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
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
氛圍;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8(A)—0059—01
在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的一片社會呼聲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是每位小學教師必須思考和研究的課題。目前,仍然存在課堂教學課時多、效率低和效果不理想的現象。衡量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唯一指標是學生是否掌握了所學知識。如果學生的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講得再辛苦,學生學得再認真,也是在做無用功,是低效或無效教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種需要和潛在能力,注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種形式的相互作用。高效率的小學語文教學,是通過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在知識、技能、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語言能力與文學水平等方面得到提高。
制訂教學目標,認真備課
教學目標對課堂教學具有引領作用,是一堂課的方向,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標準。因此,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突出知識、技能、學習方法和價值觀等方面,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情況和知識結構制訂分層次的教學目標,以適應不同學生的發展要求。首先,要設計學生探索、交流的學習活動。其次,要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和實例。
教師在備課中要認真設計課堂問題,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學習過程,講究教學方式的靈活性;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備課應該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不僅僅指寫教案、做課前準備、搜集教學資料等,還包括教師水平和修養的積累與提高。
鉆研課本,改進教學方法
我雖然執教語文二十余年,但在每上一篇新的課文之前,總是先通讀一遍課文,對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作出解釋;比較近義詞、反義詞,結合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進行解釋;對于要通過查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并把義項注在一旁;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標注,把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寫在空白處;標注重點詞句的含義以便在課堂上參考;在對課文內容、重點和難點胸有成竹時,開始撰寫教案。
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知識背景、學習需求,教學內容與目標確定教學設計,選擇能引發學生思維或情感的學習情境,把學習方式、內容、目標、主體有機結合起來,形成能促進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方法。有效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進行深層的語文學習活動。在實施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教學方法。
建立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改善學習狀況
和諧的氣氛能夠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建立起適中的興奮狀態,從而使便于接受新知識,并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相反,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之間存有隔閡,學生的心理狀態就會出現不均衡,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就會降低,甚至會處于抑制狀態。
要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必須先建立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間無時不在進行著微妙的情感交流,學生的情感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教學的各個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都直接影響著教學氣氛。當學生畏懼課堂發言或回答問題不正確時,教師要用親切的語言,信任的目光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當他們的學習稍有進步時,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肯定,使他們獲得滿足感,從而增強他們上語文課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就能敞開胸懷,盡情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并在討論的過程中解決難點、掌握重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改進教學手段
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信息傳播的有效載體,具有傳播信息容量大、速度快的特點。現代教育技術也是知識傳輸的有效載體,是更新教學方法,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措施,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多角度、多層次地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具有省時、多變、高效的特點。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能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生動活潑的場面,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感性材料,而且還可以啟發學生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縱深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