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的2000年11月18日,九江銀行順應中國金融改革的大潮在長江之濱、匡廬之麓的九江市正式成立。十年間,九江銀行上下面對困難,玉汝于成,由創立時偏居一隅發展成為2007年起連續三年被中國銀監會評為二級行,居全國140余家城市商業銀行前列;整體規模由成立之初的資產總額區區7億元,到今天(2010年9月末)的資產總額已達354億元,各項存款余額28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23億元,分別比開業初增長49.31倍、53.62倍、35.85倍,不良貸款率0.19%,連續十年實現“雙降”;由九江市份額末位發展成為今天擁有七家分行、四家村鎮銀行,志在“立足江西,走向全國”的區域性城商行。今天的九江銀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優質城商行。
十年時間,九江銀行何以取得如此佳績?是什么樣的動力在支撐著九江銀行如此快速穩健的發展?九江銀行又到底有著怎樣的企業文化?為此,本刊于九江銀行成立十周年之際專訪了九江銀行董事長劉羨庭先生。
文化為基的百年老店之路
十年來,九江銀行在不斷創新,產品、服務等方面在江西省乃至全國連創多個第一,自2007年3月被中國銀監會評為“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小企業貸款工作先進單位”。采訪中,劉羨庭董事長對于記者提出的九江銀行到底有怎樣的動力支撐其取得這些佳績時,他將其歸結為文化的力量,劉董事長稱:“做企業就是做文化,九江銀行今天的成績靠的是在實踐中形成的‘文化的力量大于天’的信念不動搖。”
一家銀行要想不斷發展壯大,做出自己的品牌,將自己打造成真正的百年老店,系統、明確地融入員工血液的企業文化能夠明晰企業的發展方向,指明企業市場定位與經營理念。構建出適合發展的企業精神,是企業穩健發展實力不斷提升的根基與動力。作為一位學者型的銀行家,劉羨庭董事長在九江銀行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強調要形成具有九江銀行特色,符合九江銀行發展特征的企業文化,并由其指引九江銀行的發展與前行。而九江銀行的企業文化本身也是在不斷根據九江銀行的發展階段不斷調整、更新、修訂,最終形成文化手冊發于員工,使員工都能夠熟知自己企業的文化、融入自己企業的文化,使每位員工成為九江銀行文化的載體和表現者。
作為一家始終將“創品牌銀行,鑄百年老店”作為自身發展愿景的銀行,九江銀行在自身十載的發展歷程中,一直將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不斷創新產品、優化服務質量作為自身發展前行的根基。在2010年新修訂的九江銀行企業文化手冊中,明確提出了“專業提升價值,品牌成就未來”的理念。在九江銀行看來,銀行的品牌就是銀行的生命,是發展的源泉,客戶的呼聲是第一信號、客戶的需要是第一選擇、客戶的利益是第一考慮、客戶滿意是第一標準。而只有不斷探索產品創新,提升服務才能真正提升品牌確保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實現給股東最大回報、向客戶提供最佳增值服務、為員工創造最優工作職位、為社會做出最多貢獻的企業使命。
正是追尋著這樣的企業文化,從九江市發放的第一筆土地儲備貸款、第一筆城建貸款、第一筆房屋按揭貸款、第一筆汽車消費貸款、第一筆保兌倉貸款、首家辦理存取款免填單業務等,到在江西省首創“易得金”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小額消費貸款與下崗工人“心連心”再就業小額貸款,成為全國第三家、中部地區第一家擁有德國技術的微小企業貸款項目的城市商業銀行,并被銀監會授予“全國中小企業貸款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再到2008年6月,引進興業銀行成為江西省第一家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城商行,江西省第一家進入上市輔導期,以及進入第十個年頭的2010年1月,在江西省首家成立小(微)企業信貸中心——九江銀行小企業信貸中心的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事業制建設專營小微企業貸款。在九江銀行的發展史上,處處可以看到創新的身影,以致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高度贊揚:“九江銀行很有開拓精神!”
