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10月24日
10月12日 法國鐵路工會罷工
法國鐵路工會于10月6日宣布將舉行全面罷工。罷工起因是工人對薩科奇政府準備推行的養老金改革不滿。薩科奇政府準備把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2歲,并將此項改革確定為未來五年的施政重點。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以來,由于歐洲多國實施財政緊縮,工會不滿情緒上升。罷工將嚴重影響法國的公共交通,但薩科奇政府不會在壓力下讓步。
10月15日 十七屆五中全會召開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將主要聽取、審議和討論通過“十二五規劃”,全面部署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攻堅戰和政府職能轉型。
10月20日 巴勒斯坦內部和談
法塔赫和哈馬斯將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舉行第二輪和解談判,以尋求化解雙方的嚴重對立。哈馬斯高官稱,會議主要目的是組成聯合安全委員會。自2007年6月的加沙沖突后,巴勒斯坦處于事實上的分裂狀態。
10月24日 幾內亞總統選舉再投票
在6月27日舉行的第一輪選舉中,沒有一位候選人得票超過半數,票數最高的幾內亞民主力量聯盟主席迪亞洛和幾內亞人民聯盟主席孔戴將在第二輪投票中角逐。這是幾內亞獨立52年以來舉行的首次自由公正的大選。由于選舉組織機構的內部沖突,本次投票曾一再被推遲。
媒體視線人民幣匯率爭議繼續
繼9月29日美國眾議院通過針對人民幣的《匯率改革促進公平》法案后,美歐政要持續向中國施壓,中方則稱,人民幣過快升值對世界不利。
【金融時報】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布魯塞爾反擊了針對中國人民幣政策的批評。由于擔心爆發匯率戰爭,亞洲各新興市場國家政府和央行官員正考慮更多干預匯市,保持低利率。
雖然人民幣匯率在失業率高漲、貿易逆差嚴重的美國已成為熱點政治議題,但在仍然擁有貿易順差的歐洲,還沒有造成太多擔憂。
【華爾街日報】
由于溫家寶和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都發表了措詞明確的講話,中美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對抗有升級之勢。近來巴西、日本和韓國都對匯市進行了干預。各界擔心,匯率戰的風險將影響全球經濟復蘇前景。IMF和G20會議將很快在華盛頓召開。各方的激烈言辭顯示,參會者對以多邊方式解決匯率爭議的信心正在流失。
諾貝爾獎中國懸想
又是一年諾貝爾頒獎季,中國人也再次熱議,該獎距離中國有多遠。
【美聯社】
一個曾經發明火藥和指南針、近幾十年又在世界舞臺上突飛猛進的國家,為何難獲諾貝爾獎,這在中國引起了廣泛爭論。一種觀點是,政府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究,卻不改革僵化的國家主導的教育體系,壓抑了創造性,也導致高端人才外流。
科學在中國精英的頭腦里占有宗教般的位置,被奉為指引中國趕超西方的鑰匙,因此本國公民難以獲得諾獎,讓自信心逐漸增強的中國感到焦慮。但中國在科學和學術方面最大的體制性障礙是官僚機制、抄襲,以及由傳統造成的對權威的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