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新課程理念;基本理念;數學素養;
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8(A)—0021—01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構建的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目標、內容和評價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創新。這對我們廣大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必須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換角色,更新教學方法,使自己盡快進入新課程中,并伴隨新課程的實踐而成長。在數學教學方面,更新教學方法的前提是必須了解數學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一:數學的普及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類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人類用于交流的語言,是一種人類文化,具有國際通用性。可見,作為一名公民,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是必須的。
理念二: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課程標準》核心概念的內容主要包括: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和推理能力。并且從如何理解和如何培養這兩方面對其做出深度剖析和具體刻畫,旨在促使這些原本“隱性”狀態的教學,成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內容,成為新的數學課程的主題。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必須以數學素養為核心。而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實質上是要求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理念三:課程內容著眼于生活化。課標著眼于課程內容與學生主體經驗世界、情感世界的內在聯系,關注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生的需求差異而對課程內容予以不斷調整和更新。在實施建議部分,具體要求有:1. 教材內容安排上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想象世界,從而扎根于學生的心靈深處;2.著眼于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去設計課程目標,培養和優化學生綜合性的數學素養;3.教材富于開放性和探究性,既要合理安排作為共性要求的基本課程內容,又要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個性化開發和選擇的空間,特別是為學生主體留出自主取舍和拓展的空間。
由于數學新課程理念的更新,這就要求數學教學的觀念要創新。實行創新教育,可以給數學教學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教學方法的創新1.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叭绻粋€老師有能力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币虼?,興趣對求知、創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習慣的形成是學生主動掌握知識的先決條件,掌握一定的知識又是創新的先決條件。3. 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有了興趣和習慣還遠遠不夠,只有堅強的毅力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才能激發創新的潛意識。4. 拓寬數學學習的空間。教師要大膽走出課本,讓學生在課內長骨、課外長肉,激發學生潛在的創新意識。
教學手段的創新隨著信息技術的大沖浪,電腦真實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它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于是,單調的課堂一下子變得有趣了,學生們走進了多媒體教室,并嘗到了課件教學的“甜頭”。奇妙的曲線、圖形,清晰的知識結構圖,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激發了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與創新,讓他們愛創、樂創,成為勇于創新的一代新人。
教學觀念的創新教師要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數學教學模式,就必須轉變角色,轉變觀念,充分發揮創造性,依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設計探索型和開放型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去理解一個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個結論是怎樣探索和猜想到的,以及這個結論是如何被應用的,從而使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得到落實。
總之,創新教育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數學教學更需要創新教育為它注入活力,讓它向更加正確、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當然,只有把創新教育巧妙地融人數學教學中,并從某種程度上指導數學教學,才能推進數學教學的整體改革,提高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