在2005年的一場廬山林場大火中,面對突然襲來的大火以及處于大火中的九江銀行客戶,九江銀行廬山支行除必須值班人員外,其他員工由行長帶領投入到幫助客戶搶救木材的隊伍中,隨后又積極幫助客戶聯系保險公司理賠,并針對客戶貸款的具體情況調整還款計劃、減免部分利息,幫助客戶渡過難關,得到了各界的交口稱贊,并與客戶構建了深厚的情誼。廬山支行的故事只是九江銀行發展歷程中的一小段插曲,但在客戶危難之時,九江銀行所表現出的精神正是其十年來所一直遵循和秉承的企業文化的具體體現。在九江銀行,每一名員工都能說出九江銀行“誠信”這一核心價值觀,以及“團結、正大、敬業、創新”的企業精神。每名員工都牢記著:誠便是誠以修身。誠是誠實,就是真心誠意不欺詐,實事求是不虛假;誠更是忠誠,就是要忠誠九江銀行事業,對客戶真誠,對同事坦誠。信便是信以立業。信是信用,就是遵守諾言,言必行,行必果;信更是感恩,要對社會、股東、客戶常懷感恩之心,常抱感激之情。正是這種已經融入每名九江銀行員工心中的企業文化,使得九江銀行規模實力不斷提升,由2000年剛成立時的市場份額在九江市倒數第一,到2003年開始在九江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存款、新增授信保持第一,并從2009年起市場份額在九江轄內銀行業金融市場提升為23%,穩居第一位。
扎根小微的城商行發展新局面
任何發展成熟的企業在其企業文化中都有著符合自身發展特征的市場定位和清晰地經營理念,在九江銀行的企業文化中,同樣清晰地寫著“立足于地方經濟, 立足于小微企業,立足于廣大市民”的市場定位。縱覽國內城商行的網站,無一不寫著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廣大市民,而第三者則是服務中小企業,九江銀行之所以能夠于十年間取得如此業績,其區別于其他城商行最大的市場選擇便是其更強調小微企業的市場地位。
九江銀行成立之初,如其他城商行一樣,與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相比,無論規模、資本實力,還是市場份額都處于劣勢,如果盲目與大型銀行拼大客戶必然導致自身實力進一步削弱,面臨退市的悲劇,更談不上今天的發展壯大。面對當時的局面,九江銀行根據自身的地緣優勢,以及小型銀行經營管理半徑短決策快的特點及時調整戰略,將小微企業作為自己拓展的重點客戶,并將小微企業的市場定位寫入九江銀行的企業文化之中,使每名員工明晰小微企業之一市場的傳統融資空白點是自身發展與擴大絕對市場份額的根本。
在明晰自身市場定位后,為進一步深耕微小企業這一客戶群體,2006年10月,九江銀行成功引入了國際上成功的德國小微企業貸款技術,成為全國第三家、中部地區第一家擁有德國技術的小微企業貸款項目的城商行。明晰的市場定位和成熟的微貸技術使得九江銀行迅速成為國內微貸業務方面的佼佼者。僅2009年,九江銀行便累計發放貸款小微企業貸款項目2196筆,發放金額達1.67億元,同比增加6400萬元,增長38%(其中快速抵押貸款206筆,發放金額3399.50萬元,貸款余額達3318.48萬元)。2009年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0億元,逾期貸款率為0.66%。2010年1月,九江銀行又以江西省第一家成立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信貸中心的身份,成立了九江銀行小企業信貸中心獲中國銀監會批準籌建,以事業制建設專營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完善了九江銀行的小微企業信貸體系。小微企業市場定位在為九江銀行帶來豐厚收益的同時,也使九江銀行獲得了銀監會授予的“全國中小企業貸款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
同時,由九江銀行一手扶持起來的小微企業也與九江銀行構建了深厚的情誼,這些與九江銀行一起成長起來的客戶更是許多都成為了九江銀行的“推銷員”、“編外客戶經理”,如九江市一家制糖小企業的老板,他每逢周五下午便到九江銀行小企業信貸中心湓浦分中心坐一坐、喝喝茶、聊聊天,九江銀行的員工如同家人一般,他先后介紹十幾位朋友和上下游合作伙伴成為九江銀行的客戶,他的理由就是“九江銀行不騙人”。而這除了依靠成熟的微貸技術,靠的更是九江銀行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誠信,九江銀行的員工深信,一家銀行開拓業務時靠的是“人海戰術”,而真正做大、做強業務依靠的還是客戶的口口相傳,依靠的是企業 “誠信”的價值觀,也就是這樣的價值觀、這樣的企業文化才使得九江銀行十年間取得了如此成績。
穩健發展的區域性城商行
在明晰市場定位,深耕本地市場的同時,志在“創品牌銀行,鑄百年老店”的九江銀行也不斷尋求跨區域經營,特別是在2009年,九江銀行穩居九江轄內銀行業金融市場第一位后,如何拓展市場,擴大規模,突破本地發展瓶頸,在與九江市經濟社會發展形成良性互動,穩定市區占有率,在大力支持九江發展的基礎上,擴大經營規模和地域覆蓋范圍,推進跨市區域經營,更好地服務江西發展;同時圍繞“優質客戶業務鏈”、“招商引資項目信息鏈”尋商機、找突破、走出去。為此,九江銀行開始了跨省區域經營,真正實現“扎根九江,立足江西,走向全國”的區域性的目標而努力。
