先爭優活動的深入開展。
(作者系羅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