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乃珊:當代海派文學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代表作有《藍屋》、《窮街》等,并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近年關注老上海文化的研究和紀實,為多家傳媒撰寫專欄。現為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上海文學基金會理事。
食品與生活,確實關系千絲萬縷。食文化所給我們的啟示,足以載入史冊。
一、熱狗與世博會
猶如上海人的大餅油條,面包夾香腸為歐美人士最平民最普通的食物,可以講是洋大餅油條。但為啥要起名為“熱狗”?
熱狗制法簡單,耐饑又富高熱量,是快餐文化的祖師爺。在上海,一度熱狗檔也是處處可見,特別散布在原租界地的學校附近,熱騰騰的香味吸引著剛放學的學生。放學時分肚子也餓了,捧一只熱狗在手,那份滿足感,已成眾多老上海童年回憶的一部分。通常這些熱狗檔主為白俄或猶太人,之前他們可能是富商甚至金融家專業人士,或者王公貴族,然此時此刻,一只爐子一張折疊椅,就是維持他們在異國他鄉的僅有生計!我們祈求世界和諧,就是希望不要再有這樣的悲劇!
1904年世博會在美國圣路易斯舉行,如今天一樣,游客入場會流連忘返,往往要泡上一整天。這種情況下,方便簡單的食物總是人們首選。
一位名叫弗奇特萬根的德國人,在圣路易斯經營香腸攤檔。德國灌腸世界聞名,正值這樣難得的一個全球盛會,他當然聯想到此為難逢的商機。然對一個默默無名小本經營的香腸小商販,發財機會輪得上他?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注意到大家都想趁世博會“搏”一下,故而園內餐廳定價都比外面及往常市價要高出許多。參觀者迫于無奈,只好挨斬,還要花時間等座就餐。當然也有人從家里帶了三明治及香腸來,但冷冰冰的香腸又硬又烙牙,這樣的吃法純粹為填飽肚子,與世博的美景相差太遠了,不能不說為觀博的一大遺憾!
他靈機一動——何不現做現賣香腸夾面包,讓客人熱騰騰香噴噴地即買即食,既節約了在餐廳候座及等食物上桌的時間,又享受到美食!
他就將整個梭子面包對半剖開后兩邊攤開,合鋪放在爐上烤得焦黃熱騰騰地抹上黃油。另一邊的鍋子里煎著香腸,將剛炸熟的香腸夾在面包內,就這樣香氣四溢地熱乎乎送入客人手中。剛煎出來的香腸當然燙手,但夾在面包里就不燙了,客人拿在手中邊走邊吃,方便又省時,而那飄散出去的煎香腸香味,成了最好的無本廣告。剎時,他的熱香腸面包十分暢銷,生意火紅。直到世博會結束,人們仍熱追這款新食品。
生意做大了,總該為這款現做現賣的新食品起個名吧?以區別于一般的面包夾香腸。起什么名呢?弗奇特萬根文化不高,但肯動腦筋。他養著一條小狗,寸步不離,即使他在爐邊工作,爐膛邊很熱,小狗仍忠實地吐著粉紅色舌頭陪著他。小狗為啥要吐舌頭?熱呀!他忽然覺得,香腸夾在面包里時,兩端香腸頭總是露在面包外,粉紅色的像煞小狗的舌頭。就這樣,“熱狗”誕生了,而這里熱狗的“熱”,還意味著食物是現做現賣熱灼火燙的。“熱狗”Hot Dog,好記又順口,一下就叫開了,如可口可樂一樣,叫遍全球。可惜他沒注冊專利權!
關于“熱狗”,筆者從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基礎英語》中讀到另一版本,一名為赫伯道格(Hob Dull)的英國人失業了。正好此時住在他家附近拐角上一小雜貨鋪老板去世了,他就將小鋪盤下來賣香腸面包。霧都倫敦的氣候常年陰冷潮濕,他覺得冷硬的香腸如同嚼蠟,就在店前支起兩只爐子,一只烤著熱面包,一只現煎香腸,這樣他的香腸面包很快獨樹一幟。為區別其他店鋪的香腸面包,人們將他的稱為赫伯道格(Hob Dull誷),漸漸地將其讀成諧音Hot Dog(熱狗)。
不理如何,筆者比較相信,兩者都有一定聯系吧。
弗奇特萬根在圣路易斯世博會上受到啟迪,創造出這樣現做現賣的新食品之說,比較可信。當時資訊無現今發達,這種新食品全靠人口相傳,由此傳到歐洲;而赫伯道格有商業頭腦,他用今天連鎖店的經營法,雇了幾十個男孩子在倫敦各鬧市街上擺檔賣熱狗。到上世紀30年代,他已擁有專門的養豬場與灌腸加工廠,已成集團規模。
正如可口可樂最初是一美國退伍軍人從一非洲人祖傳的一張飲料配方,發展至今天全球無人不曉的世界飲料一樣,任何新產品從形成問世到成為品牌,需一個漫長、細微的成長過程,其中每一個環節得到的呵護,都值得我們尊重與感激。
上海世博會上,不知食品上會有什么新的發明?
二、世界杯概念令啤酒股狂升
為期一個月的世界杯開幕了,廣大老百姓與世界杯終可“春風玉露一相逢,卻勝似人間無數”。球迷與世界杯這對戀人,比牛郎織女要慘得多,牛郎織女尚可每年七七相聚一次;而球迷與世界杯要苦等四年才可團聚一次,想想也辛苦,雖中間有各地聯賽,但終似望梅止渴。終于等到相會之時,就是一場濃縮又熱烈的投入,用得上這句話——如果愛,就得承受。
世界杯的概念,今天早已不僅在輸與贏,其輻射強度,可謂無處不在。
股市與世界杯,看似風牛馬不相及,原來卻也是十分密切的。任何商家都不可能放過如此大的生財機會。
據香港《明報》金融版所述,一些股市操手已紛涌到股市大手掃啤酒股,在大市近期毫無方向之下,投資者紛借世界杯希望撈一票!他們的預測不無根據,看世界杯的狂熱自然要以啤酒助興。
盡管哈爾濱啤酒已被百威這個洋品牌收歸旗下,哈啤仍將以首個中國品牌于世界杯亮相,從2009年底便馬不停蹄展開各類圍繞世界杯的營銷活動,包括國際啤酒杯6對6足球錦標賽、足球技巧訓練營等。
有趣的是,在蕓蕓世界杯股中,有一只離奇暴升的平日幾無人注意的“百威國際”,專產銷塑膠制品,與啤酒不相干,卻在6月11日突然暴升13%,令金融界人摸不著頭腦。后來發現該股名百威(Budweiser)與美國啤酒百威名字相同,因此引起美麗的誤會。
世界杯是全球性的大盛典,也是全球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大家都能在這只大蛋糕上分到一點,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