而之前,九江銀行從2004年10月起開設的九江銀行瑞昌支行、湖口支行等縣域支行,以及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先后開設的修水九銀村鎮銀行、中山小欖村鎮銀行也充分證明了擴大經營范圍對于九江銀行發展的益處。在2009年這一全國城商行跨區域經營的大年,九江銀行也于此時先后開啟了自己的跨區域經營之旅,先后成立了首家異地分行吉安分行、第二家省內分行撫州分行、首家省會分行南昌分行,成立第一家總行直屬異地支行泰和支行,2010年又成立江西省城商行系統首家省外分行合肥分行(首開中部地區城市商業銀行跨省在中部省會設立分行的先例,也是第一家在合肥設立分行的城商行)、宜春分行。隨后又于2010年6月發起設立了北京大興九銀村鎮銀行,2010年4月主發起設立的井岡山九銀村鎮銀行,2010年8月九江銀行廣州分行獲中國銀監會批準籌建。至此,九江銀行已經形成了七家分行、四家村鎮銀行的初步格局,為九江銀行“扎根九江,立足江西, 走向全國”的區域發展戰略奠定了基礎。
跨區域擴張同時也為九江銀行帶來了豐厚收益,如2009年1月首家異地分行——吉安分行正式開業,2010年9月末該分行存款余額、貸款余額分別達到20.6億元、10.2億元,分別占市場份額的2.52%、2.75%;而于2009年國慶節期間對外營業的南昌分行2010年9月底存款余額達到53.1億元;2009年11月撫州分行開業,到2010年9月末,存款余額達到13.2億元。
在2009年和2010年高速擴張的同時,九江銀行始終堅持著“穩中求快、特色立行、客戶至上、服務卓越、資產質量是生命、銀行聲譽高于一切”的經營理念,在業務的拓展、經營半徑不斷擴大的同時九江銀行并沒有忽略風險防控水平的提高。在2009年跨區域經營的同時,九江銀行堅持開展每日憑證逐一復查與每月銀企對賬逐一檢查工作;重點開展全行新系統上線以來新增公司授信業務的“四項檢查”專項工作;繼續開展對各分、支行(部、中心)的貸款業務進行五級分類審慎工作。并印發了《九江銀行授信業務手冊》,修訂完善授信制度25項。而穩健的經營也使得九江銀行在2010年9月末不良貸款率為0.19%,連續十年實現“雙降”,不良貸款撥備率達906.61%,連續九年實現盈利和股東分紅,股價升值362%。
不拘一格的匯才之地
對于任何一家企業,文化都是支撐其發展的根基,而人才則是其文化的承載體。對于一家高速發展業務不斷擴張的企業來說,如何凝聚人才、培養人才、激勵人才、不拘一格的大力提拔人才自然也就成了其能否保持穩健快速發展的關鍵。在九江銀行的企業文化中處處彰顯出對人才的重視、以人為本、使員工以行為家的精神,使得九江銀行成為一塊名副其實的匯聚人才之地。
當看到九江銀行的資料時,印象最深的便是員工隊伍的年輕化和文化程度之高。九江銀行全行840名在崗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9歲,大學以上文化程度占92.1%,碩士42人,高級職稱14人。一家高速擴張的銀行,在九江銀行的企業文化中一直強調員工素質的提升、員工隊伍的團隊意識以及公正公平的選拔機制。在人才培養方面,通過聘請專門機構為全行制定科學的人力資源規劃與各類人才培養計劃,陸續引入勞務派遣制和大堂經理制等新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每年選送20%的優秀員工去清華、北大等高校學習,定期開展業務技能比賽,并鼓勵行內員工參加金融理財師培訓及從業資格考試,提升員工素質,優化人員配置。在員工的培養方面,九江銀行也一直在構建溫馨如家的工作環境,如九江銀行一名剛剛畢業的碩士,盡管在江西讀書七年,但家人都不在身邊,而女朋友想辦一場浪漫的婚禮,這可急壞了小伙子,行里了解情況,從婚房布置、婚宴準備,到接車隊伍全部由行里準備妥當,對此,新娘在婚禮現場動情地說,自己不僅嫁給了九江銀行的員工,也嫁給了九江銀行這個溫暖的家。九江銀行的員工在感受自身能力水平提高、感受九江銀行家的溫暖的同時,也發自心底的產生了與九江銀行一同成長的愿景。
良好的“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高能低”激勵機制一直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九江銀行在強化人員培養的同時,也一直在構建良性的激勵相容的績效考評機制。先后制定了如《九江銀行獨立授信審批官績效考核管理辦法》、《2009年支行負責人綜合考評辦法》等制度,并按季度績效考核排名,充分提高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完善了銀行的考核體系。這種按業績說話的競爭環境,也保證了九江銀行能夠大批啟用年輕員工,在許多崗位上都是“80后”在執掌,年輕化的隊伍也使得九江銀行保持著活力與競爭力。
成立十載,九江銀行以企業文化為支撐,以構筑自身獨特的品牌文化、志在打造百年老店為方向,披荊斬棘,一路前行取得了多項佳績,如今,九江銀行在董事長劉羨庭的帶領下正在向“特色鮮明、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卓越、效益良好、具有一流品牌的上市區域性商業銀行”邁進。前路漫漫,任重道遠,相信未來的九江銀行必將續寫輝煌,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