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教學手
段;教材;游戲;角色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8(A)—0057—01
新課改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要求教師要把語文這一學科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聯系起來,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攝入語文課堂,進而再把學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學習、理解并且真正地運用語文。回顧自己的教學工作,我覺得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活化教材,補充教材
語文這一學科所涉及的知識不僅僅局限于教材,因此,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最大限度地爭取語文學習的空間,打通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的渠道,從而讓學生帶著生活經驗與感受走入語文課堂,又帶著語文課堂的收獲與感悟走向生活與社會。
如,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就有意識地把《品德與生活》課本中夸家鄉、描繪家鄉的章節引進來。先引導學生自主地走向生活,使學生通過對生活進行觀察,對家長、親朋進行訪談、詢問,用網絡進行查詢等方式搜集家鄉的景觀、特產、人物和建設成就等方面的信息。然后,指導學生將了解到的情況用口頭或書面語言的形式進行加工整理,并給學生提供機會進行展示,從而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學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學以致用的快樂,體會到語文與生活的天然聯系,發現更多的語文學習資源,從而使學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語文,從根本上轉變學習方式。
引入游戲,激發興趣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一節四十分鐘的課他們不可能完全處于學習狀態。而想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發其創造性思維,無疑少不了游戲的引入。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能使學生把學習當成樂事,能使教學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在課前讓學生品嘗“游戲點心”,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預習課文,能喚起他們的學習需要,使他們進入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從而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如,生字卡片傳遞游戲,既是對字的認識與鞏固,又是對詞語的積累;猜字謎、拼裝部件成字等游戲,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掌握知識,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轉變角色,主動學習
教師只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才能自覺地參與學習活動,主動地進行學習。如,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用查字典、查資料或詢問等方式做好預習。將學生的心靈放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學習潛力就會充分發揮出來!學生的學習體會和經驗結合起來,就會內化為他們自己的一種體驗,這種體驗會升華為一種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從識字這個角度來說,就轉化為新課標提出的“主動識字的愿望”、“濃厚的興趣”,進而逐步“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新課標教學的宗旨就是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主動,學得有創意。但這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即放得太多時不易于調控,生生之間缺少合作,生字教學方法單一等。針對生字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我大膽地啟用班上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來教學生字,一個學生用一種方法來數,這樣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了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我讓學生兩兩合作組建“一幫一”互助小組,并定期進行檢查,落實合作情況。對合作得好的小組進行獎勵,以調動孩子們的合作興趣,進而為在課堂上進行多人小組合作打下基礎。同時,合作交流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體意識和協作精神。
如果教師能把學習變成樂事,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教學效果必然會大大增強,同時也還給了孩子們一個真正快樂的童年。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幸福》一書中反復強調:教育的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過程,然后才成為科學獲知的一部分。他將“精神成長”置于“科學獲知”之前,真正從“以人為本”的角度詮釋了教育的過程。因此,我們的教育應該更多地提出和實施生命教育,使學生擁有自由的空間、民主的精神、平等的對話、心靈的撞擊、成長的體驗、探索的追求、豐富的生活和未來的憧憬。真正樹立終身教育觀,讓學生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