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華:中國烹飪大師、國家高級烹飪技師。上海浦東三林塘人。1979年到盧灣區康樂酒家學徒,師從趙幼祥(現任深圳老大昌總經理)。1991年先后在法國馬賽和中非(法國海外城)任中菜廚師。1993年回國,先后任都城餐飲有限公司行政總廚、東方明珠旋轉餐廳行政總廚、農工商好德酒樓行政總廚。現任港悅海鮮酒家出品總監。徐建華專攻本幫菜,尤擅紅燒菜。
猶記得1994年某日我到紅極一時的“都市大排檔”吃飯(可不要以為真是路邊攤,那可是有幾層樓的大酒店,以石庫門妝扮,低調經營,讓百姓可以進來而已),幾道上海菜很入味,總經理請出的總廚,就是徐建華。一口“呱啦松脆”的本地話倍感親切,原來徐大廚是浦東三林塘人士。三林塘,人稱“本地廚師的搖籃”,本幫泰斗李伯榮老前輩也是三林塘人。徐建華從三林塘出來后,頂替父親到盧灣區飲食公司旗下的康樂酒店學徒,師從趙幼祥,那年他21歲。
斗轉星移,16年過去了,與徐建華也久違了。因為此人太老實,凡是顯示廚藝、作秀的場合都找不到他。
“上下結構”處理好
這是掛在徐建華嘴邊一句話。他說,一個人本事再大,“上下結構”沒處理好,終將一事無成。他以師徒為例,說師徒之間,不必要繁文縟節,什么過年拎兩瓶酒啦,師娘生日去磕個頭啦,越走得勤,越覺生分。但師傅教徒弟,一定要教他做人,教他真本事。譬如,牛肉的pH值一定得控制在7左右,堿性太大,肉像豆腐;酸性太大,肯定咬不動;豬肉的pH值也為7左右。這種訣竅,學生很受用,而且會記得一輩子。
紅燒狀元功夫菜
最近遇到徐建華,他親自下廚,燒了道“蝦子大烏參”。此參烏光锃亮,淡黑色的參上有一條明顯的“蝦子帶”,放在桌上還抖了兩抖。切一塊入口,除了鮮香(有肉香、蔥香)之外,既脆又糯,其他的腥味、堿味一概沒有。問他操作程序,他說,自己發,燒皮,洗凈,焯水,拉油,然后就用肉鹵煨。蝦子用的是河蝦子,酒中蒸后,炒干,用時煸一煸,同肉鹵一起勾芡,往蒸好(早已用肉鹵煨好,吃時再蒸)的烏參上澆上去。
吃到一半,我問:“為什么家里的肉糜粉絲煲總是燒不好?”他說,粉絲發好后就用肉鹵煨好,瀝干,再同肉糜一起煲。原來如此!我再問:“怎么不出一本紅燒菜的書?”徐建華苦著臉:“不會寫,只會做。”我一時“戇勁”發作,吼一聲:“你來做,我來寫,無需出一文錢。這么好的手藝,真才實學,肯定是暢銷書,怕什么!”