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在2010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了“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極強烈責任感”,筆者認為“三平精神”是盧書記對河南精神內核的生動展現和總結,也應該成為每一位紀檢監察干部人生追求的新境界。
一、 低調做人、志存高遠是提升自身素質的思想基礎
盧書記提到的“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筆者認為,可以理解為低調做人,志存高遠。落實在行動中,就是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擺正為民服務的公仆位置
鄭州市紀委書記王璋曾在市紀委監察局加強作風建設會議上強調,紀檢監察部門是一個政治性、政策性和原則性很強的部門,紀檢干部身上承擔著黨和國家賦予的責任,肩負著百姓的信任和期待,樹立公權公心公仆意識對紀檢監察干部尤為重要。紀檢監察干部只有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人民公仆,才能真正深入基層聆聽群眾心聲,俯身為一方百姓排憂解難;才能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自覺接受黨規政紀的約束,防止在妄自尊大中放縱個人意志;才能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正確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權力,防止自己被權力之劍所傷。只有紀檢監察干部低調做人,才能夠正確地把握自我,名利上就會有滿足感,能力上就會有危機感,辦事上就會有求實感,從而不斷提高思想境界,增強黨性修養,促使個人素質的綜合提升。
(二)樹立勤政為民的遠大志向
《菜根譚》曰:“平民肯種德施惠,便是無位的卿相;仕夫徒貪權市寵,竟成有爵的乞人。”我們每個干部肩扛著歷史發展的重任,手拿著國家和人民的俸祿。尤其是紀檢監察工作,政治性很強,是黨的工作,每位紀檢監察干部都應該心系國運,盡心盡力,一心為人民,這是忠誠的最高境界。只有牢固樹立起“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遠大志向,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才能不愧民族賦予的使命和責任。
二、 戒驕戒躁、積極熱情是提升自身素質的心理支撐
盧書記稱贊的“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筆者認為,可以理解為戒驕戒躁的平常心和積極熱情的進取心,就是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堅持虛懷若谷的學習態度
各類信息瞬息萬變,龐雜知識日新月異,社會生活飛速發展,現今的時代要求我們不僅要有與時俱進的意識,還要有創新開拓的思維,更要有一顆摒棄浮躁的平常心。就是要我們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虛心向書本學習,向生活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老老實實地做學習型的紀檢干部。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提高,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理想信念,轉化為進取精神,轉化為能力水平。因學習而理智清醒,因學習而保持平和心態,純化個人生活細節,凈化個人交往環境,淡泊名利,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二)保持積極熱情的工作作風
杜利奧定律認為,充滿熱情的心態可以改變一切。其實,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距。有太多的人在周而復始的工作中倦怠麻木,有太多的人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萎靡不振。作為紀檢監察干部,只有加深對黨和人民群眾的感情,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會有明確的目標,對生活充滿熱情,狂熱地投入工作,才會保持高度的自覺,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積累經驗,錘煉心智,豐富提升自己。
三、 敬業樂業、追責問責是提升自身素質的不竭動力
盧書記稱贊的“平常之中的極強烈責任感”,筆者認為,可以理解為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和經常反思的責任意識,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得到體現。
(一)踐行敬業愛崗的職業操守
紀檢工作無小事,容不得半點疏忽。把自己的人生追求置身于社會,置身于民眾,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地做好分內事對每一位紀檢監察干部來說很重要。只有明確工作目標和依紀依法履職的具體要求,集中精力將業務弄通弄懂,才能正確執行紀檢監察各項法律法規制度,才能提高依紀依法履職的能力,成為行家里手,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
(二)強化為國利民的使命意識
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工作出色的前提,是職業素質的核心。因為有了責任心,我們才能有激情、有忠誠、有奉獻。因為有為國利民的使命感,才能把心放在工作中,把工作放在心上,用心想事,真心謀事,精心干事;才能主動放下身段,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當中,與他們交流思想,傾聽他們的真實呼聲,及時為百姓排憂解難。對工作負責就是敬業,對群眾負責就是忠誠。一個忠誠敬業的紀檢干部在綜合素質的提升方面也一定會迅速成長。
堅持“四個重在”,落實“三具兩基一抓手”,深入推進“兩轉兩提”,是目前政府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提高執行力的重要舉措。作為紀檢監察干部,我們只有求真務實,立足本職,在工作中弘揚“三平精神”,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才能為和諧社會的跨越式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鄭州市人民政府糾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